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吴哥如歌——吴哥寺游览指南

[游记]吴哥如歌——吴哥寺游览指南

2010-02-26ctrip.com

吴哥寺介绍

Ankor Wat意为“城市寺庙”,始建于公元12世纪早期,由当时的高棉王朝君主苏里耶曼二世(Suryavarman II)主持兴建。吴哥寺从名字来看,不仅仅是一座庙宇,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时这里是供奉毗湿奴(Vishnu)的国家庙宇,也是都城。

吴哥寺最外是环绕一周的护城河,护城河宽190米,将其自身面积计算在内的话,其环绕的面积有200公顷,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3公里。东西各有一条堤道跨越护城河将吴哥寺与外界连接起来。堤道笔直平坦宽阔,它的建造估计比寺庙的建造晚了一个世纪,因为其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是圆形柱,而寺内所有的其他柱子是方形柱。最外层的城墙长1025米,宽802米,其内的城市面积为82公顷,其中吴哥寺仅占地9公顷,其余部分为当时的城市建筑,包括当时的皇家宫殿,估计是这些建筑都是由诸如木材等不耐久材料建造,现在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了。依据其当时的城市布局传统,当时的皇家宫殿估计在现在所见到的寺庙的北边,现在已被林木覆盖的严严实实。

作为最伟大的高棉建筑,吴哥寺完美的结合了其最主要的两大建筑特征:金字塔型主殿和精准的中心对称围廊。金字塔型主殿代表印度教所描述的宇宙中心:须弥山(Mount Meru)这种建筑形式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在吴哥景区的Ak Yum是目前所知最早采用这一建筑形式的,到了公元九世纪,高棉王朝定都罗洛士(Rolous)时,修建了巴公寺(Bakong)后开始逐渐流行。围廊的建造开始于11世纪的早期,随着环绕寺庙主殿的附属建筑逐渐增多而逐渐发展出来的,用于将寺庙的所有建筑包围在一起。吴哥寺的金字塔型主殿共三层,每一层都有精致的围廊环绕,每一层的围廊的四个方向都各有一个具有典型印度教庙宇特征的山门,每个拐角都有角塔,最高一层,也就是圣山的山顶------印度神话中众神的居所,是五座梅花形分布的宝塔,这五座宝塔高大雄伟,塔体上的浮雕纷繁复杂,精致绝伦,丝毫不逊色于欧洲最精美的巴洛克式建筑,如今这五座宝塔不仅是吴哥的地标,也成了柬埔寨国家的象征。回想一千多年前,在没有任何高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可以建造出这样的建筑,恐怕就连人类自己也不相信这是人类的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吴哥寺不仅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吴哥寺作为一座伟大的寺庙,蕴含了高棉人对其宗教信仰的虔诚的表述。吴哥寺可以说是古代高棉人对其信仰的印度教所描述的宇宙的一个缩影,护城河是印度神话中围绕地球的大洋,而围廊则是围绕在须弥山周围的山脉,最顶层的宝塔代表圣山的顶峰。吴哥寺主殿三层的每层之间都有楼梯,但梯度又高又陡,必须用攀爬的方式才可以,这估计是当时的设计者故意为之------既然主殿代表的是神山,来到顶端当然是要虔诚的爬上来。

吴哥寺是坐东朝西的,这个坐向也是所有高棉时期建筑中相当独特的,其他绝大多数建筑都是面向东方。吴哥寺的这个朝向有多种解释,较为流行和易于被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因为吴哥寺供奉的主神是毗湿奴,而毗湿奴在宗教经典中常常和西方有某种联系。吴哥建筑群中另一个供奉毗湿奴的重要建筑-------圣剑寺(Preah Khan)------也是以西面为正面,或多或少的印证了这一解释。

