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两湖行(六)--岳阳篇 |
两湖行(六)--岳阳篇 |
2011-08-23lvping.com |
三天前就购置了从武汉到岳阳的高铁车票,当时售票员告知我高铁发车的武汉车站很远,我还没在意,但有备无患还是起了个大早。从我住的建设大道到武汉火车站要近50元的出租车费,在畅通的道路上行驶二十多分钟才到。武汉火车站是专为高铁建造的车站,在武汉市区的东南郊外,连出租车师傅都说离市区太远了,而且从市区也很少有公交车直达,交通不便。车站建造得很宽敞,候车区域也很方便,卫生间宽敞干净,这一点比北京南站好得多。因为到得早,在二楼的“新杂志”商务快餐店解决了早餐。二楼虽有好几家餐馆,但就他家亮着灯,可见旅客很少在此就餐。之后我才知道如果你提早到达车站,可以申请调换提前的列车,只要该车还有空票,这是我未曾想到的。这一点对旅游人来说方便了不少。 乘G1025武汉到岳阳只要49分钟,如果是普客要3小时20分钟,半天时间就没了。高铁二等座104元,而普客硬座42元,速度差别大,价格差别也大。预计在岳阳游览一天,到达岳阳车站后,首先买好第二天到衡阳的高铁车票,打车到事先定好了泰和大酒店,因为车站同样是在郊外,出租车司机会直白的与你商量多收你两元多钱,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也就同意了。 放下行李第一个要去的地方自然是大大有名的岳阳楼。在岳阳楼公园售票处看到岳阳楼和君山的联票130元,就买了联票(不含船票)。进得公园首先看到的是名为“五朝楼观”的青铜微缩铸造的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各楼均以历代流传下来的岳阳楼图为基础,参照相关朝代建筑商的符号精心设计,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之后是双公祠,为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其中的展览介绍了范仲淹与滕子京生平以及对岳阳楼的历史贡献。向进深走去,穿过碑亭,碑亭中的碑刻均为近代,意思不大,但遮阳作用倒很有用。前行不远就到得岳阳楼前,五年前登过滕王阁,四天前观过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的最后一楼就在眼前。岳阳楼面向洞庭,遥望君山,几经兴废,现存之岳阳楼系清代光绪六年所建,1984年进行了重新修缮,比起1985年、1989年完全重建的黄鹤楼和滕王阁来算得是三楼中保存年代最久远的了。黄鹤楼因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为让当时的诗圣止笔;滕王阁因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百世;岳阳楼自是也带来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更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脍炙人口。 岳阳楼有三层,一楼悬挂复制《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清朝大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檐柱上还挂有 “水天一色;风月天边”的对联。其中最有故事和值得观赏的是二楼紫檀木雕屏。所有旅行团到这里导游一定会给大家讲同样的故事:清乾隆年间御赐紫檀木,乾隆爷最喜欢的书法家张照书写《岳阳楼记》雕刻于上。后有一个贪官想将该屏据为己有,某年夏天将雕屏偷去,准备走水路运走。由于该雕屏系镇洞庭湖的宝物,宝物一动,洞庭湖上立即风雨大作,船翻屏和人都落入水中,贪官以为抱住屏风会得救,不曾想紫檀木比重大不浮于水,贪官淹死了。后渔民将屏打捞上来,可惜雕屏有几个字已经损坏,在重新镶嵌时,只好补了上去,导游会指出雕屏上有四个字有明显的修补痕迹,而一层的临摹本没有。 岳阳楼的北侧有小乔墓,让人不由得想起三国的种种传说。至于其他吕仙祠、蜡像馆随便看看即可。 岳阳楼的下方是一条42米的隧道,其中甚是凉爽。东门在岳阳楼下,与岳阳楼的基墙成为一体。西门为岳阳门,面向洞庭,古时为水路进出岳阳城的唯一通道,地理位置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门上之字为乾隆时期岳州知府黄凝道所书。 岳阳门正对着就是点将台。相传当年东吴大都督鲁肃在此操练水军。在机关算尽的三国年代,鲁肃该算是最忠厚的人了。 出得岳阳楼公园来,在公园门口购买了到君山的来回快艇票,票价60元,这应该是游洞庭、上君山最快捷的路线。由于春季连续几个月的干旱,洞庭湖水位下降了许多。靠近岳阳这边还好,快艇在湖面飞驰,还有幸看到大大的鱼儿跃出水面。靠近君山时因为水位太低,快艇无法靠岸,只得倒乘渔民的小机帆船摆渡。君山附近的一大块湖面已变成了芦苇地,游客下船后步行登岛。 君山最有名的当数二妃墓、柳毅井了。相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阻于君山,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泪水洒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死于洞庭湖,葬于山之东麓。现在二妃墓是1979年当地政府修缮过的,墓碑上的碑文是清两江总督彭玉麟的手笔。 墓后有一片竹林,仔细看看青青的竹干上有斑斑紫色的花纹,真的很像撒下的泪痕,这就是有名的斑竹。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斑竹的花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是君山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动人的传说。 二妃墓的背后是君山茶叶研究所的茶园。君山银针以"芽身黄似金,芽尖白如玉",冲泡品相好,而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二妃墓的东侧是湘妃祠,进得祠来有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书写的湘妃祠联,二进厅两侧站有两尊武将,大堂内供奉有两妃的立像。香火很旺,还有些道姑模样的人劝人烧香。 继续向前走就到了洞庭庙,相传柳毅与龙女成亲后重返洞庭水府,柳毅被封为洞庭王。洞庭庙建得很有气势,供奉的洞庭王脸黑黑的也有一番故事。传说龙君担心柳毅这白面书生镇不住水妖陆怪,便命钱塘君做了个怪面具,让柳毅白天戴着巡查湖岸,晚上脱下面具再回家。一次,柳毅巡湖一直忙到深夜,回家时忘记取下怪面具,一踏进家门便再也取不下来了。于是柳毅便由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大王。 从洞庭茶园下坡,绕过同心湖就看到柳毅井,井边的坡上就是传书亭。唐李朝威《柳毅传》中描述:唐代仪凤年间,有个落第书生柳毅,在回乡途中路过泾阳,遇见龙女在荒野牧羊。龙女向他诉说了受丈夫泾川君次子和公婆虐待的情形,柳毅带信给他父亲洞庭君。柳毅激于义愤,替她投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知此事,大怒,飞向泾阳,把侄婿杀掉,救回了龙女。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就要龙女嫁给他,但因言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其后柳毅续娶范阳卢氏,实际是龙女化身。他俩终于成了幸福夫妇。柳毅井就是柳毅入得洞庭湖处,故事中洞庭南岸的大社桔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此事修建了传书亭。 沿同心湖前行就是飞来钟。相传南宋农民起义军杨幺驻君山时,深得百姓爱戴,集资铸了这口大铁钟,夜里悄悄运上君山。此钟很灵,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钟声宏亮,声闻10里,使起义军能及时防备。只可惜原来的钟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看到的是1979年铸造的复制品。 本来还想在洞庭山庄解决午餐,因为返程的船三点半来接,只好作罢,好在随身携带的小食品还能抵挡一下。乘坐渔民的机帆船从水巷穿出,看到停在滩边的渔船,看样子还有一些渔民生活在洞庭湖上以打鱼为生。 转乘快艇到达岳阳已是四点多钟,岳阳一日游到此结束。总结一天的观感,每一处景点都有一个故事,喜欢听故事的朋友就到岳阳来吧。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87-r1331542-journals.html20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