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吴哥如歌——吴哥浮雕围廊精解之四 |
[游记]吴哥如歌——吴哥浮雕围廊精解之四 |
2010-03-02ctrip.com |
北廊东翼:克利希纳(Krishna,即毗湿奴的化身之一)战神魔王班纳(Bana) 经过未经雕饰的东北角亭阁,北廊东翼的浮雕描绘了克利希纳击败魔王班纳的情景。这段浮雕长66米,依然乏善可陈。 开始处向西6米的地方,是八臂克利希纳骑着神鸟加鲁达,普拉丢曼(Pradyumna)和大力罗摩(Balarama)在前后追随,手里拿着犁。在向西3米,伽鲁达被骑着犀牛的火神阿什尼(Agni)喷出的火焰墙阻住了去路。克利希纳骑着伽鲁达又出现了,实际上他在这幅浮雕的不同场合出现了四次,最后他终于与魔王班纳开始决战了。魔王长着无数条胳膊,坐在由一只狮子模样的奇怪动物牵拉着的四轮战车里。克利希纳用法轮一下子就砍掉了魔王1000条臂膀的998条。眼看胜利在望,但是在浮雕的最后5米,克利希纳却在凯拉萨山(Mount Kailasa)上跪倒在大神湿婆面前,饶恕了魔王班纳。湿婆的儿子伽内什(Ganesha)坐在他的脚上。这部分浮雕的下方,隐士们坐在凯拉萨山的岩洞中正在祈祷。 北廊东翼:克利希纳(Krishna,即毗湿奴的化身之一)战神魔王班纳(Bana) 经过未经雕饰的东北角亭阁,北廊东翼的浮雕描绘了克利希纳击败魔王班纳的情景。这段浮雕长66米,依然乏善可陈。 开始处向西6米的地方,是八臂克利希纳骑着神鸟加鲁达,普拉丢曼(Pradyumna)和大力罗摩(Balarama)在前后追随,手里拿着犁。在向西3米,伽鲁达被骑着犀牛的火神阿什尼(Agni)喷出的火焰墙阻住了去路。克利希纳骑着伽鲁达又出现了,实际上他在这幅浮雕的不同场合出现了四次,最后他终于与魔王班纳开始决战了。魔王长着无数条胳膊,坐在由一只狮子模样的奇怪动物牵拉着的四轮战车里。克利希纳用法轮一下子就砍掉了魔王1000条臂膀的998条。眼看胜利在望,但是在浮雕的最后5米,克利希纳却在凯拉萨山(Mount Kailasa)上跪倒在大神湿婆面前,饶恕了魔王班纳。湿婆的儿子伽内什(Ganesha)坐在他的脚上。这部分浮雕的下方,隐士们坐在凯拉萨山的岩洞中正在祈祷。 北廊西翼:神魔大战 这部分浮雕长94米,工艺精良,描绘了一段神魔间的战争。在这幅浮雕中,印度教中21位重要的神明和他们的坐骑悉数出场,堪称印度教版本的封神榜,他们包括以下比较著名的: 从这段浮雕最东侧开始处 27米:财富之神俱吠罗(Kubera),骑着亚克沙(Yaksha); 33米:火神阿什尼(Agni),坐在犀牛拉的四轮马车中; 37米:战神斯甘达(Skanda),骑着孔雀; 44米:众神之王,天帝因陀罗(Indra),骑着神象埃拉瓦塔(Airavata); 54米:大名鼎鼎的大神毗湿奴(Vishinu),骑着神鸟伽鲁达(Garuda); 60米:多头阿修罗卡兰米(Kalanemi),坐在马拉战车中; 63米:死亡之神阎摩(Yama),坐在水牛拉的四轮战车中; 67米:大神湿婆(Shiva),坐在两头公牛南迪(Nandi)拉的战车中; 71米:大神梵天(Brahma),骑着神鹅汉沙(Hamsa) 76米:太阳神苏利耶(Surya),坐在马拉的战车内; 86米:海神伐楼那(Varuna),骑着5头巨蛇那伽(Naga) 西北角亭阁: 由于西面是吴哥寺的正面,因此西北角的这处亭阁与西南角亭阁一样,四个壁凹都被做工精美的浮雕装饰上,而作为背面的东面的东北和东南角的亭阁估计本来是想等到装饰完西侧的门面再来施工的,但是不知是因为强敌入侵还是国力不支就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数百年。 