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阿里 离世多少里 |
阿里 离世多少里 |
2011-08-30lvping.com |
阿里 离世多少里?(二) 201年92月8日 羊湖--地球上的一颗眼泪 早上九点,我们准时出发,期待很久,兴奋跃动。 对了,我们的车队有一辆北京现代跃动车,二号车。一号车是逸海、华尔杰的头车,小 思一路勇往直前;二号车是晴予和刘老师,沉着稳定;三号车林哥、午夜和我。 林哥曾经来过两次西藏,也已经去过阿里,而且,在自己的事业领域中,是一位成功人 士,推翻了我以前的看法:我原以为有事业追求的人,个性呆板,缺乏浪漫、自由的追求, 不是随行、自在的人。随着了解的深入,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林哥有了新的认识,我想:林 哥思维缜密,又有着自然自性的情怀,能够如此完美结合,一定是经历了人生太多体验,在 自我放逐后,追求精神回归才有的从容。 冲出拉萨市区,我们有了上路的感觉,已经九月初,但路上的树叶却是嫩绿,透过阳光, 甚至是透明的。林哥的宝马车非常轻盈,这一路以来,为我们保驾护航。 车子行驶在全新的柏油路上,载着我们穿行在山中,它们好像也有一份要探险的冲动。 前方是水葬台,我们停了下来。 河边,飘扬着五色经幡,雅鲁藏布江河水湍急,一路向下,冲击着河岸,岸边,一块巨 大的石头上,是水葬的地点。午夜提醒我们:"上面很滑,都是油,要当心!"水葬,便是把 过世人的尸身投入到河中,如同天葬的意义一样,尸体便是河中鱼虾的食物。人,由此便完 成了这一世间的过往。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 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 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 藏传佛教中,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部分,就是对死亡的认识,恐惧死亡、无视死亡,或 者将死亡当做解脱,对于死亡真意的了解何其错误,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当然包括基 督教在内,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它们也都留下了对未来世的憧憬,赋予我们 的生活神圣的意义。死亡既不会令人沮丧,也不会令人兴奋,它只是生命的事实。佛教也把 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应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 诸如此类关于死亡的认知,使我生命中的恐惧越来越少,如此安心、安然地看待生命, 也源于我对死后某种希望吧! 水葬台,再次使我崇敬藏族对生命的诠释,对于这个臭皮囊的超然态度。 车子继续前行,远远地可以看到羊卓雍湖了,她被一片群山相拥,闪烁着与天空颜色一 样的澄清,细长曼妙的身姿,像睡美人般,斜卧在黛色山峦间,似被宠爱的少女;再近一些, 便能感受到羊湖的静谧,没有一丝波纹,像一块透明的碧玉;走到羊湖边,羊湖呈现出全然 的五颜六色,在阳光的反射下,驿动着不同的色彩,流光溢彩,五彩缤纷,水色如魔幻影像, 每时每刻都流动着,云的流动改变着湖水的色彩。这是自然界独有的湖光山色。自然,如此 厚待我们,让我们体验着视觉盛宴所带来的沉醉感受,这绝不是金钱、权利所能获得的。 地球经历了数亿年的存在,羊湖不知陪伴了几世,与历史的长河相比,人类的存在不过 是长河中的一声叹息。 羊湖,藏语意为"天鹅池",湖面不见天鹅,但,羊湖具有天鹅的优雅、美妙、柔美、 孤傲。因为藏族视湖为"圣湖",是不能被玷污的,因此,他们从不去湖中打渔,也不吃鱼, 据说,羊湖里面的鱼很多,都在自由自在,游来游去。 高山上的湖水,就是地球表面的一颗眼泪,而羊湖,绝对是最令人心碎的那一颗。 嬷嬷 有个美丽的家 我们的藏族导游华尔杰能歌善唱,性格开朗,他的朋友--嬷嬷,藏族人都这么喊他, 我们也喊他嬷嬷,是个害羞腼腆的大男孩,高高瘦瘦的,说话还有童音,他也是一位藏族旅 游司机,在去往羊湖路上的加油站里,我们遇上了,随后一路同行。他载着五位福建女孩子 去珠峰,和林哥还是老乡呢,见面后,特别亲切。 