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 叫 “一见钟情”, 15年前初见你时, 实在没有丝毫特别的感觉, 可能就是你的静美让我熟悉得只感觉象是自己的后花园. 有一种情, 叫 “日久生情”, 当看你的次数凑一个“正”的时候, 竟然不知不觉迷恋上你. 羡慕那些与你久居的人, 时时可以舍弃身旁的浮躁奔向你, 细雨中, 薄雾中, 瑞雪中, 秋叶环抱中……原本是陪 “大儿子” 的任务性杭旅, 没想到成就了与你相思, 相恋的开始看过你N次, 这是第一次去看你时, 提前做足了功课 (也许是因为我的投入, 你才动心向我展示你静美后的幽远, 你的别样风情), 开始尝试远离那里星级的酒店, 相信当年旅游大巴带我路过的葱翠的高高的绿树中, 应该珍藏着你给我的惬意小舍.四眼井, 小小的一个井, 竟然顶着四个井口, 仿佛四只天眼, 也仿佛四眼井周围毫无规则的街道(或许应该叫小路). 于己的本色, 真想钻进哪些百八十元的青年旅舍, 毕竟 “队伍大了, 不好带啊”, 还是考虑另外2个家伙的需要, 选择了那一带相对装修高档好的.入围的有2家, 漫居58 (上海的设计师开的), 茶香丽舍 (杭州当地人自己开的, 6月才开业), 看了2家的网站和照片, 着实在2家之间徘徊了许久. 因中意房间的availability, 最后来到了丽舍. 丽舍美丽地卧在虎跑路上马路的东侧的半山坡的民居群中, 2层的小楼, 12个房间. 每个房间都有着各自的装修风格. 我们选择了 “椰风解语”. 楼下的客厅+1个小床的卧室. 楼上(高阁楼)双人大床+卫生间. 泰式的风格. 2楼的房间都是2层的, 门口连着阳台. 准确地说应该是过廊. 1楼都是1床或者双床的单人间. 1楼前排和2楼的开门后的风景,就是对面的山, 唯一不足的是, 丽舍是落在民居群中, 前面低处就是其他民居, 如远望去是山, 如果楼前只有树林和山坡就好了. 每个人都会说, 如果是片海,或者是片湖就好了. 我们的“椰风解语”好的是刚好在2楼的末端, 小阳台也凹进去一块, 相对隔离性更好. 不得不适逢江南的梅雨季节出动, 没想到最近的天气如此照顾. 微雨中夹着还算爽的风. 不到2个小时的汽车过程, 很是方便. 中午时分到达, 入住后, 去寻找传说中的 “江南驿” 觅食. 四眼井附近散落的小餐厅和青年旅舍很是特点, 所谓的四眼井 XX号, 个人是觉得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不是说只要是四眼井XX号的,都在一条路上. 应该说众多的四眼井XX号,都是散落在虎跑路东侧和西侧的不同的4-5条大小路边的山坡上. 原来是靠门牌号去寻找, 着实废了很多周折. 但到达了,看到满满的一屋, 坐着正吃的,门口等坐的, 屋内木阶, 椅子上等座位的等等, 让你对美食充满了期待. 餐了什么不细述, 网上有很多人介绍它家的拿手菜. 但也同情住在江南驿的客人, 他们一定希望这里只是自己家的后厨房. 休息了一下, 躲过中午的潮热, 4点左右, 雨落了, 想必路上. 湖边团队的游客也该散了, 于是, 陪上小男人一起去看西湖. 第一次雨中游西湖, 也是我一直期待的或雨或雪中稀少人中游西湖, 竟然在梅雨季节的七月无意中实现了. 说是陪小男人游, 倒不如说是他陪了我, 当了自己的保镖. 自己的语言匮乏的很, 无法去描述, 细雨落湖, 润步走苏堤. 惬意.傍晚, 又去了以山柴鸡出名的榆园. 喜欢那里的环境. 网上说, 要吃这个鸡要提前一天预定的, 运气的是, 我们去时,说还有一只. 味道很不错, 据说没有加任何水进去, 纯粹的原汁+调料的. 回来的路上, 绕路去看了看那个不得不放弃的 漫居58. 58更多的是在完全的直接在山脚下的感觉, 窝在山窝里, 安静也是没得说得, 从视野得角度, 茶香丽舍让我觉得更宽阔. 58更大, 有微型度假村的感觉. 丽舍更有小家居特色的休闲度假感, 适合发呆懒惰地享受. 住在四眼井这里很是方便, 周围的这些青年旅舍大多数也提供餐饮. 基本步行5-10分钟都能解决三餐问题. 走出去, 5分钟就能到达公交车站. 动物园一站, 10多个线路能把你带到大部分你想去的地方, 至于钱塘江, 苏堤, 断桥, 环西湖的景点, 更是四通八达的方便. 以前到杭州, 是只打车的. 这次, 全程都是公交, 很是方便, 大部分都是空调, 适逢非周末, 人也不多. 爽. 傍晚时, 信步在周围走了走, 看到很多家的青年旅舍, 从四眼井青年旅舍, 漫步58(四眼井58号), 江南驿, York Inn, 30’ HOME (四眼井30号), 桂庐旅舍, 香巴拉旅舍等等…. 真有种冲动: 想把周围的青年旅舍都走遍, 画个地图,每个链接个照片等, 也算为旅友们作个贡献. 其实走遍也就30分钟足够了, 包括了拍照的时间. 也许下次吧.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 还是无法适应那种为了看风景, 匆忙早起的度假. 改去识西湖真面目啦 (雨中的, 雾中的, 骄阳下的, 雪中的, 你能说哪个更是杭州的真美吗?). 有些小雨, 汽车2站到了苏堤, 游客还是都了很多, 然后 步行到花港观雨, 游船三谭映月, 再步行白堤, 断桥….当太阳隐隐的出来的时候, 我们就跑到河坊街了, 小男人要买些东西回去送给伙伴们. 然后, 公交车又到了钱塘江大桥, 这个路线刚好把南山路那一段热闹的塞车的路线避归去了. 再从六合塔那里或步行, 或公交几站, 就回到了四眼井. 超级创意的路线, 大儿子说, 一点也没浪费时间和路线. 绝美. 晚上, 经茶香丽舍的主人老倪的介绍, 去了三台山路上的一个小饭店, 杭帮菜. 菜的印象一般, 倒是三台山那条路, 若是白天, 就再游一下. 再睡上一夜, 该出发回家了, 还有连续2个凌晨的世界杯呢. N次游, 第一次, 留恋, 留恋地离开还会回来, 回到井边林中山下发呆, 在秋季, 桂花香起的季节.http://photo.163.com/janezengdl/#p=0&m=0&page=1插入照片太复杂, 照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71589a0100jtk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