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2011年8月三口之四川世界遗产之旅之三--都江堰 |
2011年8月三口之四川世界遗产之旅之三--都江堰 |
2011-08-18lvping.com |
8:30动车到达成都,一出站,但见豁然开朗,一派旅游大站的景象,不时可见三两成群驴友装束的旅客.天气又极佳,心情大好. 于出站口右侧的小店存了包,即返还侯车大厅,开始天府之国旅程的第一站---都江堰.动车是早在一周前在当地就已提前买好的,发车时间9:30,约10:20将抵达都江堰.动车就是好啊,环境干净,座位也不拥挤,还有大大的观景窗户,那是超级的爽. 火车在广袤的成都平都上飞驰,一个个不知名的小站一一掠过.50分钟后抵达都江堰火车站,清清爽爽的一个小站.出站后即有数辆出租车在揽客,声称从车站到景区大门口坐大巴需要40多分钟,而他们拉旅客去只需2元/人,很是诱惑人.坐40分钟倒是实话,但由于功课做得足,知其暗藏玄机,一旦坐上,无疑上了贼船.从车站出口前行不过20米,即有正规的大巴整装待发(是几路车记不清了,但很好认,车子很新很干净,还有佩戴授带的随车导乘员,很贴心).车程虽然长,但并不枯燥,都江堰市区虽小,但很干净且整齐划一,应该是精心规划过的.建筑很新,不由得联想到三年前的汶川大地震,据说当时都江堰市区也损失严重,许多建筑应该是毁坏后重新建的.但见道路宽阔,一座座的具有典型藏羌风格仿古建筑罗列两侧,很是赏心悦目.还让我见识到了所曾见过的最繁杂漂亮的仿古大巴候车站台.走过这么多城市,仿古风格的城市当中,能与之相提的大概只有扬州和绍兴了. 车行约40分钟后,到达一个广场,正对面就是都江堰景区大门,右侧有一个巨大的廊桥.不知通往何处.都江堰青城山是可以买联票的,成人一张160元,可比单独买节省20大洋,但小孩是无联票可买的,只得买了半票45元/张. 进得大门,郁郁葱葱,世界文化遗产的牌子赫然在目,提示景区在旅游界尊崇的地位.道路两侧立着的曾经对都江堰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名人塑像,其中就有羽扇绾巾儒雅睿智的诸葛大哥. 不一会儿就见着李冰祠了,大门右侧有棵古乌木树,又称阴沉木,据说是深山老林的古木顺河而下,埋于河沙之下,于特定条件下石化的结果.摸了下,当真是坚硬如铁,据说此乌木树系在数十年前于都江堰宝瓶口附近江面下沙石中所挖出的. 李冰祠内有巨大的李冰石人像,还另有歌诵德李冰父子功德的文物若干,不愧为世界自然遗产.与政客相比,这种纯粹的为苍生谋福祉的人物必然会被天下人一直所纪念.地势顺次升高,穿过三两个院子,上得一个平台,顿见气象万千:一侧青山,一江绿水咆哮而过,到达都江堰三大水利工程之一的宝瓶口了.江水自平台下一分为二,泥沙从左侧河道而过,大量水流则被宝瓶口下岩石稍阻后再一路奔向成都平原. 下宝瓶口,原路回到李冰祠大门口,顺着人流右拐前行数十米,一座索桥现于眼前,桥下就是在宝瓶口所见的分沙的河道,桥下并无多少水流过,过索桥后即可到达第二大水利工程--飞沙堰.过索桥是个颇为有趣的经历,人人均是一脸兴奋又有些紧张,或夸张或真实的惊叫声不绝于耳. 过桥后过一段无所遮拦的道路,又到达一个观景平台,在导游此起彼伏的介绍声中,总算了解到飞沙堰的功能,河道在此又分为两股,一股于右侧奔向宝瓶口方向,再流入成都平原,另一股流向左侧,左侧的这一河道有沙排沙,有水排水.巧妙的是:2000多年前,古人即发现了其规律,河流需刨深多大深度,河中沙石的比例才合适,深了水流太急极易引起水患,浅了沙石易堆积堵塞河道.李冰据此规律,带领百姓进行主动调节,驯伏肆虐的河水,造福于民.这才是最伟大的地方. 过飞沙堰后,就是一段较长的无甚景观的平路,好在有一段绿荫遮蔽,还有若干小吃摊,一家三口在此或凉粉或凉面或豆干祭了五脏庙.其时正值正午,阳光毒辣,一行三人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水利工程处---鱼嘴.在鱼嘴附近见着了一大石碑,老江同志的"都江堰"提字映入眼帘,遂暗想,这碑日后多少年后会成文物.鱼嘴上方也是一观景平台,俯看是伸入江面将江水一分为二的形如鱼嘴的巨大石坝,在此汹涌的岷江水硬生生的被一分为二,右边经飞沙堰,宝瓶口一路径直流向成都平原,左边则流入外江.远观,巨大的西川的山峦隐约可见,风景极佳.在此处有不少当地百姓兜售未去掉包衣的玉米,3元/个,三人人手一个,均赞不绝口,当真是香甜绵软,性价比很高. 要返程了.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鱼嘴处坐景区内电瓶车原路返回,15元/人.另一个是过右侧的另一座索桥--安澜索桥,走二王庙那条沿山边的线路(又称松茂古道,据说是古代从成都平原通往藏区的一条山间小道)回到入口,这样与来时的路合起来就是一个环形.鉴于等待电瓶车的人过多,且不想走回头路,我们最终选择了第二条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此条路较为难走,直接导致下午的青城山之行三人均体力透支.尽管这第二条路确实另有一番景致,但如下午还要爬青城山,还是由原路或乘车或步行回到入口处为好. 安澜索桥更长也更有趣更刺激些,桥下江水湍急,且江面比较宽.过得桥来,桥边立有一尊塑像,纪念的是清代集资建立此桥的一对夫妇,据说无此索桥时有一次百姓乘船过江,船翻以至百人而亡,可见此处险恶.此夫妻功能无量. 仅仅走了数十米平路,此后便陷入漫漫上上下下的山路,一路虽有古朴诸如二王庙之类的人文景点,亦无心恋战,唯祈盼早点到达终点,路上见着了上书"5.12地震遗址"的巨大石块,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进入到了曾经的重灾区.又经过几处小小的城门,号称**关,看了下介绍,得知这条小山路竟然曾经是边防要隘,这几个城门就是中原王朝防范重重大山内的众多少数民族的重要关口. 终于出了景区,并不是原来的入口,有一停车场,但没见着几个游客,想必从这一条路出来的游客并不太多.要到青城山是必须回到最初的主出口才可坐到公交.一路打听,竟然走入到了一个繁华的商业街,两边尽是些小商店和小饭馆,选得其中一家,第一次领教了川菜的火辣.不少小饭店门口均放着一大锅,锅内用清水泡着白白的豆腐,进饭店坐定后,发现有当地人在吃,一碗成型的清水豆腐,佐一小碟,内配以辣酱青蒜为主的几样配料,想来是用来蘸的.好奇之下,点了两份,小女与我各一份,很爽口的感觉,一贯挑嘴的女儿竟然全吃全了,但老婆大人向来对豆制品不感冒,拒绝一试,没口福. 饭足汤饱,三人元神归位,再前行数十米,赫然而立的竟然是刚到都江堰时所见大门右侧的巨大廊桥,所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已是中午近1:00了.按行程得赶紧杀往青城山,风紧,扯呼,快闪!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911-r1331063-journals.html1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