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Kapalai-Kuala Lumpur旅行游记之7-走近吉隆坡 |
[游记]Kapalai-Kuala Lumpur旅行游记之7-走近吉隆坡 |
2010-02-22ctrip.com |
第二天我又是很早醒了。由于我们这次来旅行心心念念想着吃吉隆坡的早点,所以预订的时候没有选择酒店早餐。再说,去年我吃过,对国人来说不是很丰富,在这里吃早餐不合算。Sucasa从交通、住宿条件、酒店的安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讲都是值得好评的,唯一有缺陷的是酒店旁边没有吃早点的地方。去年我看见有一个包头巾的马来妇女在酒店外面的天桥下面卖煎饼果子,没想到今年她居然还在那里卖煎饼果子,只不过是不是一年前的她我就不记得了。出于卫生考虑,加上这一个星期以来已经被海鲜喂得脑满肠肥,我没有买煎饼果子吃,而是带了几块国内带来的雀巢巧克力威化(抱歉,植入式广告了,咔咔),带着我的数码相机,开始对附近的使领馆区进行踩点。 说这里是使领馆区,那可真不是盖的,一路上我看到加纳大使馆、瑞典大使馆、泰国大使馆、沙特阿拉伯大使馆等无数使领馆,各国风情风格的别墅让我谋杀无数菲林。最牛的要数一个崇拜公鸡和一个崇拜公牛的国家的国外领地-法国大使馆和西班牙大使馆,此二者占地最大,也最接近闹市区Ampang Park。 一个人慢慢地行走,边走边看,也让我拣起连日来所观察和体会到的一些小细节:1、我始终看不到路边有果皮纸屑垃圾,不得不再次对大马市民的素质翘大拇指;2、我到马来西亚来过两次,在这个平均温度在30度左右的国家,很少看到苍蝇,甚至连蚊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足以证明这个国家有多干净了;3、在大马到处都是树,就算是首都吉隆坡,当地政府也没有牺牲环境来加快城市化进程。这里除了双子塔和电视塔这两座高度在全球排得上名号的建筑以外,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摩天大厦了;4、不管你向哪个当地人问路,他们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因为这里民风纯朴,大家都是“阿胖(去年学的马来语,意为兄弟)”。吉隆坡公众场合很少听到有人大声喧哗。我唯一一次在公交车上看到卖票员和乘客的吵架,全是当地话,不知道在争什么,估计是这个乘客少付了车钱。卖票员虽然很生气,但开口时嘴上总是挂着“阿胖”。如果说硬要挑出一些毛病来,我只能说吉隆坡市的TAXI司机相对来说比较能忽悠,当天晚上就让我们遇到一个大忽悠,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把大把的银子掏出来,这个故事后面我会慢慢道来。 当我走大半个使领馆区的时候,看到路边正在建造两栋高尚住宅,宣称是大使馆观景豪宅。我觉得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这块物业未来几年以后肯定升值。我在上海买豆腐干大小的一块面积,在这里已经可以每天和各国大使say hello了。听说最近很多人在海南投资房产蚀了本,会不会转战吉隆坡呢?凑近再一看这栋正在修建中的建筑门口贴的标志,非常累人。是一个拿枪的人对准一个路人,下面写着:闲人免进。 今天我们准备去的地方是吉隆坡市另外一个最著名的超级商场-位于Bukit Bintang(武吉免登路,又名星光大道)的Pavilion。这又触动了我的神经。其实吉隆坡真的非常小,我看最多也就是上海的一个区那么大点的地方,人口很少,但超级商场倒是造了不少,不知道他们怎么盈利呢?难道都是靠旅游业支撑?如果把KLCC比作是上海的徐家汇的话,那么Bukit Bintang可以算做南京西路;如果把Suria商场比作是港汇广场的话,那么Pavilion堪比恒隆广场。因为这一带的消费实在太贵了。