这里的12幅浮雕中的九幅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另外三幅虽然还未考证确切,但相信与之关系也相当密切,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罗摩衍那》的情况。 《罗摩衍那》形成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后200年之间,最初讲述的是一个部落首领罗摩的战争冒险经历,随着史诗不断被人传诵,被加入了大量神怪和宗教内容。虽然在书的第一卷声称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但学者已经证明这第一卷其实是后来创作的。现在流传的《罗摩衍那》共七卷,主要内容是: 斯里兰卡国王------魔王罗婆那(Ravana)经过艰苦的的修炼,获得了战无不胜的战斗能力和无懈可击的防卫能力,并籍此开始大肆攻击众神,甚至掳走风神伐由(Vayu)和火神阿什尼(Agni)。于是梵天和众神的请求大神毗湿奴除掉罗婆那。毗湿奴说罗婆那其实并非无懈可击,人或猿是可以击败他的。于是他让众神转世为猿,自己转世投胎为考萨拉(Kosala)国王十车的四个儿子:罗摩(Rama),婆罗多(Bharata),罗什曼纳(Lakshmana)和萨特鲁克纳(Satrughna)。大儿子罗摩(Rama)是四个儿子中最杰出的,也是史诗《罗摩衍那》的主人公,《罗摩衍那》就叙述了毗湿奴转世的罗摩于众天神转世的猴军打败罗婆那的故事。 罗摩十六岁的时候帮助天神维希瓦密特罗(Vishwamitra)打败了魔鬼。天神带着他和他的弟弟罗什曼纳(Lakshmana)参加米提拉(Mithila)王国国王迦那卡(Janaka)的祭祀。国王有一张湿婆曾使用过的大弓,无人能使。因此他就宣布谁能拉开这张弓就可以娶她的美丽的女儿悉多为妻。罗摩很轻易的就拉开了弓,而且由于用力过大,将它都拉断了。于是他就娶了悉多,实际上悉多就是毗湿奴的妻子室利女神转世下凡。他们婚后不久,十车王将王位传给了罗摩,但在加冕前,十车王的第二个妻子吉迦伊(Kaikeyi)要求国王将王位传给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Bharata)。由于吉迦伊曾救过十车王的命,得到许诺可以满足她的任何两个愿望,十车王只好答应她将王位传给她的亲生儿子婆罗多后,并且还要将罗摩流放14年这两个要求。罗摩不愿让父亲违背诺言,自愿放弃王位去流放,悉多和罗什曼纳自愿追随他流放。 当他们在一片森林中居住下来,距流放期满就差六个月时,碰巧经过这里女魔苏里帕那卡(Surpanakha)看到了罗摩并深深的迷恋上他,随后百般引诱罗摩不成,恼羞成怒企图攻击悉多,却被罗什曼那射中了鼻子和耳朵,落荒而逃。她去求他的哥哥,斯里兰卡岛上国王,魔鬼罗婆那,帮她除掉罗摩,还说要除掉罗摩最好的办法就是抢走悉多。于是就发生了浮雕上所描绘的一幕:马利杰变身金鹿引诱悉多,悉多请丈夫捉住它,金鹿于是引开罗摩和罗什曼纳,罗婆那掳走悉多。 