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去山西避暑

去山西避暑

2011-09-01lvping.com


  在几个桑拿天之后,七月初的一个闷热小雨的早上,一家人坐上动车奔向太原。到太原雨已经下起来了,坐了将近一小时的车到了忻州------一个我以前没听说过的地方。当地一位老板盛情招待了我们,让我们住进他酒店的“总统套房”。其实说“大套房”更恰当,房间设施陈旧,装修粗糙,地毯脏,床硬,沐浴水不冲,就是大,大概120平米,有人敲门要跑步去开门,还经常听不见(门铃坏了)。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去川西丹巴县的经历,住的也是当地最好的宾馆里最好的房间,这套房是把两个标间打通改造的,外面一间作客厅,里间是卧室,卫生间从客厅进,因为是两个卫生间合并的,一半做了个蹲坑,一半做了个洗手盆和沐浴,不可理解的是一进门是蹲坑,里面是洗手盆,洗手得迈过蹲坑,要是腿脚不利索的搞不好会掉下去。这就是小地方的“奢华”,设计设施管理跟不上,只能靠面积撑着。不是我不领情,只是感慨一下。

  雨一直在下,晚上出去都觉得有点儿冷。虽然我不喜欢下雨,尤其是出门旅行时,但这份凉爽还是很让人舒心的。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尽管空气仍然中弥漫着水气,我们仍然决定上五台山。两小时的车程把我们带到了五台山最大的寺庙显通寺。老板事先找人安排了斋饭,因为十点半开饭,不能晚,导游一路催着领我们来到饭堂。到门口被一个矮个圆脸和尚拦住了,用严厉加不耐烦的口吻教导我们如何站在门外等候,然后大家就像犯人一样分男女低头排队进入饭堂,等师傅们都到齐了,一位地位比较高的带着大家颂经,就正式开饭了。四菜两汤,主食馒头米饭(这是事后总结出来的,当时不知道能吃到什么),我因为不知道流程,吃完饭看见来倒水了,就要了半碗水,烫得半天喝不下去,把据说挺好喝的汤耽误了。在数双眼睛监视下悄然无声地吃完了饭,总算出来可以自由呼吸了。大家都说再也不吃斋饭了。显通寺最大也最古老,建筑也极具特色,砖结构的像教堂一样的殿堂在别处还真没见过,铜亭也流光溢彩,处处显出大家风范。往回走时看到一伙人聚集在大雄宝殿侧面台阶前,走近一看是一只猫舒服地爬在台阶上,任由人指点评论,一位游客不无羡慕地说“看这猫多淡定。”是呀,它那份宁静自在比起那些越来越功利的和尚们更有出家人的范儿。转过了地标建筑大白塔所在的塔院寺的经筒,游了最灵验的五爷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打算返回时看见了通往黛螺顶的弯弯曲曲的台阶,儿子想活动活动筋骨,老公也感慨第三次来五台山了,一直没勇气登上黛螺顶,于是大家一铆劲儿,就开始了一千零八十个台阶的征程,有在底下等着的,有爬一半的,最后登顶的五人,儿子最快,用时十八分钟,老公最有心,居然一路数着台阶,依他的说法到寺庙外墙处有一千零七十二级台阶,到庙门再加上三十多级。可当地人都说一千零八十没错。不管它,几个人都很高兴,我们登了黛螺顶,可算台山客了。这一天天公也做美,一滴雨没下,多云凉爽。这时阳光透过云层一束一束地射在山谷里的寺庙群上,在四周幽暗的墨绿色山峦中分外醒目。有不少虔诚的僧人和信徒一路跪拜着上山,一位年轻的和尚拿着扫帚和簸箕边扫边拜往上走,非常认真;几位大姐互相鼓励着时不时坐下来休息一下,额头上都是土。看样子是常客。让人扫兴的是沿途隔不远就有个乞讨的,展露着伤疤或残肢,让人不舒服。

