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亚利桑那翻车记——兼大峡谷游记(原创、多图,险象环生的亡命之旅)

[游记]亚利桑那翻车记——兼大峡谷游记(原创、多图,险象环生的亡命之旅)

2010-06-11ctrip.com

亚 利 桑 那 翻 车 记

——兼大峡谷游记

文、摄影 / 晨星

自驾车、GPS卫星导航、信用卡消费、连锁快餐、汽车旅馆,从洛杉矶经拉斯维加斯再到大峡谷,跨越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亚利桑那三个洲,往返行程超过1000英里。这本该是一次标准的美国西南部自助旅游,平淡无奇得不值一提。千千万万的美国家庭和外国游客都在年复一年的重复着上述的一切。然而由于有了另外的一个关键词:翻车,这一次发生在2010年1月的自驾游成了令笔者不堪回首而又难以忘怀的“亡命”之旅。事发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笔者都不愿也不敢去梳理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大峡谷之旅。直到今天,笔者终于鼓起勇气,希望能将这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端出来,与各位读者分享其中的零零种种。那么,就让我们从大峡谷说起吧。

多年心驰神往

所谓“大峡谷”(Grand Canyon)一词,除了其字面上的本意——泛指“宏大的峡谷”之外,在公认的世界地理概念中一般还特指一处具体的峡谷地貌——位于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们对于科罗拉多大峡谷(以下简称大峡谷)一点也不陌生,因为它是所有中小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课程时必然会涉及的一个知识点;同时也是几乎所有旅游科普类电视节目(比如当年著名的《正大综艺》之“世界真奇妙”)必然会介绍的一处景观,可以说大峡谷是在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美国旅游景点。

翻开维基百科全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总长446公里,平均深度1200米,宽度从0.5公里到29公里不等,由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逐渐形成,被切割之后的层层沉积岩经过地质运动抬升,呈现出色彩斑斓、峭壁险峻的独特地貌。笔者对于大峡谷的了解,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要再加上美国古典音乐作曲家Grofe笔下的《大峡谷组曲》(Grand Canyon Suite),以及著名New-Aged音乐家Nicholas Gunn的国家公园系列唱片之《大峡谷》(The Music of the Grand Canyon)、《重返大峡谷》(Return to the Grand Canyon)、《超越大峡谷》(Beyond Grand Canyon)等一系列音乐专辑。能够有机会亲临大峡谷观光,多年来一直是笔者心中的一个梦想,即使不能像音乐或电视中描绘的那样,骑着毛驴深入谷底或是乘坐飞机掠过悬崖;即使只是像大多数观光客那样,站在峡谷边亲眼看看巧夺天工的地质景观,也足以让人心驰神往了。

全长400多公里的大峡谷主要有两个景区接待游客:一个是位于整个峡谷中心区域,由南沿(South Rim)和北沿(North Rim)两部分组成的“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另一个则是位于整个峡谷西部边缘,深处印第安保护区内的“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Grand Canyon West Rim - Skywalk)。相比之下,“大峡谷国家公园”由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直接管理,历史悠久、声名显赫,多年来是世界各国游客游览大峡谷的首选;而“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景点,由于距离赌城拉斯维加斯距离更近,还具备一座人工建造的U形玻璃桥而深受年轻游客,特别是亚洲游客的偏爱。

今朝梦想成真

2010年初,笔者和夫人借着在洛杉矶居住3个月的良机,终于将酝酿已久的大峡谷之旅付诸了实施。考虑到季节、日程和行车路线等因素,我们的大峡谷自驾游以拉斯维加斯作为中转站,目的地确定为“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以及“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南沿部分,总共历时3天2夜。其中第一天从拉斯维加斯出发,首先前往“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景区游览观光,然后赶往“大峡谷国家公园”东南方向的小镇Flagstaff住宿;第二天进入国家公园游览,当晚住宿在国家公园南门外的Tusayan村;第三天早上继续在国家公园游览,午后一路返回拉斯维加斯。