罗摩兄弟一路追寻悉多的踪迹,半路上他们战胜了魔鬼卡班达(Kabandha),于是卡班达告诉他们悉多被罗婆那掳走,如果要夺回悉多就要请猴王苏格里瓦(Sugriva)率领的猴军帮助。猴王派风神伐由的儿子神猴哈奴曼(Hanuman)去找悉多。哈努曼在罗婆那的宫殿找到了悉多,悉多交给哈努曼一枚戒指,托他转交给罗摩已表示自己的清白。 哈努曼告诉罗摩悉多的下落,于是罗摩率军队来到印度。在那里,罗婆那的弟弟维比萨纳(Vibhishana)因为劝罗婆那与罗摩兄弟讲和而被赶了出来并加入了罗摩的军队。罗摩军队与罗婆那军队隔海相对,罗摩请猴军中的神匠纳罗(Nala)修建了一条跨过海峡连接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大桥。罗摩的军队跨海与罗婆那的军队在斯里兰卡进行大战,打败了罗婆那的军队,杀死了罗婆那,夺回了悉多。但是罗摩对悉多的贞节产生了怀疑,悉多痛苦万分,为证实自己的清白,她扑进了一堆雄熊熊燃烧的大火里,但火神阿什尼分开火焰,并将悉多交还给罗摩,并告诉罗摩悉多是清白的。 罗摩和悉多回到了出生地阿约提亚,但不明真相得人们还是怀疑悉多的忠贞和清白。于是悉多召唤大地将她吞进地下。罗摩悔恨万分,痛不欲生,整日哀悼悉多。一天,毗湿奴的坐骑迦鲁达(Garuda)接引罗摩升到天国。在天国,罗摩恢复成毗湿奴,并见到了恢复成女神室利的悉多,他们幸福的团聚在一起。 故事大致如此,下面介绍以此为题材的浮雕: 北侧壁凹,东面 浮雕中两个贵族模样的人坐在宫殿里接受众人跪拜,其中一人头戴三尖帽;另有两人俯卧在宫殿下,头发披向宫殿外,目前无法考证它描写的是什么情节 北凹,门上 浮雕描写的是罗摩和拉什曼纳用弓箭与在树林诱捕了悉多的魔鬼马利杰(Maricha)搏斗,魔鬼的左臂捉着悉多,右臂持矛与兄弟二人交战。 北凹,西面 浮雕描写的是悉多为证实自己的清白而扑向烈火的情节。但是由于这处浮雕破损严重,悉多的形象已经完全没有了,但火焰仍然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火焰的右侧因该就是当年悉多的浮雕形象。 西凹,北面 浮雕描写的是罗摩取得兰卡之战的胜利后,回到了故土阿约提亚(Ayodhya)。他乘坐着财富之神俱吠罗(Kubera)的四轮战车。窗楣上装饰着神鹅汉莎(Hamsa),窗户右边,群猴们有的跳舞,有的弹奏乐器庆祝胜利。 西凹,门上 浮雕右侧是猴军站在罗摩和拉什曼纳身后,兄弟俩正劝说罗婆那的兄弟之一,浮雕左边的维比萨纳(Vibhisana),加入他们的军队共同作战。维比萨纳的头饰是典型的魔界的流行式样。 西凹,南面 哈努曼在斯里兰卡罗婆那的宫殿找到了悉多,悉多托哈努曼带给罗摩一枚戒指以表示自己的忠贞。悉多旁边坐着的是罗刹——塔加塔(Trijata) 南凹,西面 浮雕中四臂毗湿奴正在静坐冥想,右边坐着一个小一点的人物形象,仙女们他们的四周飞舞,浮雕描绘的是《罗摩衍那》的那段情节尚未考证。 南凹,门上 罗摩和拉什曼纳与魔鬼卡班达(Kabandha)大战,卡班达在这里是一个无头的怪物 南凹,东面 描绘的是在米提拉国(Mithila)国王迦纳卡(Janaka)举办的比武招亲大会上,罗摩用弓箭射中了一支栖息在轮子的一只小鸟,而其他人根本拉不开这张弓。于是罗摩赢得了比赛,和国王的女儿悉多成亲。 东凹,南面 克利希纳(Krishna)正骑着神鸟迦鲁达(Garuda),他的妻子站在他的右边迦鲁达的胳膊上。他们正从与阿修罗纳罗卡(Naraka)激战的玛尼帕瓦塔山(Mount. Maniparvata)班师凯旋。