从羊湖出来,嬷嬷邀请我们去他家。 这是一个藏族小村庄,因为雨后不久,村子的小路有些泥泞,在一户人家大门上,挂着 两只很大的牛头,我们猜想是驱鬼辟邪的。我们这支庞大的队伍走进时,嬷嬷的妈妈热情接 待了我们。 嬷嬷妈妈家正在盖新房子,是个二层小楼,雕梁画栋,典型的藏族民居,很漂亮,里面 有一个天井式的院子,地面光亮结实,一看就是藏式的建房方式--夯造。走上二楼客厅, 窗外是嬷嬷家的农田,油菜花黄灿灿的一片,竞相摇摆着,再向远处,便能看到羊湖,那静 幽幽的水呀,一直触动着我的心,又好像能读懂我的心思。 嬷嬷的父母是两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妈妈穿着鲜艳的藏族服装,祥和、温柔,把家里 的鲜奶、糕点、糖果、甜茶、酥油茶都端了上来,当我们是一群小孩子,我们也都好奇的品 尝着,酥油茶真香甜,那浓郁的口感消减了我们半日的疲倦,晴予还是喜欢喝甜茶,一杯又 一杯,与我推杯换盏。 不一会儿,嬷嬷又端上了青稞酒,藏族人款待客人的方式,那个碗好像是青铜的,上面 有细碎的花纹,非常漂亮。华尔杰接过这一大碗一饮而尽,而后尽兴唱了起来,这个大碗, 应该是嬷嬷家最大的碗了吧,足有半斤酒。第二碗敬给刘老师,没想到,刘老师如此豪爽, 依旧一饮而尽,而后说,这酒真好喝,清香的,不会醉。因为林哥、逸海要开车,有艰巨任 务,午夜替他们喝,午夜也豪气冲天,毫不犹豫喝干了碗中酒。嬷嬷换了小铜碗,给我们女 生倒上,他车子的五个女孩子一人一口尝了下,都说好香甜,其中一个女孩子喝干了一碗, 引得一片掌声。我很少喝酒,沾酒就醉型的体质,但还是尝了尝,非常纯正的味道,透明的, 散发着酒香。晴予也尝了一下,咋嘛着滋味说:"好喝好喝,还有点甜呢!" 吃过了,喝过了,我们楼上楼下参观嬷嬷的家,很温馨舒服的家,来到这里,便不想出 门了。 门前的农田,围绕着院子,清香的空气弥散着,带着酒后的醉意,我们又上路了。为嬷 嬷的父母祈祷,为这片田野、湖泊祈祷,祝福你们永远在这块世外桃源般的天地间自由的呼 吸,享受自己的幸福生活!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很犹豫,之前不想再写寺庙了,一方面,西藏的寺庙是写不完的,另一方面,我对寺庙 的了解有限,很怕带着我个人的错误的理解,误导大家,那简直就是一种罪过。第三个原因 是,西藏除了宗教之外,自然风光也迷人,离开拉萨后,一路的山山水水在云雾的环绕中, 或青或黛,似远似近,一路如画。不过,白居寺,还是忍不住想起,忍不住写上几句吧。 白居寺门口的转经筒,在西藏最是常见,每座寺院大门口都会有,藏族人会很自然的走 过去,用他们粗糙的大手用力的推动转经筒,桶内便好像涌出一股力量,将我们的灵魂收进 去,又放出来,让它自己寻个地方暂时停顿。每次,我也会跟随着藏族人去转动每一只经桶, 听他们的念念有词,他们吟诵着那些无法听懂的低吟浅唱。 华尔杰此刻俨然成为了专业的导游,带着我们三个--刘老师、晴予、我进入了白居寺。 他说:"白居寺主要有两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原来 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 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 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另一特色是菩提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 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 塔",共九层。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 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 水便是年楚河。" 而我更喜欢另一个名字:十万见闻解脱大塔。站在它的面前,仰望塔体,每一层都有红 蓝相间的花纹,简单别致,是西藏境内最雄壮华美的建筑精品。白居寺十年建成,结构独具 匠心,全塔下大上小,遂层递收,开有108个门,实辟佛殿76间,门楣饰有异常精美的象、 狮、飞龙的浮雕。四面八角形的塔座有五层,5层塔座之上为圆形塔瓶,塔瓶中部还有一层 小佛殿,四面的门楣上绘有3米长的湿婆神的慧眼,空灵肃穆,五蕴皆空。