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阿维尼翁戏剧节 |
阿维尼翁戏剧节 |
2011-08-14lvping.com |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一走进阿维尼翁的主要大街-共和国街,就被那铺天盖地的海报所吸引;大街上还不时地有“游行”的队伍穿梭其中,我们去时正赶上阿维尼翁的第65届戏剧节,北京的迷迪音乐节也有点这“味道”,但规模差远了。 戏剧节期间世界各地的“艺人”来此演出,每家剧团不是通过张贴花花绿绿的海报,就是演员们穿着“奇装异服”上街“招摇过市”一通,来宣传他们的主题,好让游客们了解他们的戏剧,买票看他们的节目,说白了就是“拉客”。听说今年有中国的剧团被邀请去,但街上的活人“移动广告”和墙上的海报都没看见有中国的。 演出节目中属教皇宫新宫中庭广场(Cour d'Honneur du Palais des Papes)的票价最贵,30-38欧一张。钟楼广场前的剧院(Opéra Théâtre)其次,16-27欧一张,其它小剧场更便宜些,没有统一价格,依时间不同而价格不同。 在如此密集的海报中,能否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离不开独特的创意和设计。海报中不乏有让大明星担当“代言人”的,朱丽叶.比诺什(Juliette Binoch)、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也有靠政治题材吸引“眼球”的,右下角这张的背景就是咱北京的天安门(Didier Porte),隐约还能看见后面的“工农兵”高举“红宝书”,它上方的大人物不知是谁?胡哥,不像啊。我猜演出的内容可能跟咱中国有关。 临街的墙上贴满色彩艳丽、缤纷繁乱的海报和剧情介绍。阿维尼翁的主要大街、钟楼广场和教皇宫广场上,到处都是宣传海报。有不少画面很有创意,但文字基本上看不懂。 除了平面、静态的海报外,还有“真人秀”,动态移动的广告。下面两张是戏剧的演出地点和时间表。 共和国大街上时不时会走过一队穿着统一服装或另类服饰男男女女,吸引了满街人的注意力,照相机噼里啪啦声响的越大他们越得意,还冲着游客摆Pose或做鬼脸。 演员们在白天都要出来“表演”一段,一是为了让游客了解他们的戏剧,二是为晚上的表演提升他们的人气。上面两张从道具上看似乎是俄罗斯的,或是表演内容反映前苏联的-镰刀斧头旗,但他们讲的话是一点听不懂。下面两张是一位黑妹妹在发剧情介绍。 花样百出的宣传方式和奇特怪异的道具,右上那张中站在小推车里的MM很漂亮,给她拍照的人不少,我也在她前面捏了一张。 大街上的“演员们”列队行进,有唱着歌的,有跳舞的,有吹吹打打的,好不热闹。 这几位是单人Pose。左下一张那位高个子伙计穿着泳裤就出来了,还没热到这地步吧。街上的人都见怪不怪了,也没人回头多看他几眼,就我是少见多怪。看,他的朋友还很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呢,一点都没觉得不自然。 左上一张是“圣殿骑士”打扮的一行人煞有其事地走过来。右下一张是单人顶着个大纸箱子,箱子上贴满剧情介绍,可能是雇来的学生吧,这大热天的把头闷在箱子里头够难受的。 “花车”式的宣传,车上是“国王”,车下是“公主”。 从巷子里走出一队演员,边走边唱,不知是歌剧或话剧,看到有停顿的眼神就发张剧情介绍。给我也发了一张,可惜我什么都听不懂。对于亚洲或者说看似非欧美的游客一般都不发给宣传页,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不会来听戏,只是白天去街上凑热闹的。 从他们的衣着和表情上我猜这可能是个历史剧或略带神话色彩的话剧。 大街上忽然出现一队身穿红色衣服的“演员”,嘴里大声念着台词,忽而前进,忽而后退,忽而转身,让游客躲闪不及。 街头上演的默剧,模仿《雨中曲》片断。 右下角那张是激情男女当街跳“劲舞”,要是在平时肯定吸引眼球,此时游客们看多了,也见怪不怪了。 街头杂耍、卖艺的,看完除了鼓掌外,多少得给点小费。下面的骷髅弹琴很有创意。 第一天在古城里转了一整天,第二天参团一日游后又回到共和国大街和两个广场逛了一圈,想再感受一下戏剧节的气氛。 阿维尼翁戏剧节网站: http://www.festival-avignon.com/en/ 更多照片请访问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66845234_0_1.html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750-r1330556-journals.html1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