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海中泼水两岸情 |
海中泼水两岸情 |
2011-08-30lvping.com |
去年因台风来临,一年一度的台海两岸的海上泼水节停办一年。 今年5月28日,第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在福建石狮蚶江镇古渡头盛大开幕。 近10万来自各地的乡亲们欣赏由两岸同胞共同演绎的文化盛宴。 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一七八四年),清政府在石狮蚶江设立了蚶江海防官署,统辖当时泉州一府五县的对台贸易,成为大陆对台通商的中心港口。蚶江开始了与台湾鹿港的商贸对渡。 二百多年前,蚶江已有从事两岸贸易的行郊商号百余家,对渡船只三百余艘,两岸的海上贸易繁荣兴盛。端午节“海上泼水”也成了全球仅有的文化习俗。为了迎接前来参加泼水节的台湾乡亲,蚶江及附近的闽南乡亲举行了盛大的游行以致欢迎。 游行队伍中表达两岸的海神信仰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表达海上波涛汹涌。抬着海神的轿子,要反复冲刺和摇动轿子。来表达航海者勇往直前的精神。闽南乡亲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娱表演和各式内容的游行队伍来迎接来自海峡东岸的亲人。 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泼水”民谣-《欢喜船入港》:、 “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 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 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 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 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 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 这首民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两岸船民对泼水节的期盼。 来参加游行的队伍,有来自当地各乡镇的军乐队。 也有来自当地的一些企业。企业的员工,身着盛装兴高采烈地参加游行。 还有曾在福建省第二届铜管乐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的乐队。 一群手拿扫帚的大妈队伍,是来自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的队伍。这些大娘,手持扫帚,腰扎围裙。象征着在道路上加以清扫。以此还愿,祈求家庭和好,亲人平安。这盛大的盛典中,乩童的表演是不可或缺的。王爷信仰和闽南常见的乩童出现在游行队伍中。使这队伍,出现了些许怪异的色彩。 乩童挥剑自残。一些胆小的人和幼童,闭眼不敢再看。他口衔钢箭,半依轿顶。右手利剑,左持令旗。紧闭双目。满脸肃杀之情。脊梁后背早已血肉模糊,染红了身后的围裙。 明清,蚶江曾为泉州总口,与海峡对岸的台湾鹿港对渡,竞舟泼水是蚶江与台湾鹿港人端午节的特殊风俗,距今有222年的历史。 其后两岸虽暂时隔离,蚶江仍然保持这一传统活动,逐渐形成这全国乃至世界仅此一绝的民俗。每逢端午节,两岸对渡的船只都要在蚶江海边追逐泼水,以这种欢快的方式互祝吉祥,交融情谊,并祈求平安兴旺。“海上泼水”的习俗由此产生并代代相传,距今正好二百二十五年。 据考证,蚶江海上泼水最早见于明,盛行于清。清朝年间的《对渡碑》记载:“蚶江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当时蚶江成为大陆与台湾通商通航的中心码头,对渡贸易繁荣兴盛。 这项民俗活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80年代以后逐步恢复。 自此,蚶江“海上泼水节”活动从小舢舨发展到小帆船;由过去男人的专项活动发展到年轻姑娘也参加;由十几艘船发展到上百艘,情趣倍增,场面也更加壮观。 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节始于明朝。 南迁开发八闽的中原汉人将纪念屈原的端午民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相融合,形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节日。 富有闽南独特民俗色彩的端午“海上泼水节”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观众,每年观看“竞舟泼水”的人数达5万人以上。 明朝时,在端午节这一天,停留在蚶江渡口的两岸人民,为了庆祝这个端午节需要举行庆祝活动。但由于蚶江位于泉州湾口,在海面上不适于举行龙舟赛。所以为了表达两岸的情谊,当时开始用多种工具装满海水,泼来泼去以示庆祝。场景非常热闹,以此来表达了两岸人民之间的沟通与和谐的愿望。 炎炎烈日当空照,然而海上竞舟泼水的人群却热情高涨。几十艘来自各地的渔船,满载着身披盛装的民众。大家竞相用各种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 人们视此水为“吉祥水”、“幸福水”,要让这圣水情雨淋个透。以图吉祥、幸福、兴旺。 此时,群情激奋,泼水如注。在浩如倾盆的雨林中,胆小的姑娘们只得用伞遮挡,缩在船尾。男人不同,冒雨奋起反击。表现出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信念。 然而泼来的水实在太猛烈了。姑娘紧闭双目,连忙躲开。 两船相隔甚远,也能远程攻击。间歇时分,赶紧备战。 泼出的海水,宛如丝绸。居然反折跌宕,形成透明的水幕。泼水要讲究技巧,才有攻击力。 现在女人也能参加泼水了。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在雨幕中,她们镇定自若,准备反击。 泼水还不过瘾,还有用水龙冲的。 水龙果然威力强大,冲的人们睁不开双眼,只得暂时回避。 几个小伙,一脸坏笑。朝着姑娘们使劲泼.....。 这里组织颇有章法。进攻的、备战的,各司其责。 霸王硬上弓,硬攻。 混战之中,无一人衣干。泼出的水花,宛如天幕笼罩,煞是好看。 小舟面对高船,自是局面艰难。双方对攻,势当力敌。 泼水是在深海之中。看船沿,已经吃水非浅。这两人居然站在海中?真是匪夷所思! 姑娘仿佛置身度外,陷入沉思。好一场恶战,战旗都倒了。你来我往,水柱穿越水幕。冷眼旁观,也是享受。 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酣战之时,还能笑逐颜开。雨雾迷茫,一场混战。还是水龙威力强大,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小船在左右两艘大船夹击之中,处境可想而知。泼水声、欢呼声,声声入耳。船上激战正酣,岸边观者甚众。 这欢呼声穿越了绵绵200多年的岁月,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泼水,共同谱写出:“蚶江鹿港人,闽台血缘亲﹔翘企团圆日,欢叙对渡情……” 海上泼水活动,年年举行,越泼越兴,四邻渔村纷纷驶舟参与,大大提高文化古镇蚶江的声誉,促进了侨乡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泼水活动,增強了两岸同胞的往来与情谊。犹如泼水,浪潮逐节高。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45-r1332314-journals.html21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