克利希纳身后满是树木的巨大的三角形就是玛尼帕瓦塔山,众将士排列在克利希纳的周围,手里拿着战利品 东凹,门上 这里描绘的是罗摩兄弟与猴王苏格里瓦(Sugriva)结盟的场景。罗摩拿着弓站在中间,猴王面冲着他。 东凹,北面 在浮雕顶部是毗湿奴,他斜躺在巨蛇阿南塔(Ananta)身上,他的妻子室利(Lakshmi)托着他的脚,仙女们在他的头顶上飞翔。阿南塔在大洋上漂浮着,这一点被它周围大量翻滚的鱼群表现出来。浮雕下部,作为八个方向的保护者的众神骑着他们的坐骑排成一列来拜见毗湿奴,请毗湿奴出面消灭魔王罗婆那。这些天神安从左至右的次序排列,分别是: 财富之神俱吠罗(Kubera),骑着亚克沙(Yaksha),他是保佑北方的神明; 海神伐楼那(Varuna),骑着神鹅汉沙(Hamsa),他是保佑西方的神明; 战神斯甘达(Skanda),骑着孔雀; 风神伐由(Vayu),骑着马; 天帝因陀罗(Indra),骑着神象埃拉瓦塔(Airavata),他是保佑东方的神明; 死亡之神阎摩(Yama),骑着水牛; 火神阿什尼(Agni),骑着犀牛; 肯杜(Ketu),骑着狮子; 再往下靠近窗的地方,是太阳神苏利耶(Surya)和月神金德拉(Candra),他们坐在他们的马拉的四轮战车内。 西廊北翼----兰卡之战(Battle of Lanka) 这里是围廊的最后一幅浮雕,取材于《罗摩衍那》中罗摩和罗婆那在斯里兰卡决战的场景。兰卡之战在《罗摩衍那》中的地位就如同俱卢之野决战在《摩柯婆罗多》中的地位一样重要。之前众人或神造的一切的因,在大战中都得了果报,然而一场大战又接下了以后的因,正是佛教中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浮雕生动的描绘了《罗摩衍那》中这段最高潮部分------罗摩和他的包括猴军在内的盟军军队,打败魔王罗婆那,救回妻子悉多的情节。这幅作品雕刻工艺极为精致,在大战中双方将士贴身肉搏的景象刻画得精细传神,六七个世纪后我们站在这里,仍然可以仿佛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和前面的浮雕作品的布局安排一样,最主要的人物和场景都集中在这段51米长的浮雕的中部:从开始处向南21米,罗摩弯弓搭箭站在神猴哈努曼的肩上,站在哈努曼旁边的是魔鬼维比萨那(Vibhishana,前面介绍过,维比萨那是罗婆那的兄弟,本想劝罗婆那与罗摩讲和,但反而被罗婆那赶出斯里兰卡,在罗摩的劝说下,加入了盟军)和罗摩的弟弟拉什曼纳(Lahshmana)。再往前五米开始至浮雕的结尾,每隔2到3米就描绘了双方主要将领捉对厮杀的情景,按照顺序是:猴将纳罗(Nila)与罗刹魔鬼普拉斯塔(Prahasta);猴王波林的儿子安迦达(Angada)在和玛哈达拉(Mahodara)交战中扭着他的坐骑大象的长牙;20个胳膊的罗婆那坐在狮兽拉的战车中;安迦达和瓦杰拉(Vajra);安迦达和那兰塔(Narantaka);然后是另一只猴将抓着两条巨龙的后腿;最后是哈努曼与尼苏姆巴(Nisumbha)和猴王苏格里瓦与库姆巴(Kumba)。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599-r1276231-journals.html3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