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湘 鄂 西 行 采 风 记

[游记]湘 鄂 西 行 采 风 记

2010-07-16ctrip.com
湘西是个神秘的地方。在它“神秘面纱”还没有完全撩开的初始感觉里,我对它的印象只是:一个出土匪的地方。这是因为前几年受影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和《湘西剿匪记》的影响,还有“榜爷”、“钻山豹”等匪类在大山里出没的缘故。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事业,对湘西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了挖掘,并大力宣传,因此我对它才有了初步的了解。它还真是个山山水水都被浓郁民族文化气息包裹着的“一个古怪地方”(沈从文)。要不解放初期,咱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怎么会刚刚打败了国民党装备精良的庞大军队,没等喘过气来,就立马回头,以大军压境之势,秋风扫落叶一般地去镇压那里的土匪呢。当然,那时侯除了要实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以外,还得保住一方平安,牢固地建立起各民族的自治政权,更好地保护积淀已久的人文资源。现在看起来还是英明的。凤凰古城,是我2002年9月下旬,到湘西搞摄影采风的主要地方。这里是文坛巨匠沈从文和画坛怪杰黄永玉的故乡,还有名闻遐迩的南方古长城和它的楚巫文化,更有土家族、苗族的民俗风情。我这次来的真是不巧,当我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当地政府刚刚办完了一系列纪念沈从文先生的活动和其它一系列民俗活动。为了继续开发旅游资源,他们还在主要的古建筑外围搭起脚手架,准备进行大面积的修缮。这样拿摄影创作来说,肯定要大打折扣的。但是转而一想:既然来了,不好拍就少拍一点儿,索性住进吊脚楼,尽情地观赏一下沱江的美丽风光,再去领略一番民俗风情。消除了心理负担,感觉也就踏实多了。第一天,先在古城的前前后后转悠了一圈,随意拍了些照片。此外,我还特意找了一家叫“苗家竹筒饭”的小饭摊儿,作为以后几天的“粮食基地”。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主动去结识店家老板,就是想了解这里的民风民俗,同时又想图个饭廉菜美的实惠。果然,以后的几天里,每顿只花五至八块钱,就吃到了叫不出名儿的蔬菜炒苗家腊肉,外加肉菜汤,或换成紫菜蛋汤之类,还有香气腾腾的竹筒米饭。回到住处,听房东大娘说,城外一个叫山江镇的地方有苗家集市。那好,第二天起早,我就赶到20里地外的山江镇去了。据说山江镇早年是个苗寨,苗语称它叭固,意为蛤蟆洞,因寨边有个山洞,蛤蟆甚多,故而得名。我一到山江,照片还没拍,却先和一群苗民扎在一堆,围着一个活动货摊,听起了苗家人自己录制的山歌录音带。歌词没听懂,但能够感觉里面的委婉和哀怨。这种原汁原味,哀而不伤的浅吟低唱,完全不象我们在荧屏上听到的那种被刻意美化了的民族“高歌”。摊主用“苗家普通话”对我讲解了大半天的歌词内容,我才知道是个要出嫁的新娘,唱给自己父母听的山歌,大意是养育之恩和出嫁时的惜别之情。清丽而委婉的曲调,分明是一声声叮嘱的话语,是一次次牵扯不舍的手啊。它与苗族绚烂的历史文化浑然一体,水乳交溶,是一幅幽怨而柔肠百转的风情图啊。此情此景,令人遐想,那歌声至今还依然萦绕在我的耳旁……这时侯,我还发现不远处有个苗族老人在墙角卖他家自酿的米白酒,酒是装在木桶里卖的。我见了好奇,就过去向他表示要买酒,老人会意后,用竹制的酒提子向桶盖子上开着的小圆口里提酒。大约三两白酒,也不到五毛钱。我一尝味道,好象是酒,又好象是水,清淡淡的。我想古人们常说的“水酒一杯,不成敬意”,大概就是这种味道的酒吧。要不古代文艺作品里的好汉们怎么都能喝上好几坛呢?恐怕未必全是酒量好的缘故吧?也许是这里的苗民背着竹筐进出大山,中途歇脚时,就买它几两喝了,既解口渴,又解酒馋,一举两得?带着疑惑,去问老人,但谁也没听懂谁的话。