当我们在出发前,使用Microsoft Mappoint地图软件进行大峡谷之行的地标定位和路线规划时,发现一个略显奇怪的现象:“大峡谷国家公园”的位置非常好找,在地图上观察往返道路的等级也都比较高,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官方网站上还能方便的找到很多实用信息;而“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景区的位置则无从定位,访问“天空步道”的官方网站,得到的也仅仅是几行文字描述的从拉斯维加斯前往景区的行车路线,而不提供任何的行车地图,Google搜索的结果也大体相近,详细信息乏善可陈。最后笔者和夫人好歹借助Google Map找到了“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的准确位置,并将其对照着标在了Mappoint地图中。至于周边的道路,特别是从该景区前往国家公园方向的Flagstaff的道路,看上去似乎非常的崎岖。

2010年1月5日早晨八点,笔者与夫人一起驾车离开拉斯维加斯,沿93号公路朝东南方向的亚利桑那州行驶。我们驾驶的是在美国购买的一辆2000年产二手丰田卡罗拉(见图),行驶里程大约16万英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旧车。由于这辆车在从洛杉矶开往拉斯维加斯的一路上状况表现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放弃了在拉斯维加斯租一辆新车的计划,大胆的决定继续驾驶这辆二手车游览大峡谷。笔者和夫人很快到达了位于内华达与亚利桑那交界的胡夫水坝(Hoover Dam),这也是所有通过公路从拉斯维加斯前往大峡谷游览的游客必经的一个著名水利电力设施(见图)。将手表调快一个小时,我们告别了胡夫水坝,开始在亚利桑那广袤的大地上行驶。很快,在GPS导航信息以及路旁标示牌的双重指引下,我们顺利的从93号公路转向Pierce Ferry公路,朝着“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景区进发。

临近中午,我们驱车到达了地处印第安保护区之内的大峡谷西沿机场,一路上天气非常晴朗,尽收眼底的是湛蓝的天空和枯黄的大地,沿途人烟十分稀少。路况基本上还算是正常,虽然有一段大约10英里的蜿蜒砂石路(其余道路都是柏油或水泥路面),但是道路还算平坦,为游客设置的路标也非常齐全,总体上感觉没有过多难为我们驾驶的卡罗拉。游览大峡谷西沿景区以及天空步道,需要将自驾车停放在机场,然后购票乘坐景区的专属大巴车,巴士和景区及玻璃桥的套票价格是每人75美金。平心而论这样的政策及价格有点“宰人”的意思,可凡是赶来大峡谷西沿景区的游客,基本都是奔着“天空步道”玻璃桥而来的,所以大家都只能乖乖挨宰。所谓Skywalk玻璃桥,是一座修建于峡谷的悬崖之上的钢结构U型观光桥(见图),桥面和护栏全部是透明的钢化玻璃,因而提供给游人一个走到峡谷上空俯瞰谷底的机会,确实能带给人一种在“空中漫步”的错觉,只不过游客们是禁止在这个独一无二的角度使用私人照相摄像设备的,想要留影只能由桥上的专职摄影师负责拍摄,之后付费收藏!除了玻璃桥之外,大峡谷西沿景区的景色比较一般,毕竟是大峡谷的余脉,峡谷峭壁上的岩石色彩平淡、层次单调,平心而论似乎不算特别壮观,而且很多悬崖边的观景点都没有任何形式的护栏,给人一种不大安全、缺乏管理的总体印象,有点我们国内“野长城”的感觉。

叩响地狱之门

下午三点,我们驾车离开大峡谷西沿景区,开始赶往当晚的驻地Flagstaff小镇。这段路程共有两种方案(见图),一种是从大峡谷西沿景区朝西南方向行驶,经过Buck and Doe公路、Diamond Bar公路、Pierce Ferry公路一线返回Dolan Springs附近的93号公路,之后沿93号公路、40号公路一线向东到达Flagstaff,全长大约230英里;另一种是从大峡谷西沿景区朝东南方向行驶,一路通过Buck and Doe公路、Bia-1公路到达Peach Springs附近的66号公路,之后沿66号公路、40号公路一线向东到达Flagstaff,全长大约170英里。由于第一种方案包含一段不短的“回头路”,在地图上看要比第二种方案多绕一段距离,所以我们选择了第二方案的线路。当我们按照GPS的导航提示,与众多其他游客的车辆分开,单独驶入一条沙石路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即将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我们只是很平常的认为,大部分游客都是原路返回拉斯维加斯的,唯独我们需要赶往大峡谷国家公园方向。