吴哥寺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结构宏大复杂,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如此宏大的建筑中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极其精美雕刻,而且由于其建筑材料为红土和砂岩石,从日出到日落,吴哥寺都焕发着不同的色彩。如果说建筑是无声的音乐,吴哥寺就是千古绝唱,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吴哥寺就凝固了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时刻。这工程动用人力1500万人,历时89年,苏里耶莫二世是高棉王朝最卓越的君主,被尊为“太阳王”,这座寺庙既是对神的崇拜,也充满了对这位被神化了的伟大君王的崇拜。从这座寺庙无以匹敌的建筑成就来看,当时人们的这种崇拜情绪已经达到顶峰,否则很难激发出如此大的热情和魄力以及近乎神奇的灵感来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因此游览时间最好是从日出之前到日落之后,这样才能较深入的体会这座建筑中蕴含的风味。

从西面的堤道越过护城河,就来到了吴哥寺外围城墙的西山门。吴哥寺的外城墙的四个方向均有山门,但西面由于是正面,因此西山门也就建造格外的宏大有气魄。山门上建有三座宝塔,如今塔尖已经被岁月和战火削平,但仍然沉稳端庄,丝毫没有落魄相。山门宽230米,被分割为三个入口,左右两个入口应该是当时用于大型车辆和大象进出王城的,估计当时另有两座木制的桥梁跨越护城河将这两个入口与大陆相连。进入中间的入口向右转,在南侧入口的门洞下,矗立着一座八臂毗湿奴的立像。这座立像的尺寸大小与其所在的空间相比,明显显得狭小局促,颇于其作为主神而被供奉于此的地位不附,因此这尊佛像原先极可能是供奉在吴哥寺顶层的中心圣殿内,后来可能由于什么原因而被移动或移奉到这里。

回到中心入口处,展现在眼前的是吴哥建筑群最经典的景色之一:一条笔直平整宽阔的中央堤道的350米远的尽头,五座尖顶宝塔端然稳坐在三层塔基之上(从这个角度实际只能看到三座宝塔,后面的两座被前面两座遮挡着,遮挡的严严实实,在一千多年前,建造如此之巨大的庞然大物居然大小尺寸,位置错落不差分毫,实在无法相信这是人类的建筑)。

现在走上这条通往主殿的堤道,环顾四周,已经找不到这里当年作为一个具有完整城市功能的任何痕迹,只可以从密林掩映下的一些小路依稀想象出当时城市规划布局。沿着铺道的两侧的护栏建造成印度神话中的神蛇那伽(Naga)的形状。神蛇的身体由方形短柱托起,每50米的距离都有台阶可以来到王城的地面,350米长的铺道左右各有六处台阶。在台阶处,Naga的身体也随之转弯并在尽头呈现其七头的头部。这条神蛇在吴哥建筑群中随处可见,是建筑和浮雕中采用最频繁的装饰,它的重要性源自它在印度教经典中最重要的篇章------搅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中的重要角色蛇王瓦苏吉(Vasuki),那伽就是瓦苏吉的部下。

王城围墙的内侧,也就是面向东方的一侧,这一侧最适合在日出后不久观赏,清早的柔和阳光铺在围墙的精美的浮雕上,把浮雕中的仙女们映衬得栩栩如生。在南侧的入口处的再南侧几米处的围墙上,有一位吴哥寺最独特的仙女的浮雕,她微张着嘴笑着,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这在吴哥寺目前发现的2000多仙女浮雕形象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什么当时的工匠会如此设计?是另有深意的暗示还是一时兴起淘气?时间久远,即便他现在转世在此,估计也记不起来了。

沿着主道向圣殿进发,沿途两侧坐落着两座所谓的图书馆(Library),之所以说它是“所谓的”图书馆,是因为根据这里的设计和空间,很有可能主要是用来供奉某位尊神的,而不是象现在的图书馆主要是用来藏书或藏经的

路过图书馆继续前行,在圣殿前,主道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水池,这两个水池现在几乎和吴哥寺的圣殿一样著名,原因在于这里是欣赏吴哥日出最佳地点,目前流行的吴哥寺照片,无论是艺术照还是纪念照,大部分都是在这里拍摄的,两个水池又以北侧的水池由于位置环境和光线优于南侧的水池更适合欣赏,因此更受旅游者和摄影师欢迎。