塔顶为铜皮包裹 的锥形十三天,塔盖则像一副皇冠,威仪天下。 这座佛塔打开门来,引导我们逐渐步入层层深入的空间,能够走多高多远,是个未知。 白居寺内的寺院为三层平顶藏式建筑,平面为坛城模型,措钦大殿高三层,底层为大经 堂,48根立柱支撑着高高的空间,立柱上挂满了年代久远的丝织唐卡。我们看到藏戏服装 和面具,华尔杰说,这些面具都是可以用的,过年演戏的时候带上,平日就挂在这里。 白居寺内的壁画表现的主要题材大都是坛城画面和诸菩萨画面,是由经文等典籍绘制, 看得懂和看不懂的画面,都传递着菩萨用智慧上求菩提、用悲悯下救众生的意境。 白居寺的生灵亦生活得快乐,狗狗很多,闲逛着,与游人各不相干。寺内的花儿也很多, 粉色、浅紫色、黄色,在绿叶之上,自在的舒展,展示着每一片花瓣的姿色。 2010年9月9日 雪山的约会 早上醒来,我与晴予快速的洗漱整理,因为今天的目的地是珠峰。 在酒店大堂碰面,安排了今天的分工,逸海带着我们--刘老师、晴予、我去珠峰大本 营,午夜、华尔杰、林哥在定日等我们。 昨晚宿在日喀则,这个小镇也正在换新颜,施工场地正在盖楼房,看着那些熟悉的蓝色 玻璃钢工地围挡,心里隐隐作痛,除了痛,还能怎样呢? 从日喀则到定日的路都是柏油路,中午12点,到了定日老城,午餐很丰盛,逸海说, 珠峰大本营物质条件有限,中午要吃饱吃好。不过,在西藏,吃往往会被忽视,美食所带来 的口欲的满足总是暂时的,而美景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喜悦则能回味良久,那个时候,我们更 多关注于周边的自然景色。 兵分两路,我们出发了,柏油路仅仅十公里,就开始了珠峰最著名的石子路。尽管逸海 开车相当有经验,但颠簸所带来的不安、烦躁还是来了,晴予开始头昏、头痛,虽然她曾经 来过珠峰,之前也没事,但这一次,她是高反最严重的,一直靠在我身上处于昏迷状态。一 百多公里的搓板路由逸海、刘老师交替驾驶,我一边安慰晴予,一边看着窗外的景色,盘山 路修得九转回肠,绕来绕去,也是一番景致,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到达一座顶峰时,回过头 看来时的路,真有成就感。 逸海已经第七次来珠峰了,对于这段搓板路他也头疼,我在路上一直有个很傻的疑问: 为什么不铺成柏油路?逸海说:柏油路很返热,提高了空气中的温度,这样会影响雪山的自 然状况。既然如此,为了看一眼珠峰,我们当然要有所忍耐了。 路已近一半,穿过一个小村庄,远远看见几个孩子站在路中间,他们手拉手横在路上, 要挡住我们的车,而且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气,令人又好笑又好气。逸海很冷静,对正在驾车 的刘老师说:慢慢走,别停下来就行,按喇叭吓唬他们一下。刘老师有些担心:不会碰着这 些孩子们吧?逸海说:不会的,他们就是淘气,想要点钱,我们不停车,没有什么太大的杀 伤力的。晴予此时也挣扎着坐了起来,从兜里掏钱,说:不然就给孩子们点钱吧! 至今回想起来,我很欣赏和佩服他们三人的想法和态度,因为当时看到这个场面,我非 常气恼,甚至是愤怒,一方面,我心目中的纯洁的藏族人好似变了模样;另一方面,深感现 代人对于整个环境的负面影响,后果恶劣,可见一斑。我心中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可他们三 人用宽厚、理解、平和、包容的态度处理此事,使我看到自己的局限性和待人的苛求。 同时,我多么希望来西藏旅行的游客们,以后不要将金钱作为示好的方式,施舍给藏族 人,尤其是那些小孩子们,当你们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优越地位,用所谓的同情心、怜悯 心"帮助"他们时,一定觉得自己很"善良",这只是满足了你们自己的需要,可是,在这 种不平等的关系中,你们的行为只会污染这里的人文环境,尤其对正在成长的那些孩子,原 本他们不是乞丐。在一给一得中,你们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输送给了尚无独立思考能 力的那些孩子,所带来的后果,便是今天的现象,正是这份伪善,引诱了孩子们。如果你们 真的善良,请尊重当地人及他们的生活吧! 翻过几座山后,我们看到了一片雪山,一座座山峰远远展示着他们的身姿,逸海告诉我 们:这里共有十三座雪山峰,有世界最高的几座峰和最美的雪山。马卡鲁峰(8463M)、洛 子峰(8516M)、珠穆朗玛峰(8848.43M)、卓奥友峰(8201M)、希夏帮玛峰(8012M)...... 