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拉萨篇(上) |
拉萨篇(上) |
2011-08-24lvping.com |
西藏有个日光城拉萨,拉萨有个建在高处的布达拉宫,除去这些我对于西藏一无所知。多少年前看过马丽华的《走过西藏》,留下的印象也只有辛苦二字。终于来到了拉萨,看到了布达拉宫,近距离了磕等身长头的人们,脑海里又多了震撼二字。游荡于拉萨,找到了喜欢它的理由。天蓝,云低,还有目光相视时迎上的微笑。 爱上拉萨从一场大雨开始。雨夜是这样开始的。6号晚上从林芝返回拉萨后一路同行的周哥孙姐夫妇邀我晚上一起去玛吉阿米坐坐。我欣然同意。第二天他们就要回青岛了,我正想着请他们吃饭感谢一路的照应。我们先打车到了八廓街,大哥他们打算买点礼物给亲朋。谁知才下出租车就下起了大雨,我们冲进了一家店边等雨停边买东西。老板是地道的藏族人,皮肤白皙,汉语讲的好,一改对藏民的刻板印象。店内的商品丰富,天珠,锡器,藏香应有尽有。 拉萨的餐厅 礼物买好了,雨仍然下的起劲没有停的意思。八廓街是条步行街,大昭寺广场也是禁车地带,时间越来越晚,饥饿让我跟孙姐都有点胸闷的高原反应。问知玛吉阿米并不远后我们决定冒雨过去。已近十点的大昭寺广场除了执着的我们仨就只有站岗的武警战士了。我们先在广场入口处问了一个战士玛吉阿米在哪里。那个战士特别熟络地告诉我们玛吉阿米在广场的对角上,绕过大昭寺就能找到。天黑雨又大,顺着所指的路觉得都快绕大昭寺一圈了也未见玛吉阿米的黄色小楼。再打听。这次问及的小战士匆忙地回答,不知道,那种地方我们可不去。我跟孙姐笑翻了,一起赞叹,这个小战士真纯洁呀。又疾走两步,一抬眼就看到了玛吉阿米。 匆忙走进玛吉阿米,一楼,二楼都是满座,不及打量仔细我们就踩着挺陡的台阶上了三楼。运气不错,刚好在堂中央有位置空出来。周哥听着服务员推荐菜品,孙姐跟我则忙不迭的打量起这间鼎鼎有名的餐馆。传说,这里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曾经下榻过的地方。有人说他曾在这里潜心作诗,也有人说他这里与一位月亮般娇美的女子不期而遇。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在西藏流传甚广的情诗。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 每当升起明月皎颜 玛吉阿米的笑脸 会冉冉浮现在我的心田 环顾整个三层,吃饭的基本都是来感受玛吉阿米浪漫情怀的内地游客。我们快结账走的时候旁边桌来了5、6个刚下火车就奔来的年轻人。可见玛吉阿米餐厅成了很多游客来拉萨的必选地了。巧合的是我第二次来玛吉阿米吃饭又碰上了那桌年轻人。那天在漂亮的侍应生推介下我们好像点了咖喱牛肉饭,烤蘑菇,牦牛肉干,还有什么饼,奶酪蛋糕,还有一壶奶茶。被大雨淋过后我整个人都挺亢奋的,实在是记不得吃了什么。第二次去吃了羊肉排,酸奶,还有甜茶。味道都合我口味。 对于旅行者来说,拉萨有三处饭馆集中的地方:一处在西郊德吉路,街有许多川菜馆、火锅厅、川人主理,味道纯正。其中路北的一串火锅城是拉萨最为著名的。第二处地方就在布达拉宫广场往东,包括向北娘热路的一端。那一带有异常便宜的小川菜馆,价钱大概也就是北京比较便宜的大排档的价格。第三处就在北京中路吉日旅馆到八朗学旅馆中间的一段,这里的特色是提供藏餐和西餐。西藏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印度、尼泊尔的影响,想感受异域风情的我多选择去吃藏餐,尼泊尔餐之类的地方。比如拉萨厨房,雪莲餐厅等地方。尝试尼泊尔餐的味道,感受其中别样的风格。还有,这边的服务生的确是传说中的那样英文比汉语更流利。 八廓街上的风情 八廓街也叫八角街,位于拉萨老城区,是围绕大昭寺的一条环形街道,也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现今的八廓是整个拉萨老城区一片典型的藏族建筑的代表,也是拉萨古城的代表。 八廓街的来历是这样的,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率部族迁徙拉萨平原时这里还是一片坦荡的沼泽地。他们在沃汤湖边安营扎寨并修建了大昭寺。这座美丽的宫殿引起了无数朝圣者,渐渐地踏出这条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最初这只是一条普通的路,后来成为朝圣者的转经路。“廓儿”意译为“圆圈”,引申为转经。八廓是中间的转经路,相对于它的,里面有“囊廓”,是大昭寺里的一圈转经回廓;外面有林廓(意指世界外围),是围绕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拉萨老城转一圈。