来到主道的尽头,登上台阶,来到圣殿前的十字形平台前,从这里我们将进入吴哥寺的圣殿。

圣殿最外层的围廊就是那令人叹为观止,举世闻名的浮雕围廊,这里的浮雕形象众多,雕刻精美,布局纷繁复杂又错落有致,主要是反映印度宗教经典《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中的经典篇章并记录了苏利耶跋摩二世统治时的宫廷及战争景象,是吴哥寺最令人难忘的部分,请参看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deepfreedom)详细解说浮雕的内容。

穿过首层的围廊,登上台阶来到圣殿的第二层。第二层的四个角落是四个水池,现在已经不具备当时设计他们的功能了。在南侧的回廊内,有许多或站立或趺坐的大大小的佛像,这里就是所谓的“千佛殿”,目前现存的仅为非常少的一部分,而且大都只剩下身体部分了。这里的佛像是近几个世纪来的朝圣者安置的,一部分在上个世纪70年代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方,其余的在后来红色高棉的统治时期被摧毁殆尽,只剩下现在身首异处,残肢断臂的佛像身体。这一层最引人注目的是从中庭仰望吴哥寺的五座高塔,由于这五座塔的位于中心线略微偏东,因此在这一层的西北角或西南角是欣赏他们的最佳地点。

圣殿的第三层,也就是最高层,比第二层的高11米,也就是现在两层楼高。但是设计者故意将攀登的楼梯设计的极为陡峭,而且每两级台阶也极高,必须用爬的姿势才可以攀登。这是因为吴哥寺代表着印度教中众神居住的须弥山,所以用这种姿势攀登才可以即模仿了登山,又充满了敬意,因为当你攀爬是身体几乎是匍匐在台阶上的,也就是以五体投地姿势逐渐接近圣殿的中心。如果你担心攀登过程中的安全,南侧的台阶设有扶手可以协助攀登,这是由一位法国人在1973年出资设置的,起因是他的妻子在攀登过程中不幸失足而亡。

登上最高层,极目骋怀,这座伟大的神殿被郁郁葱葱的原始森利覆盖,如果是日出不久,向西看,入口处的围廊,主道和两座图书馆铺着橘黄色的阳光,古朴沧桑而又沉稳端庄,往西北方向眺望,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巴肯山上的神殿,那是吴哥景区欣赏落日最佳的,也是最著名的地方。其实,在吴哥寺的这处至高点,也是欣赏日落的极佳地点,而且落日时的吴哥寺在夕阳的变化莫测的光线下,也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从下午四点后,先是金黄色,然后是桔黄色,然后是橘红色,再然后是红褐色,最后在黑暗的笼罩中通体透着令人有些畏惧的青黑色,事实上,在日落之后的黑暗中,如果不是和众多的游客被管理人员有礼貌的驱赶着一起离开,而是独自留在这里,那种笼罩在这里的透着沧桑与荒凉的神秘感会是一种怎样令人向往的恐怖呢?

回到我们刚才的落脚点,最高层的五座宝塔被回廊包围,四座宝塔分踞四角,并通过十字围栏与中央的最高的宝塔相连。这座最高的宝塔原先在四个方向上都有入口,中央供奉着毗湿奴的神像(很有可能就是南侧入口门洞内供奉着那尊)。在14世纪或15世纪的某个时候,当这座印度教圣殿成为小乘佛教的朝拜地后,这些入口就被石头封上,并雕刻上佛像,入口前的门廊成了佛教信众朝拜的处所。不过1908年,南侧的入口被打开,这些打着冒险旗号的家伙对中央宝塔下的用于祭祀供奉的宝物进行了掠夺。 1934年,当法国人对这里进行发掘时,还发现了一些金叶子。现在那里只剩下一个25深的漆黑的深坑。

(有扶梯的攀登台阶)

(吴哥寺中的配殿之一)

(唯一一位露齿笑得仙女)

(中央大道)

(登高俯瞰)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599-r1275665-journals.html24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