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ost in Amoy!美景、美食、美文化~

ost in Amoy!美景、美食、美文化~

2011-08-31lvping.com


  第二天早上享用完宾馆提供的自助早餐后,我便来到中山路尽头的码头,对面的鼓浪屿还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买了摆渡船票,一会儿就登上了船。船绕着半个岛兜了一圈,据说可以看到台湾。我问边上的人借了望远镜,只看到模模糊糊的一块,也不知道是不是台湾。我站在船尾,看着底下的海水翻起泡沫。时不时有海鸥追随过来,交错前行,然后振翅高飞。摆渡船驶过鼓浪屿岛边巨大的郑成功雕像时,我回头望了望已经渐行渐远的厦门本岛,高楼被雾气抹去了棱角。宽阔无边的海面上金光闪闪,太阳刺破了阴沉的云层,迫不及待地将它的光芒投射进来。这个画面颇为震撼,空旷的苍穹,无边的海洋,只为陪衬那一道耀眼的光辉。

  登上鼓浪屿后,扎堆的当地导游扑面而来。摆脱纠缠后,行走在靠海的小道上。一边种植着棕榈,一边是海浪冲刷堤岸的响声,石砌的栏杆后是一个个长凳,虽然此时是空着的,却给我带来一种悠闲的感觉。慢慢地,周围安静下来,隐隐有钢琴的声音响起,仿佛整个鼓浪屿都在演奏。小径两旁的小屋都漆成均匀的颜色,可爱而温馨。不经意的转角,一个异域风味的门庭映入眼帘。顶上是优雅的拱形,刻着饱经风霜的“1935”,两旁是利落的直线,方正的柱子上点缀着花纹,正中的黑色铁门关不住里面园子的绿意,门庭顶端垂落的一条藤蔓也为这沧桑的艺术品增添了一份生机。

  走过一栋栋别致的洋房,来到了风琴博物馆。这是座八卦楼,格子窗和小拱顶使其有西式的风格,不过门前还是挂满了红灯笼,在热带植物间特别显眼。对于风琴,我并不十分了解。脑海中只有这样一幅画面:阳光透过彩绘的玻璃窗投射进来照亮了教堂,一排长长的音管靠在墙上,上下两行键盘摆在中间,踏板藏在底下,有个戴着卷曲假发的音乐家坐在风琴前娴熟地点着琴键,弥撒曲的旋律回荡在教堂中,这个音乐家叫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步入风琴博物馆,眼前是一架巨大的管风琴,超出了我的想象。通过展板介绍我得知,这是产于1909年的大型管风琴NormanBeard,其高达6米,由1350根音管组成,设有三层键盘和21个音栓。这台管风琴是20世纪初世界管风琴制造业的颠峰之作,由当时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管风琴制造厂NormanBeard公司制造。虽然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可它却依然有着让人惊叹的完美音效,声音宏大,音色相当抒情柔美,富有诗意。

  我绕着这架管风琴转了一圈,确实很大。正面就相当震撼而华丽,长短粗细不一的音管架在上头,由木板分隔修饰,下面是音箱风管,当然是在门板的背后。中间是琴键和音栓,外面加了小门,将其彻底变成了展品。底下的踏板也比钢琴复杂得多。绕到它的侧方和后方,则可以看见里面的风管,犹如一台精密的机器。风琴的发声原理还是相当复杂,大致是通过脚下踏板送风,手指按下琴键,该键对应的音管管塞打开,气流通过,吹响音管,发出乐音。不过光看看这架管风琴的气势和构造,就知道演奏起来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

  顺着指引逛了一下并不大但是很丰富的博物馆。有小巧玲珑的,也有光音管就要放一个展览室的。其他一些小风琴也就钢琴那样大小,有的还没有钢琴大。红桃木的雕刻都很精致,无论作为艺术品还是乐器都令人赞叹。一般来说,每一台管风琴都是嵌在建筑物中,是建筑物的一部分,一旦制作完成,就基本不能移动和改建。鼓浪屿的风琴博物馆能够聚集众多珍贵的风琴,实属不易,无愧于其世界最大风琴博物馆的称号。我来到一个展览室,周围一直都很安静。有一架小小的风琴搁置在角落里,没有拉起栏杆隔离,于是我走上前去,弹起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ak)的《自新大陆》(Z Nového Světa),空空的展览室里满是回声,音色有些沉闷,但是很柔和。