就这样,我们的车开始在大峡谷周围略显崎岖的山间小路上孤零零的朝东南方向行驶,本以为这样的砂石路会和来时一样,只有不长的一段,结果却完全不是这样。山路很窄、很弯,遍布砂土和碎石块,我们小心翼翼的驾车翻过了一座又一座丘陵和小山,看到的却始终是望不到尽头的崎岖之路,而且周围是名副其实的印第安保护区,没有任何的人烟,我们只能看到红褐色的大山、红褐色的晚霞以及脚下同样红褐色的路。眼瞧着冬天的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如果天黑之后我们还在这种路况下徘徊,后果不堪设想!更为糟糕的是,随着我们的行驶,道路两旁不时会有积雪出现,路面上有很多被雪水浸湿后,经过皮卡或SUV一类的大车碾压而留下的很宽很深的沟,这一切对于一辆完全没有越野能力的老卡罗拉来说可谓是十足的挑战!听着车轮卷起石子或泥块不停敲打底盘的声响,感受着手中的方向盘随路面上又宽又深的车轮印而不停摇摆的震动,笔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要知道我们的车随时都会面临托底、爆胎等抛锚状况的威胁,此刻我们都深深地感觉到,假如能在拉斯维加斯租一辆有点越野能力的全时四驱车辆,哪怕仅仅是租一辆普通的、但年限新一些的前驱轿车,也不至于如此的狼狈了!但是在那个时候,我们在那样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山野岭之中已经别无选择,唯有小心翼翼的按照GPS导航的路线继续前行,期待着能够早些驶离茫茫无际的印第安保护区,驶上路况良好的66号公路。

就在太阳已经落到地平线的时候(大约当地时间下午五点),我们欣喜的发现路况改善了很多,尽管路旁依旧是荒无人烟,尽管道路依旧是标准的砂石土路,但是路面变得宽阔坚实了很多,感觉是被压路机压过的样子,限速标示牌上的数字从15英里上升到了45英里,这意味着我们已经驶离了山区,进入了相对平坦的戈壁荒漠。从Mappoint导航软件的地图上观察,我们离66号公路只有短短几英里了,想着能在天黑前驶上安全的柏油路面,心里不禁暗自庆幸。不知不觉之间,笔者将车速提高到了55英里每小时,以超速10英里的速度在宽阔的土路上向前飞驰,迫不及待的想要结束这噩梦一般的崎岖之旅,车后留下的则是如同汽车拉力赛一般黄尘滚滚的景象。突然间,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车莫名其妙的抖动了一下,似乎无法保持向正前方平稳行驶了,笔者本能的收油减速,然后试图通过方向盘的调整让车重新恢复控制,结果发现我们的车不是偏左就是偏右,完全失去了抓地力,开始在宽阔的土路上来回“画龙”,也就是说我们的汽车失控了!情况万分危急!副驾驶座位上的夫人以为我在打瞌睡,惊慌失措的伸手使劲晃了一下我的右肩膀,这一晃使得我们的卡罗拉彻底的失去了控制。随着笔者本能的轻踩制动踏板(事后想想如果坚持不刹车可能结果会更好),我们的车一下子在路面上发生了向右的侧滑,像无数侦探片镜头里描绘的一样来了个逆时针的180度甩尾掉头,耳边听到的是刺耳的轮胎摩擦声。之后我们的卡罗拉保持着车尾朝前车头向后的姿态,以相当快的速度(估计当时至少得有45英里每小时)向左侧的路肩滑了过去,随着汽车右侧与土筑的路肩相撞,我们的卡罗拉腾空而起并发生了将近360度的空中横向翻滚,最后左侧贴地掉落在了满是砂土和枯草的戈壁滩上!