  第三天目标悬空寺。老天爷也露了脸,几丝几乎透明的云彩挂在万里晴空下,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以前总在画片上看悬空寺,以为它建在很高的山上,近前看才发现它并不高,离地面大概四五十米,据导游说它前面的河床比以前抬高了许多,建造时应该有八九十米高。为了保护悬空寺每次最多让进八十人,导游只是在下面讲解一下,自己不进去。尽管不高,依然阻挡不了它的冲击力,在粗糙狰狞的悬崖间凌空嵌入一列精巧的人工建筑,不由人不由衷叹服。悬空寺的确设计精巧,四十间殿沿着岩石错落排布,大约三四十米长,最高三层,曲折迂回让你不知身处何处,仅有一条通道却能让人到达每个角落又不走冤枉路。曲廊非常窄,胖点的人通过都有些费劲;高个的人好多地方都要低头弯腰。殿之间还有一个山洞,地面像凝固的浪花,层层叠叠,光滑得像冰,洞里很凉爽。殿堂建得精细小巧,有的连人都进不去,只能在外面看,彩画雕刻一丝不苟,里面的塑像也生动丰富,可惜都缺鼻子少眼的。因为殿堂上下错落,你可以近距离仔细看它的殿顶,鲜艳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真觉得比殿内还美。不愧是绝世奇观。

  出了悬空寺正值中午,我们想既然到了恒山脚下,应该去拜会一下这五岳之一的名山。其实悬空寺也是恒山的一部分。恒山大门正在施工,我们绕了一段路到了山脚,这里虽然在古代名震四海,现在似乎不太吸引人,游人很少。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坐缆车上山。恒山远远看去像北方大多数山一样,光秃秃的,净是大石头。坐上缆车过了一条很深的山涧,到了对面山腰,准确说是山的胸部,大约三分之二的高度,这里柳暗花明,大大小小或壮观或简陋的几十座道观横着排开,开辟出一条山中的街道。各种树木遮天蔽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从来都是山下树木茂盛,越往上走越稀疏,这里刚好相反。老公考虑到儿子要考学,特意和侄子一起拜了文昌庙,我和儿子对此类活动都不以为然。往前走到一处岔路口,不知该往哪里去,见一道士就向他问路,指完路他拉着老公的手不放,说老公是大孝子,结婚后妻子给他带来了好运,下一代过得会更好等等,听得我在一边偷着乐,老公总算打住了他的话头,他说“说了半天总得意思意思”,老公从兜里掏出20元零钱给他,他说怎么也得给个整数,老公说没有了,赶紧跑了。就这样被算了一卦,再也不敢随便问路了。到了最高大的贞元殿,又遇到一位热心算命的道士,说侄子以后是当官的命,我们想看看他“道法”如何,就让他说说我们三人哪个是孩子妈妈,他扫来扫去最后认定了我,还把22岁一米九多的侄子说成28、一米八几,如此不靠谱,我们也就不拿自己的未来开玩笑了。我们兵分两路,又看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庙观,有一个比较特别,不记得名字了,它只有前面是人工建造的,后面利用了山洞,道士说这里冬暖夏凉,应该没错。问他从这里下山要多长时间,他说用不了半小时,说他上山也就不到20分钟,听得我们倍感怀疑,因为我们坐缆车还得10分钟左右。但也许不是一条路,走路上山抄了近道也未可知,反正我们还要坐缆车下去,也无法验证。

  匆忙离开了恒山,赶去吃午饭。到浑源县城我们去了一家来自大同的刀削面连锁店。老公不吃肉,要了一碗素卤面,其它人都要了传统的猪肉卤,每碗面里还加了豆腐和丸子炖肉之类的。素面端上来老公说有肉味,我怕浪费就拿过来吃了,退了我的那份。吃起来觉得面不错,又筋道又柔软,但卤一般般。别人都说肉卤的好吃,可惜我没口福了,以后有机会再尝吧。这家刀削面馆还挺有名的,以吃面来说价格不低,但看起来还比较规范卫生,当然对卫生不能要求太多。这是我们在外面吃的唯一一顿饭,剩下都是在老板的饭店里招待的。