高高低低连成一线,起起伏伏蜿蜒曲折,雪山如世上最绝色冷峻的男子,美得令人窒息,千 里之外的相望,遥遥无期的相会,他们耸立在诸多山脉之外,是个遥不可及的世界。而那些 青色山脉,就像雪山的卫兵,千年守护着他们,忠诚、臣服,甘愿完全的付出。 我站在路边,默默膜拜着,有种朝圣的虔诚,他们是如此俊美、高大、冷艳、纯洁,他 们原不该显身在地球上,被麻木不仁的目光玷污才对呀! 继续上路,脑海中仍存留着刚才的一幕,在雪山之下,人,不如一粒沙。 到达绒布寺的时候,珠峰成三角形完美展现在我们的目光之中,在墨蓝色的背景中,雪 白的山峰傲然孤立,背景的深处挂着丝缕的云。 大概六点钟,我们抵达了珠峰大本营,安排好住宿,晴予彻底躺倒床上,不肯出门了。 我和刘老师去看珠峰日落,在海拔六千米的地面,与世界第一峰相对,是值得骄傲的经历。 风很大,刮在脸上,有了真实的记忆,天慢慢暗下来,太阳却躲在浓云中,珠峰仍在深蓝色 的天空中反射着青光,而珠峰对面的天空则是彩霞满天,红了大多的云,云又被镶上了金边, 一片璀璨。 吃过晚饭,我们走出帐篷看星星,此刻,正是银河幕布,无数的、数不清的星星闪烁着, 大片的、大朵的棉絮般的星星缠绕着,形成银河系,每一颗繁星就如一颗钻石般散发着迷人 的光亮,流星偶尔滑过天边,更增添了星河的流光溢彩。 "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概就是这样的意境。 清风明月,月亮透明的闪耀,星辰布满幕布,这里、那里,每一刻都发生着故事,也许 有交集,也许永远不相干。当我们仰望星空,相比之下,我们的感受真的不重要,我们能承 载的很少,可我们的承担很多。有谁在想着你吗?又或我在想着谁?这样的幻想不过是一份 负担。 每每仰望星空,我永远都会想起《小王子》,他的花朵,他的星球。 第二天,早早地,我们就离开了,回头再望一眼珠峰,毫无悬念,他依然凛冽的傲然人 间,云雾在山间环绕,似在与之游戏,飘来飘去,难觅芳踪。 又路过那个村子,没有孩子挡在路中间,却只见更多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男孩、 女孩,看到我们都友好的挥挥手微笑,如同天使在人间。 2010年9月10日 地球真的是圆的 从珠峰回来的路上,逸海打电话告知午夜:大概中午时分,我们就能赶到路口。两队人 马会齐,便向阿里进发。 离开珠峰的时候,天气阴霾,想着与珠峰的日出是无缘相见了,走到绒布寺的时候,正 在开车的逸海说了一句:日照金山。随后,我们四人便齐齐下车,回头一望,珠峰的巨型已 然清晰呈现,金色的阳光笼罩着雪山的尖顶,白雪泛着金光、红光,像一团火在燃烧,云雾 逐渐散开,似正在拉开的幕布,珠峰坦然登场,披着红霞,威风凛凛,就像是一场告别会, 总觉得这是在与我们分别前的一现,有点心酸的味道。 人类攀登珠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强大的征服欲之下,人类还是宣布自己登上了 珠峰,由此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力量感,期间,有些攀登者甚至将自己永远地留在了珠峰, 爱恨交加的无所畏惧。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而我们总是需要用它来证明自 己的存在。 中午12点,两队人马准时会合,林哥、午夜、华尔杰昨晚一起喝酒,看上去,今天还 在兴奋中。晴予的精神也好多了,脸上也开始有了笑容。因为逸海已经开车一上午,实在有 点累,需要休息,因此,一号车由我来驾驶,向导华尔杰仍做副驾驶。 握住方向盘,启动,在旷无人烟的阿里,我们驾车飞速的行驶,没有更多的车,没有楼 房,没有红绿灯,没有立交桥,没有喇叭声,没有人声鼎沸,没有多余的杂人和表情。无限 开阔的视野,道路两侧只有草甸与野花,在速度中,我感到驰骋的快感,由此带来飞翔的感 觉,这是一种毫无拘束而自由的畅快,是放飞的快乐,我心飞翔,飞翔在原始、纯净的天地 间,我心狂喜,按耐不住的跳动,我可以清晰地听到、感受到心的跳跃。 我拿起对讲机对晴予说:"以后还要再来,我们一定还要自己驾车来!"晴予说:"我们 带着帐篷来吧,走到哪儿都能住下来。" 天上的云,浮在空中,大片大片的,变幻着不同的造型和组合,天如此高远,让我感到 自己是存在于宇宙中的。 极目而望,地面上毫无掩饰,呈一个球型,是滚圆的弧线,没有边际,无限地与天相接, 天与地的融合处,只有群山。