  1.风琴博物馆

  2.风琴

  3.郑成功纪念馆

  离开八卦楼,继续徜徉在鼓浪屿的幽静小道中,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海边。沿着金色的沙滩一路来到了菽庄花园,也拜访了建在小山上的钢琴博物馆。真是没有想到,在这个面积1.78平方公里、仅有两万四千居民的小岛上藏有5000多台珍贵的钢琴。走进博物馆,感觉像是18世纪的小屋,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钢琴,墙上也满是音乐家的画像。讲解员开始了介绍。钢琴太多,我实在无法记下。有两百多岁的英国钢琴,有德国生产的皇室专用钢琴,有名贵的镏金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通过打孔琴谱而自动演奏的钢琴,有精雕细琢躲在墙角的直角钢琴。展览室的墙上也挂着钢琴自诞生以来构造的变化过程,令人流连忘返。讲解员坐到一架独特的钢琴前,信手弹起古诺(Charles Gounod)的《圣母颂》(Ave Maria),叫人陶醉。乐曲如涓涓细流,音色好像吟游诗人手中的竖琴,也有尼龙弦吉他的味道。钢琴是没有杂音的乐器,也是我最喜欢的乐器,只可惜我无法驾驭。

  1.菽庄花园

  2.鼓浪屿海滩

  3.原巷口鱼丸

  踩着阳光,我继续享受鼓浪屿上的清闲的宁静。偶尔在弄堂的转角会有当地居民开的杂货铺,门口摆着一条条香烟,全是台湾货,壳子上是孙中山的头像。据说这种烟不怎么样,很淡,味道也有些怪。

  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歌声。慢慢走去,看见了高处的十字架。那是三一堂,西方各国曾在鼓浪屿纷纷设立领事馆,而三一堂则成为了宗教输入的产物。老教堂门外的墙上是耶稣(יהושע)牧羊图的浮雕,旁边写着“主是好牧人”。走到教堂里面,信徒们正在齐声唱着赞美诗,也有不少人围观。我打开手机,播放起里面储存的一段赞美诗。那是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Thomaskirche zu Leipzig)里传出的赞美诗,那唱诗班曾经由巴赫主持了27年。手机中有些嘈杂的德语,和面前的中文,让我感到宗教的力量永远是无法忽视的。而在鼓浪屿,这里也许是此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顺着地势穿过古避暑洞,来到了鼓浪屿的至高点。放眼望去,是一片茫茫的近海和远处的厦门。鼓浪屿的沙滩也尽收眼底,在小小山谷中的郁郁葱葱映衬下红色砖瓦十分显眼,有些像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时代的古罗马(Storia Romana)富人区,只是没有古罗马的那份严谨。

  不知不觉转到一个小院子,眼前巴洛克(Baroque)风格的小楼是郑成功纪念馆。这位明朝武将三百多年前完成了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完成的大业。纪念馆里陈列了当年的一些文物,包括荷兰(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的和中国的。描绘战斗情景的大幅画卷并不能吸引我,走出纪念馆时我只是在想,那个时候,恐怕我们的天朝大国已经开始落后于崛起的欧洲了。

  1.原巷口鲨鱼扒

  2.白孔雀

  3.鼓浪屿上的猫

  4.椰子

  坐缆车划过小谷,来到了百鸟园。真是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孔雀,鹈鹕,鹦鹉,野鸭,还有许多我怎么记都记不下的鸟类。第一次与散养的孔雀亲密接触,它好奇地看着我,我也好奇地盯着它。然后它突然跃起,扑腾了一下就到了另一边的石头上,抖了抖,随即开屏,并且很得意地摇晃着,引得游人驻足,相机闪烁。也是第一次看到了白色的孔雀,一身洁白,显得相当高贵。还观赏了一些闻所未闻的鸟儿,有光喙就大得和身子差不多的,有小得在笼子里都找不到的,有在大铁笼里飞上飞下异常凶猛的,有立在枝头半天纹丝不动的。鸟类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生物。在即将离开百鸟园时,门口的两只彩色金刚鹦鹉竟然在自己有节奏地荡着浪木,逗乐了所有的参观者。

  出去买了只椰子,椰汁十分新鲜可口。沿着有些拥挤的商业街来到了码头,很快就登上了回厦门的摆渡船。在这个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上,竟然有这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平静清闲而不失活力,同时又充满了艺术和文化的气息。只是此时挤摆渡船让我想起了惨烈的敦刻尔克(Dunkerque)大撤退。

  溜进中山路旁边的一条小道,去了一家扁食店吃晚饭。这里的扁食块头十足,皮也薄,汤里撒了特别的香料。慢悠悠地吃完后,我便叫了出租车返回宾馆。感觉上,一个起步费似乎就可以解决我任意一次出行。果然,没有转几个弯就看到了宾馆。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21-r1332432-journals.html22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