万幸的是我们的车落地之后是车轮朝下、车顶朝上的正常姿态,笔者和夫人由于安全带的保护都安然无恙的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夫人一直拿着的一台用于运行导航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也还完好如初的握在手中,我们甚至没有感觉到太强烈的颠簸和旋转,一切仿佛都像是打了麻药一般恍惚而没有知觉。我们两人打开车门走下车,才知道自己真的翻车了,就如同刚从梦中醒来一般不知所措。相互确认之后我们发现彼此都没有受伤,甚至身上连一点磕青了的地方都没有!我们随后开始观察车辆和财产的受损情况,汽车的右前轮撒了气,左侧及后部严重受损,左前、左后和右后翼子板及两个左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左侧后视镜彻底脱落,后风挡玻璃完全粉碎,车顶特别是左后部严重凹陷(见图)!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包括前风挡和所有侧窗在内的车辆其他部位都还健全,特别是最为关键的车前部及引擎盖里面完全没有受到损伤。事故发生后我们的后排座位上满是破碎的玻璃颗粒和砂子,放在后座上的单反相机已经从后风挡飞出了车外(事后检查机身和镜头都还没有摔坏,工作正常),其余所有的行李都完好的存放于后备箱。而且我们的汽车还能够正常的启动,空调以及四扇车门的升降车窗也全都工作正常,实在是让人在惊吓之余感到不可思议!

环顾四周,我们的车被困在了茫茫的戈壁荒漠之中,无法重新驶上公路,远处可以看到的是大峡谷地区的崇山峻岭,以及几英里外66号公路上斑驳的车灯,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拨打911电话求救。夫人掏出手机之后看到的是屏幕一角赫然出现的No Service字样,原来这里竟然没有手机信号!抱着一线侥幸的心理,我们按下了通话键,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信号的手机竟然能够拨通报警电话!尽管信号不是很稳定,但我们还是顺利的描述清楚了我们遇到的困境,并参照GPS导航地图的提示迅速告知了警方我们所处的准确位置(见图),警方要求我们在原地等候,他们将很快赶到我们的事发地点。完成报警之后天色已经基本上黑了下来,不时吹来的阵阵寒风让我们顿时打起了哆嗦,我们只好开着车灯坐在车里等待警察的到来。

率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辆经过此地的皮卡,驾车人是住在附近Peach Springs的一位美国白人,看上去年龄至少有五十多岁。好心的美国大叔反复确认了我们的车确实不是租车公司的车之后,非常爽快的表示可以帮我们把车拖出来。在中国长大的我们对处理事故车一窍不通,美国大叔便拿出自己车上的牵引绳,熟练的找到我们车上的牵引钩并套上,然后发动皮卡轻松的将我们的汽车拖回到了路面上,之后又眼疾手快的使用自己的套索扳手和千斤顶帮我们把备胎更换好,看着他跪在地上忘我的忙前忙后换胎,让笔者和夫人即汗颜又感动。轮胎换好之后,三辆警车赶到了事发现场,离我们报警最多也就20分钟的时间。美国大叔表示我们可以继续接受警方的协助,而他则可以撤离了。在我们连连道谢之后,美国大叔驾车离去,临走前还十分淳朴的提醒我们别忘了带好换下来的那支破损轮胎,而慌乱中的我们竟然忘了掏些钱交给这位美国的活雷锋!

Wow! Cool! You’ve got a sexy rolling! (哇!酷!你们这真是一次“性感的”翻车!)这是负责我们这个案子的警官在观察了车辆及现场之后,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说出的一句令我们极其印象深刻的话。他当时反复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叫救护车,看得出来他们十分难以置信笔者和夫人竟然毫发未伤,还敢坦然的坐在事故车里用空调取暖!夜色之中,警察们询问了我们事发前的驾驶情况,又仔细勘查了道路上留下的行驶痕迹和车辆的受损情况,并协助我们拨通了保险公司的电话报案,还帮我们叫了一辆拖车赶来现场。由于我们是自行驾驶发生事故,没有其他车辆、人员或设施牵扯其中,所以没有什么其他的连带责任,警察的职责只是协助我们离开。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等待,一辆大型拖车赶到了我们的事发现场,卡罗拉被吊上了拖车并固定,我们则被热情的司机请进了温暖的拖车驾驶室。美国拖车公司的业务水平之高、服务态度之好让我们十分感动。我们随着拖车赶赴事发地点以西约80英里的小城Kingman,基本上与我们当晚的目的地Flagstaff是背道而驰的相反方向,不过事已至此我们也别无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放弃当晚预定好的Days Inn Motel,随着拖车在Kingman市内找到另一家Days Inn住下,第二天一早再去拖车公司处理后续事宜。总之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第二天再说。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为自己的二手卡罗拉购买的车险只包含有第三者责任险,而不包括车损险,这也是美国绝大多数购买廉价二手车的车主的惯例。于是乎这起翻车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和费用就需要由我们自己掏腰包承担了。但是联想到发生了如此严重的翻车事故,基本上相当于两个人去死神面前走了一趟,而笔者和夫人竟然没有受伤,甚至私人财物也没有损失,这已经是十分的幸运了,不管怎么说人没出事就是最大的幸福。