我们在Pavilion匆匆扫了一圈就出来了,谁实话,那价格不是Suria可以比的,而且东西都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不过却有东西可买,也是不得已才shopping的。可能是海鲜或辣的吃的太多了,LP皮肤过敏得厉害,虽然随身带了一点外敷的药,但一会儿就用完了还不见起色,于是我们在Pavilion地下一层的药店买了一支药膏和口服药,价钱吓死人,接近100元人民币。 在Pavilion对面有一个哈根达斯的冰激凌店,我们俩出来旅游总是一路吃过去的,知道吉隆坡的哈根达斯比国内便宜,嘴巴又馋了,于是又点了一个冰激凌火锅。国内要200多人民币,在这里只有一半的价格,而且感觉味道比国内的要浓郁不少。吃完冰激凌火锅,我们一路往著名的小吃街-Jalan Alor(阿罗街)逛过去。上次我们来的时候出于时间的考虑和人生地不熟,没有来过阿罗街,不过当地人还是比较推荐这里的夜排档的。我们先找旅友推荐的“黄亚华烧鸡翅”,可惜人家傍晚时分就关门了,于是再找到“赞记好吃店”,原来这里又叫“明记”,是同一个老板开的,只不过做不同时点的生意。我们点了鸡肉鱼和肉骨茶,我又到旁边的流动摊点了拉茶。奇怪,为什么我每餐必点肉骨茶和拉茶呢?哦,我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老外来中国,其他菜不点,只知道“宫保鸡丁”,一个道理。这里的老板是客家人,很热情,夜排档生意做的很好,菜烧的不错,价钱也公道。这里的其他排档估计口味也不错,怪不得阿罗街被称为是吉隆坡的美食一条街呢。当地政府曾把阿罗街改了个名字,后因吉隆坡市人民反对,后来又改名回来。我突然又想起去年12月去的那个宁波“雨花石郭巨”海鲜排档,不知道以后还有谁想去那种地方?国人做生意喜欢369抓现钞,店开不下去了换个名字再开张,开公司也是一样,所以不要看现在那些书上和杂志上吹的,谁能真正成长为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真的是要拭目以待。 走了一天了,LP累的不想再找公交车了,我们在阿罗街路口叫TAXI回Sucasa,别的司机都是一口价20马币,只有一个皮肤黝黑的印度裔司机说他打表,我清楚地记得他的名字叫“Nor(诺)”。结果打表和没打表最后是一个价,晚上了,不知道他怎么给我们绕的路。一路上,这个家伙就开始忽悠我们,说我们中国人very very very good。我们因为见惯了老实纯朴的马来人,以为他只是健谈和幽默,对他放松了警惕。他不经意地问了我一句:“买巧克力了吗?”我就很傻地回答:“没有,哪里有好吃的巧克力?”他说:“我带你们去个地方。”然后也不管我们同不同意,就带我们来到一处叫“巧克力工坊”的所在,里面巧克力堆得像山一样,很多都是手工制作的巧克力,各式各样非常诱人。这位Nor先生先介绍了一下里面的一位店员,那是他的妻子(连档模子)。还有一位热情的中文导购帮我们介绍并可以免费品尝。我就莫名其妙地买了一大袋黑巧克力和芝麻白巧克力,还有一小袋提拉米苏巧克力和一盒榴莲巧克力,花了我200多马币(500元人民币呢),换了国内我是绝对不会舍得的。后来回到Sucasa我才醒悟过来,这个Nor先生可真是一个厉害的托儿,这一刀斩得我们血淋淋滴,他还要介绍我们去另外一个旅游景点呢,后来被我们婉拒了。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里的巧克力虽然贵,但是分量不少,而且口味是机场买的那种远远不能相比的,尤其是那盒榴莲巧克力,怎么那么香那么嫩滑啊,可惜只买了一盒,到第二天中午就被我们吃得见了底,害的我们差点把Nor先生叫回来重新带我们再去挨上一刀。我的这段真的可以拿齐秦的一首歌来比喻-《痛并快乐着》。 (瑞典大使馆) (正在建设中的大使馆观景豪宅) (雷人的“闲人免进”图片) (武吉免登路这家外币兑换点汇率最高,旁边这位工作人员正对我笑,我来过以后他们生意一定更好,哈哈) (阿罗街(Jalan Alor)夜排档)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45-r1274839-journals.html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