亲眼目睹了地球是可以看出来的圆形星球,而我们正在地球上 奔跑,向天地间奔跑。 我又拿起对讲机说:"地球真的是圆的,我看到了,可以看出来的!"我想,那一刻大家 都在笑我吧,反正,我是痴人说傻话了。 这么一路兴奋、雀跃,伴随着层叠的山脉,这么一路草场、牦牛、帐篷,我们已还原成 自由身,这一刻,我甚至觉得这世界只有我们,而我是最幸福的一个。 阿里,并不是传说中的那边荒芜贫瘠,却是另一番心胸。 这里有山、有水、有草、有生灵,而最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了黑颈鹤,高原上的舞者, 它们高昂着黑颈,优雅从容,它们慢慢的行走,细长的双腿像表演芭蕾,在落地那一刻是脚 尖沾地的,它们对我们的到来毫无防范,我们停下车,目视着它们,却觉得我们是冒然的闯 入者,那么,千万别再侵犯它们的领地了,远远的欣赏就足够了。 下午三点左右,远处有一汪湖水,那就是佩沽措,我们停在湖边吃饭,湖水是蓝色的, 湖面上倒映着白云,有风的时候,微起波澜,湖面有水鸟,上下翻飞,翅膀滑动出弧线。面 对湖水,啃着面包,我们交流着感受,林哥说:"这是第二次来阿里了,心如止水。"也许, 这是另一种境界,也许只有阿里,才能使人心如止水吧。 上路后,我又重回到了三号车,因为前面大部分是土路,需要逸海领队。翻山越岭,在 山间穿行,而走错的一段路,又带给我们不期而遇的惊喜,远远望见了西夏帮玛峰,洁白的 雪峰,在云雾中如影似幻,雪山脚下的一潭湖水是那么清澈的蔚蓝,与雪山的纯洁相辉相映, 这一切都在蓝天、白云中凸显,不浓不淡,甚至像幻境。 华尔杰说,西夏帮玛峰是很难现身的,你们真够幸运。 我不由自主,又说了一句:太美了!华尔杰在对讲机里说:"能换个词吗?都听腻了!" 而我,实在没有办法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和冲动,到现在为止,我脉搏的跳动自 己甚至都能感觉得到,而以前,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波澜不惊的人。 路,越来越不好走,都是土路和石子路,有时还要涉水过河,车子曾几次陷入石块中, 每一次,刘老师都最先跑过去帮忙,不仅出谋划策,还亲力亲为。林哥的车,这一路功不可 没,在河中,在山路上、土路上,一次次解围。我们这个团体,一直都是那么互助友爱,所 以,虽然一路泥泞不堪,车陷泥石中,但,我们都坚信,我们能走出阿里,甚至笑对一切困 境。而有时,竟然觉得坎坷经历、艰辛的过程,更是我们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 且走且停的一路,偶然遇到另一支车队,全部是外国游客,包车来阿里的,他们走的是 阿里大北线。看到我们的车,他们甚是惊诧,随即表现出支持和祝福,开着轿车来阿里,不 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 傍晚,在一个草场边,远远看到几顶帐篷,华尔杰说,这是游牧藏区,我们和他们打个 招呼吧!几位面色黝黑的藏族小伙和小孩跑过来,憨厚的微笑,他们一定不明白,我们跑这 么远,为了什么。 站成一排,大家一起合影,所有的人都裂开嘴,傻笑着...... 因为贪玩,一路又要推车、挖土,晚上10点还在路上行驶着,满天星头,为我们照亮, 有点疲惫,却没有一丝恐惧。很感谢林哥,这一天都是他在驾车,不过,林哥一路都精神抖 擞,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红牛的作用。 晚上11点,终于抵达了阿里第一个小镇--萨嘎,我们吃晚饭,逸海与华尔杰去找住 宿的地方。这顿晚餐既兴奋又疲惫,更多的是开心和信心,从每个人的谈笑中,能体会到冒 险后的快乐,也增添了我们的自信,不管今后再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这个团队都能直面 和解决,因为,我们彼此关爱和信任。 晚上12点,宿在萨嘎政府宾馆,逸海说,这是这里最好的住处了。但是,11点过后, 已经没有洗澡水了。我与晴予走进房间,人事不醒地睡了过去,因为明天早上5点我们就要 出发,预计,明天将是行程中最艰难的一天,意想不到的一天......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6-r1332257-journals.html2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