从早到是晚总有数不清的转经者匆匆走在这3条路上,用脚步积累他们的功德。有不少人虔诚地从遥远的地方磕着等身长头来到拉萨。朝佛者构成了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拉萨人里许多都是朝佛者的后代。 没有来西藏之前以为这里是落后的地方,亲身造访才发现雪域高原自有其浪漫的方式。或许就是这些不熟悉,就是这些意料之外的格调才使这里成了很多游客留恋往返的场所。八廓街上每家小店都散发着诱人的情调。我几次流连在八廓街各个方向的街道上,看转经的人们,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摆卖各色旅游纪念品的排挡,还有巡逻于此的武警战士。 巍峨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可以说是最能代表西藏的象征。布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四十年代松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五世达赖在蒙古人的武力支持下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布达拉宫是座融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座落在玛布山(也称红山)上,最高处海拔3767.19米,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 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 其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五世达赖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 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但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所有参观过的人都认为里边最不值钱的装饰就是黄金。 对于我来说布达拉宫就是个熟悉的名字,就算参观了一遍留下的印象仍然是它巍峨的外观。因为是跟团参观的,导游有严格的一小时时间限制,走的那叫一个匆匆,什么印象都没有留下。原想第二天自己再参观一次的,因为自己在八廓街逗留的时间太久错过了领预约券的时间。而且到了西藏才知道,认识西藏大昭寺才是对的地方。 夏宫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藏语意思为宝贝园林,建于18世纪40年代。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罗布林卡四面都有门,东面是正门。每到夏日,布达拉宫内的许多政府机构,都要随着达赖喇嘛转移到罗布林卡办公。 18世纪40年代以前,罗布林卡还是一片野兽出没,杂草、矮柳丛生的荒地。后来由于七世达赖喜欢并常来这个地方,所以当时的清朝驻藏大臣便为其修建了一座鸟尧颇章(凉亭宫)。公元1751年,七世达赖在鸟尧颇章东侧又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三层宫 殿--格桑颇章(贤杰宫),内设佛堂、卧室、阅览室及护法神殿等,被历代达赖用为夏天办公和接见西藏僧俗官员的地方。 八世达赖在此基础上扩建了恰白康(阅览室)、康松司伦(威镇三界阁)、曲然(讲经院),并把旧有的水塘开挖成湖,按汉式亭台楼阁的建筑风格,在湖心建了龙王庙和湖心宫,两侧架设了石桥。1922年,十三世达赖对罗布林卡再兴土木,在西面建金色林卡和三层楼的金色颇章,并种植大量花、草、树木。1954年十四世达赖又在北面建了新宫,使罗布林卡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拉萨的寺庙 在空气都弥漫着宗教气息的西藏寺庙随处可见。除了布达拉宫外相当有名的还有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桑耶寺、楚布寺、萨迦寺等等也非常有名。据统计西藏现有寺庙1700余座。 大昭寺 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高4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6-r1331662-journals.html1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