  吃过饭在返回的路上停了一下,去了应县木塔。这一带地势平坦开阔,从高速路上老远就能看到木塔。建于辽代的木塔外表古朴苍劲,像位历经世事看破一切的隐居智者。里面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有个很陡很暗的楼梯,可到达塔的第二层檐,摸着黑爬上去,已经到了佛像的头顶。一圈木地板围着一坐小佛像。这座佛像和下面的大佛成90度角朝向,我搞不太清楚方向,似乎一个朝东,一个朝南。木隔扇外还有一圈“阳台”,但被拦住,人不能出去。尽管地板咯吱咯吱响,隔板残破不堪,到处一派破败的景象,但你还是能看出当年它用料的讲究,又长又粗的栏杆被摸得油光锃亮,整块的木板厚实致密。颤颤微微下了楼梯,欣赏了一下大佛,相比整座塔来说,佛像显得保护得很好,衣纹清晰,颜色鲜艳,还是个有胡子的佛像。应县木塔的另一特色是总有一大群麻燕围着它飞,据说是不落下来的。这个真假不好说,但它们吃木塔的蛀虫对木塔起到保护作用是真。

  第四天一早向南奔王家大院。我们参观的是高家崖和红门堡,只是王家原来建筑规模的几分之一。高家崖两组前后贯通的细长院落分属兄弟俩,哥哥位居五品,弟弟位居四品,从家庭来说要尊重哥哥,而从朝廷的角度说要敬重弟弟,因此两座院就有些细节的地方透露出中国式的文化,谁家的门楼高一点,谁家的上马石大一些都有说法。其实两家格局装饰差不多,汇聚了传统建筑的木雕、石雕、砖雕,加上随处可见的寓意,可让导游有用武之地了。王家大院的特点以我看来是它有窑洞的味道,这在大宅门里不多见。而且它依山而建,既有气势,又显得朴实,在奢华中透着低调。它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奇石花园的点缀,没有曲折通幽的小径。与两座院落隔桥相望的还有一个比较方正的大院,这里四周用窄“城墙”围起来,像个城堡,这就是红门堡。大院规划得很讲究,整体用几条通道组成个“王”字,而通道将院落连通又隔开。这里倒更有典型的中国建筑的特点,前后左右很规整,还有花园。离开王家大院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街道回停车场,路边似乎建于文革时期的简陋的平房小院,居民在门口洗衣做饭的情景,与刚刚参观的旧时“豪宅”形成鲜明对比。雨时断时续地下着,我们上车准备去最后一个目的地——平遥。刚出停车场走到路口,赶上一队送殡的,好长的车队,有卡车、有面包车、有手扶拖拉机,棺材放在一辆卡车里,车上扎着棚子,前后车上的人都白衣白鞋,好多花圈纸房子纸人杂乱地堆在车里,没看出有太悲痛的样子,看来是个喜丧。耽误了十来分钟,我们解脱出来赶路。因为五点多要坐火车回京,我们没有太多时间游平遥。

  按说平遥应该花上一天时间慢慢逛,但我们只有一个半小时,这还是不吃饭的情况下。我本来想不去平遥了,留点遗憾,以后再找机会。去乔家大院或晋祠时间相对来说充裕点。可老公觉得大老远来了,到跟前儿了哪有不去之理,其实他以前去过,这次他也不想进去,就是为了大家。我们七个人包了一辆电瓶车,电瓶车一般都是两人合作,一个开车,一个导游,一辆车能装十个人,一人10元,再加导游费80元。我们说没时间听讲解,只用车,两个人不错,算我们一人10元,共收了70元。我们只能挑重要的有特色的地方看看就行了,她们先带我们去了县衙门,又去了日升昌和镖局,最后去了城隍庙。总的感觉是小,哪儿都很紧凑,县衙院子很大,但房间又小又暗,要我是县太爷我都不想在那儿呆着。主要街道两边店铺一家挨一家,鼎鼎大名的票号就一个小院子,与现在的银行简直没法比,倒是和六七十年代的储蓄所比较接近。镖局更局促,大概这些人都在外面忙活,办公室就精减了。最阔气的就是城隍庙了,还是神比人待遇高呀。虽然没有雕梁画栋的,但占地面积大,有监狱有花园,也不知犯人住这么好的地方老百姓有没有意见。平遥说是古城,但我看是新旧结合,除了收票的几家,古街两边房子更像仿古建筑,其它地方的房子都挺寒酸的,既不古也不美,只剩下旧了。当然我们走马看花的可能有好的地方没去到。

  前次来山西只到了五台山和太原,这次有车多走了一些地方,但还有些遗憾,比如没去大同。留待下回吧。这几天不知是赶巧了,还是山西本来就凉快,在这盛夏时节一点儿不觉得热,很有避暑的感觉。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184-r1332472-journals.html19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