继续淡定向前

使用Google搜索之后我们得知,小城Kingman是世界各国游客在游览大峡谷途中发生意外之后的不二去处,因为这里有着相对完备的医疗和救援设施。我们来到这里是通过拖车而没有动用直升机或救护车,我们的目的仅仅是修车而不需要治疗或处理后事,这一切应该已经算是奇迹了!我们这样不停的劝慰自己,总算熬过了事发后最难眠的一个夜晚。

1月6日一早,笔者和夫人一同赶到拖车公司,刷卡支付了350美金的拖车服务费。如果之前我们能够花费几十个美金购买一个救援公司(比如著名的AAA)的会员资格,这笔拖车费用就可以省下了,当然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后悔药吃。拖车公司随即叫来了隔壁一家修车店的老板,来为我们解决修车的问题。美国人看了一下我们的车况,耸耸肩表示将车修好的费用肯定会大于这辆旧车的价值,到底如何处置得由我们自己拿主意。考虑到地处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小城市,在此地重新购买一辆二手车显然不大靠谱,而我们深知自己汽车的发动机部分没有受到任何的损伤,因此决定还是将赌注压在自己这辆旧车上。我们鼓足勇气,坚定地告诉店老板,我们不需要完全修好,但是我们有信心在他的帮助下开着这辆受损的老卡罗拉返回洛杉矶!店家立刻心领神会的确定了维修方案:使用塑料布遮挡破损的后风挡、重新安装左侧后视镜、检查并修复轮胎和底盘、粗略恢复左侧两个车门的变形、清理车内的尘土和玻璃,总之一切的原则是尽快让我们能够重新上路,至于车身的钣金和喷漆则完全忽略不做。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店家建议我们返回Motel等待,表示一天之后应该能够完工。而我和夫人心里则还有着一个更为“淡定”的想法——利用这一天修车的时间,租一辆车继续我们的大峡谷之旅!毕竟预定好的酒店是无法取消的。于是修车店老板亲自驾车带我们来到了Kingman机场的一家Hertz租车行,帮助我们以优惠价租到了一辆福特福克斯。1月6日中午,我们驾驶着租来的新车离开Kingman,沿着40号公路向东,然后转入64号公路向北,朝大峡谷国家公园前进,路途全长170英里,是100%的柏油路面。再度上路的驾驶任务落到了夫人身上,而我则被认定为“不可信赖”的驾驶员负责导航,由于刚刚经历过一次几乎丧命的事故,我们的驾驶明显谨慎和小心了许多,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了。

当天下午三点半,我们到达了大峡谷国家公园(南沿部分),门票是每车25美金,一周内有效。这种实惠的价格与一天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想到一路上优良的路况,让我们深深的感到,国家公园到底还是国家公园,确实是不一样。大峡谷国家公园内的景色明显要比西沿景区丰富和壮观不少,岩层的色彩和层次变化相对丰富,而且居然还是雪后。能够欣赏到夕阳下的大峡谷雪景(见图)本应该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无奈我们的心情却由于事故而打了很大的折扣。由于是名副其实的淡季,公园内的客流量不大,绝大部分都是驾车前来的美国人,鲜有外国游客,几乎不见旅行团的踪影。让我们感慨最深的是整个国家公园都有着严谨的管理、细致的维护、可靠的保障和周到的服务,所有的道路都做了融雪处理,所有的景点都设有防护栏杆,访客中心和园内的大峡谷度假村(Grand Canyon Village)全都保持开放并且提供周到的咨询配套服务,在访客中心还竖立着一块不小的告示牌,上面写着“大峡谷西沿-天空步道并不属于国家公园,那里离拉斯维加斯更近而离这里反而更远”的提示语,想必是每天都有特别多的游客来询问如何前往,工作人员才会树立这样一块牌子。

当天晚上,大峡谷景区又下了雪,我们入住的是位于国家公园南门外Tusayan的一家Holiday Inn Express快捷假日酒店,之所以当初预定这个离公园很近的地方住宿,是计划着第二天一大早能够在大峡谷观看日出,然而接连两天的身心疲惫让我们最终放弃了早起看日出的想法。1月7日上午,我们驱车再次进入国家公园进行短暂的观光,由于前后两天进入国家公园都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走马观花,所以原本打算徒步朝谷底走一段路的计划完全没有机会实现了。不久我们便踏上了返回Kingman的路程,因为通过电话我们得知,当天下午我们的车就可以重新上路,我们可以驾驶它一路返回拉斯维加斯了!

