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长清一中“陶英簃”陶艺制作体验游

长清一中“陶英簃”陶艺制作体验游

2011-08-26lvping.com


  早上八点,我们坐上舅舅的小车,准备去长清一中体验陶艺制作。汽车在国道上飞驰,我们的心情也愈发激动了。妹妹由于之前已经做过一些陶瓷杯子,所以这次显得信心满满,而我是第一次学习陶艺的制作,所以充满了期待。

  一小时之后,汽车已经停在“陶英簃”陶艺馆前面了。由于陶艺馆的冯叔叔跟舅舅是很要好的同学,他们一家很热情地迎了出来。陶艺馆门前就有很多还没有烧制的罐子,向窗子里看还有一位叔叔正在拉坯,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这也勾起了我们的兴趣,妹妹也一直嚷嚷着要学拉坯。

  我们进去后,冯叔叔说有一批景德镇的师傅来了,正在忙着拉坯,所以没有闲置的拉坯机,然后给了我们一大兜陶泥,让我们先练习“盘条法”。所谓“盘条法”,就是指将泥搓成一些长长的细条,然后由低到高盘起来,是最简单的方法。我们马上就开始干起来。舅妈捏了很多泥条,我跟妹妹盘起来。虽说盘起来是很简单,可冯叔叔来验收时说我们做的太松了,一拿就掉,于是我们就继续加固,好不容易才做了个杯子。之后舅舅也加入了进来,我们就开始自由捏泥巴了,进行了简单的构思后,每个人都开始了自己的创新。我本想用盘条法做个小碗,结果泥巴太软,一拿起来就走形了,我索性将错就错,捏了四个角,再加工了一下,成了个吐舌头的羊,羊舌头上可以放烟头,是个烟灰缸。舅舅做了个大腹便便的人像,舅妈把泥条随便一拧,变成了两件艺术品,一个高耸,称作“峰”;另一个低低绵延,称作“峦”。妹妹做了一个长鼻子小象,一个“海绵宝宝”,虽说作品不大,但可谓惟妙惟肖。

  过了一会,一位大哥哥叫我们去冯叔叔的工作室,说是让我们看看他的大作。我们立马跑过去看,冯叔叔说自己的作品刚刚入选了一个国家级的比赛,由于件数不够还要加班再做两件成为一组。他的作品是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坯子相套,然后中间似乎是一拳砸下去的,将两个坯子的上部连成一体,再进行加工塑形。他笑言,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着泥巴砸一拳或者踢一脚,艺术品就出来了。看着冯叔叔专心于自己的创作,我们不忍打扰,就继续做我们的陶艺去了。

  下午,有一台拉坯机闲置,我们就搬到宽敞的地方,要学着自己拉坯。拉坯就是指把陶泥或瓷泥由泥巴块做成规整的盘子、碗或瓶子的过程。这个过程看起来简单,但据冯叔叔说,没有个几年的练习是不行的。拉坯机上部是个转盘,下面是脚踏板,用来控制转盘的转速。一位正在学习陶艺专业的大学生为我们做示范,他费了好大得劲才做出个陶碗,结果一拿下来,由于陶土太软,碗就软的不像样子了。我和妹妹开始轮番上阵,学着做个东西。没想到陶土到我们手里就不听话了,不是偏离了中心就是边上走了形,没做好一个东西,还弄得满手黏糊糊的泥巴。无奈,我们只能作罢。

  舅妈带着我和妹妹又去看景德镇的师傅拉坯。只见拉坯师傅先把揉好的瓷泥用力墩到转盘中心,然后用手扶着泥巴,一点一点往上拔,再在手上沾些水,将泥巴中心处向下摁,不一会中间就是空的了,接着边修形边拔高,用了几分钟,一个高高的瓷罐子就出来了。冯叔叔向我们介绍,这位师傅至少有十几年的经验了,我们看着师傅熟练地制成一个个罐子,惊讶得目瞪口呆。

  在观摩了正宗的拉坯后,我们的作品也有些干了,需要用专用工具进行细致地抹平、添补,让作品看起来更精致。大约一个小时后,大家的“杰作”都做得差不多了,我和妹妹兴奋地拿去给冯叔叔看,叔叔说都不错,都可以上釉烧制,成为真正的工艺品。

  第一次学习陶艺就获得成功,这使我愈发喜欢这门艺术了。虽说拉坯还是不能成型,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已经是一个超越。其貌不扬的泥巴,在经过捏造、上釉和烧制后,就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工艺品,太神奇了。临走前,冯叔叔还送给我们了两大袋子专业的陶泥,让我们回家捏着玩。

  小车飞驰在国道上,我们一行四人望着天边的落日,分享着制作陶艺的心得体会,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28-r1331941-journals.html18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