就这样,两人一面用手势比划着,一面“噢,噢”的点头,好象我们都懂了对方的意思。历代骚人墨客,把酒话桑麻,把酒说天下,豪情万丈,诗意百篇,那是一种人生境界。今天,我们语言不畅,没有下酒的菜,就拿“点头”下酒,一切尽在水酒中,同样是借酒寓情啊。算是体验苗家的酒文化生活吧。在山江,这个苗族聚居区的短短时间里,虽然还没有遇到什么情调别致的拦门酒、拦路歌和风格独特的卡鼓、边边场,自己也没拍到什么象样的作品,但是,苗家朴实的山歌,其意之深切,苗家清淡的水酒,其味之醇厚,已经让我领略到它的音律之美和神韵之美了。真是了无遗憾!告别了凤凰古城和山江,我便沿着湘鄂边境的209国道,经过闹匪患时土匪们经常出没的地方——龙山和来凤。它们是湘鄂两省的边界镇,属湖南境内的叫龙山;属湖北境内的叫来凤。龙山来凤?挺好听的名字!我想这些地方大概就是当年土匪们的“龙凤窝”吧?难怪山道崎岖,路不好走呢。据说剿匪电视剧里榜爷(田大榜)原型的老家就在这一带住。在玻璃当啷作响,满是货物的客车里,我借着黑黝黝的灯光往外一瞧,呵,一边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一边是沟壑万丈的深幽谷底。心里一边还直犯嘀咕,生怕杀出一窝黑匪把我当“宝贝”给劫喽!在路途的颠簸与迷迷糊糊的困顿中,到了换省界车的时侯都已是半夜凌晨了。在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然也不能闲着。经恩施市摄影家的指点,去了一个离市区有54公里的土家族风景处女地——梭布垭风景区。当时正是国家法定大休日的前几天,是个旅游淡季,几乎没有游客来往,应该是拍风光照片的好机会。由于那时身体状况和天气情况都不佳,当然也就没拍到什么理想的片子了。倒是结识了两个开旅游饭馆的土家族汉子和他们两家子人,都挺热情的。如果说烟、酒、茶是我国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那么晚上在土家吃饭的时侯,除了喝土家茶,饮土家酒以外,再品尝一下土家的竹筒水烟,哈,算是全齐了。土家人的水烟烟劲确实很猛,抽起来很晕,和闽南水烟抽起来晕人的感觉很相似,只是烟筒不一样,土家烟筒直且粗大,要满口吸,闽南烟筒上装细烟竿,用嘴尖吸。反正都是装水烟的竹筒子,来它几口,过把瘾吧。瞅着我抽水烟筒哪个“专业”架势,从直接写在土家人脸上的那种表情和眼神中,我看得出来:还真行!那天晚上,大家又是唱歌,又是表演,一片欢乐。还欣赏了他们自编的土家族“土”歌谣。虽然唱的大都是些男女调情的内容,但也有让人感到“深沉”、“飘逸”的歌谣。其中有一首歌词是这样说的:我的家乡在山里面;白云绕山间,绕山间——山是我的魂,水是我的血;月是照耀家乡的灯盏。哎——相约女儿会,日夜来相伴;一条清江八百里,古老的歌谣代代传。…………好!好一曲任意驰骋的调子,好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一山万仞,一片白云;一魂雄魄,一腔热血;一轮明月,一声相约;一条清江,一首歌谣。它以朴素自然、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和韵律节奏,清晰地解读出一种放浪不羁的理想世界与豪爽开怀的人生态度,营造了一个化不开、驱不散而又朴质高洁的精神王国,赋予我们一种无以言喻的感染力。什么叫“潇洒浪漫”,什么叫“淋漓酣畅”?达观,超然,歌以人生,这就是土家人暗示给我这个异乡来客的画外之音。啊,醉了,全醉了。酒醉了,歌醉了,人醉了,整个大山里的夜都醉了……但愿我们的人生旅途,永远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 二○○三年二月二日 于浙江瑞安图片地址:http://rz.net.cn/hys/new_page_179.htm#湘[%]20鄂[%]20西[%]20行[%]20采[%]20风[%]20记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journals-review-d496-r1301010-journals.html21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