最终安全返回

回到Kingman之后,我们看到了经过简单修复的卡罗拉,修车店老板表示全车进行了细致的检查,没有发现新的损伤和故障。四只轮胎被重新充气、安装;车内的砂石和碎玻璃都已经被清理干净;脱落的后视镜也被换了全新的一支;凹陷严重的车顶被大致敲回原形;后风挡被一块半透明塑料布进行粘贴包裹;原本由于变形而不易开启的左侧车门也做了简单的复原……经过试驾,笔者觉得车辆应该可以上路行驶,老板也一再表示请我们放心,这辆车虽然外表比较寒碜,但是开起来会很安全。我们就这样结账交钱,材料费和工时费一共是500美金,以国内的标准衡量依然是相当的昂贵!

归还了租来的福克斯,我们再一次驾驶着自己的卡罗拉上路了,这一次驾驶员又变成了笔者,因为夫人表示她“不敢”驾驶后面贴着塑料布的汽车,而笔者显然“胆子更大”一些。不过每当车速提高到大约50英里左右,后窗上的塑料布被吹响的声音就会达到非常严重的地步,让人十分担心那块塑料布会被行车气流吹破、撕裂,所以我们便这样一路保持着45~50英里的时速开车回到了赌城拉斯维加斯,那一路上被所有后车狂按喇叭、狂闪大灯、狂超车的无奈和恐惧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1月8日一早,我们驱车找到了拉斯维加斯中国城附近的一家修车店,店主是位韩国老人。我们将车留在那里,安装一块后风挡玻璃,并利用这一天的时间到拉斯维加斯会展中心参观了一年一度的CES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其间我还特地跑到佳能的展台前,请工程师帮我鉴定一下曾被甩出车外的单反相机和镜头是否有什么毛病,结果居然是一切正常!1月9日上午,我们取上安装好玻璃的汽车(见图),踏上了返回洛杉矶的归途。临行前韩国老板建议我们说,这辆车很安全,完全不必在意车身的受损情况,彻底修好所需要的费用会大于汽车本身的价值,继续驾驶它就好了。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大峡谷之行,回到了洛杉矶的住所。差一点和死神见面的经历我们是绝对不敢告诉国内的家人,只能在自己心里一点点慢慢消化。由于之前已经预定好了1月11日(也就是返回的两天之后)动身飞往田纳西州纳什维尔(Nashville)及大烟山国家公园(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的另一趟自助游,而且机票和酒店也都是不能取消的,所以我和夫人来不及完全抚平心中的恐惧,就又一次硬着头皮出发了……

这次刻骨铭心的翻车之旅带给我们的是一连串沉重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我们罗列如下供广大读者分享:

一、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驾驶还是乘坐汽车,都请一定系好安全带。一旦发生意外,安全带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这是我们此次旅行的最大收获。

二、 游览美国各大著名景区请充分信赖“国家公园”的品质和保障,尽量不要贸然选择“野味儿”十足的特色景点,尤其要回避完全处于未开垦状态的印第安保护区。

三、 不要过分信赖GPS导航软件的规划和自己想当然的判断来制定行车路线,在出发前还是要多做调研,多做功课,要确定道路的等级和路面条件,避免自己驾车进入不宜行使的路段。

四、 在美国自驾车出游,请尽量选择专业的租车公司并购买保险。不要驾驶自己或借来的汽车前往郊外,除非车很新、性能很好且上了全险。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得不偿失。

五、 一定要小心驾驶,谨慎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不可超速或抱有侥幸心里铤而走险,一时糊涂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六、 在美国买车不贵,但是拖车和修车服务却相当昂贵,所以提前成为救援俱乐部的会员至关重要。一旦在路上抛锚,这类会员资格会派上大用场。

特别鸣谢小静MM对本文的校改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29519717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