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小啰嗦香港的点滴感受(一) |
小啰嗦香港的点滴感受(一) |
2011-09-03lvping.com |
一年之中的每时每刻,香港的海关闸口,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在南中国的一隅滨海小岛汇聚。百年来,在这里,在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下,西方的文明开化、技术革新,潜移默化中传入到早年的蛮荒之地,一条原本令中国人为之耻辱的卖国合约,不知不觉地竟渐渐迎来香港--这个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地区发展的契机。 下了飞机,乘电梯,坐摆渡车,再乘电梯,在海关前排起蛇形阵。因为碰巧看到有的人在填写入境信息卡,弄不清楚到底是写还是不写,只好问问旁边写的人,于是谦虚地向一对母女请教。这对母女拿着墨绿色的护照,上面写着的字着实与众不同--中华民国护照,嗯,还真不知道台湾这么有个性,其实中间还烙着青天白日呢。但是吧,这位母亲一听我们是北京来的,好像不大热情,支支吾吾的,最后也没弄个明白。没办法,只好跑去拿了一沓,匆忙之中填完了个人信息,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你的姓名,航班什么的,结果到了海关跟前,一问人家现在不用填了(可能是大陆游客不用填),白忙活一通,咳。 出了海关,拿上行李,在香港旅游局咨询柜台前看花了眼,各式各样的宣传材料,还有印制精美的旅游书籍,人家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力气,办得这么好,就是可惜那些美食书没有了,来之前特意想拿些纸制的看呢。有位工作人员很卖力气,我在看彩页时,还听他逗一个小女孩,问他要不要中文的香港地图,这就叫懂得宣传呀。 到了香港,你不能不赞叹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舒适,虽然价钱对内地人来说不是最公道的,但是很早就听说人家老婆婆卖报纸,月收入上万元的离奇故事,自然对香港人来说,公共交通实在是物美价廉了。从机场坐的S1线到东涌港铁站,从这里坐到九龙尖沙咀,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凉快的地铁了,也从来没有感受过在地下这般风驰电掣的感觉。从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到九龙尖沙咀的距离挺长的,不算换乘费时(就连换乘也是很人性化的,多数是在对面换乘,或者上个电梯就到)用时估摸在40分钟左右。在港铁里吹着冷风,没有人贴人的烦恼,反倒是同炎热的夏日相比,成为了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了。 从尖沙咀的D出口上到地面,热浪滚滚,这才注意到右手边的7-11便利店,以前在北京没怎么注意过,记得好像东直门有一家。这里店面的东西无非是食品饮料什么的,不足为奇,新鲜的是人家卖报纸的方式,在店门外右边放一个金属架子,有好多的格子,每个格子里是一种报纸,有星岛日报、南华早报、大公报、信报......等等。在内地应该是没有这么卖报纸的了,最常见的是报亭里在老板面前铺开着卖,或者是驮在自行车上卖,像这样敞开着放在外面卖,还真是得需要胆量呢,至少得防止有人拿起来看一个溜儿够,不付钱走了吧?不过人家好像不像我一样担心,因为这种事情应该不值得担心,看了不买又能怎么样?他难道就永远不在这里消费?敢情还敢偷走报纸不成? 从酒店里办完手续出来,开始寻访香港不一般的风光。笔直的弥敦道上车流不绝,半岛酒店前的喷泉时刻喷涌,海港城中总是满满的扫货大军。坐着天星小轮,推开维港的波浪,迎着南方夏季的季风,在混杂着油气与海风的甲板上,听者周围游客兴高采烈的欢呼声,驶向充满活力的港岛。看着眼前国际金融中心的大楼越来越近,驾驶舱的舵手娴熟地操控着小渡轮,缓缓地靠岸,系缆,又是一船造访的游人踏上向往已久的土地。 左顾右盼地走完中环的过街天桥,不时打量着身边走过的香港人,每个人都显得是如此的高兴,垂头丧气的见不到,疲惫不堪的见不到,人们都显得好像身负使命感,不过今天是周日,也许是人们轻松的好日子,终于可以放下一周劳累的工作,暂时舒一口气了。 过了历山大厦,走,走,走,吃过烧鹅,沿着威灵顿街,不经意地走着,早就知道有个绿色的铁皮房子,专卖热狗、奶茶,人们口口相传,时间长了,名声也就大了。本来不知道确切的位置,跟着感觉走,威灵顿街向西,路口左转,向前,向前,向前,嘿嘿,竟然见到了铁皮房子,结果是人家周日歇业,还在外面挂着油漆未干,注意的牌子。果真是名声大,门外早就站着好几个照相的人了,无奈进对面的7-11店买点儿水喝吧,可乐,瓶子和内地不一样,有点儿矮胖,味道嘛,没什么特别的,倒是看到了传说中的香港香烟,果真是挺恐怖的,印的图案还都不一样,有骷髅胸部的,还有,嗯,算了,腐烂的肺。毕竟吸烟有害健康嘛,不过这样很影响税收的啊。 坐半山扶梯上山,两边有不少的酒吧,是西式的酒吧,都不大,看见一群群的老外,握着大酒杯,忘我地聊天,全然不顾电梯上有的人注视的目光。 因为没想上到山顶(关键是这时候是电梯有上没下),于是就想去兰桂坊看看究竟,毕竟离夜空中星星的点亮也不远了,于是向左走,在域多利监狱门前却又发现令人惊讶的一幕。只听得身后汽车马达哄哄的响,也没回头看,毕竟路挺陡的,比较注意脚下,等一抬头,一辆法拉利敞篷跑车(应该是法拉利)早就停在了路边,下来了两个外国人,从路的左边走进了一个什么地方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也是贴着左边走,直到走近了才看见,原来是个酒吧。真是开放,就这么进去潇洒了,车是敞篷的,也没停在门口,很是放心呀。看来整体的治安不错,不错。 从域多利监狱出来以后向右走,本来的目标是兰桂坊,结果走顺儿了,越走越不对儿劲,天慢慢地暗下来了,远远地看见一座白色的建筑,朝东侧的门口有一名别着手枪的香港警察。原来却是礼宾府,于是乎,遐想着曾特首每天的工作,感叹着香港一次又一次的现金派发,改向中环进发。 在这里,在中环,晚上你能坐在随时敞开大门的圣约翰教堂中,在有着厚重历史感的长条木凳中,拿起一本放置在面前木凳下深黑色的诗文书,听者唱诗班如同天籁一般的歌声,环顾四周朦胧的灯光,起身看见信众跪在一排排的长凳中间,虔诚地望着救世主,渴望着心灵的解脱。有一次在白天,还看到了一名穿着白衬衫的人,衣冠很整洁,记得好像印象中他还拿着公文包,很像香港的公务人员,闭著眼睛一动不动地坐在大堂中,冥思着什么。难道他做错了什么?在求得灵魂的救赎?也许只是个人的猜测罢了。 因为晚上去教堂的时候正好是周日,从夜幕下有些黑漆的条石路走下来,正好是中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按常理来说,晚上的金融机构,自然应该是人去楼空,冷冷清清的,但是这里却不然,据说很热闹的菲佣集会正是热火朝天。其实不光是中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的下面,就连中环的部分街道都坐满了人,机动车自然绕道行驶。汇丰的楼下密密麻麻的都是席地而坐的人,人们挺自觉地就坐在地上谈天说地,通向楼上的电梯上却没有人去坐。往前走,就是香港的立法会大楼,你会惊讶地发现,环绕大楼只是用一条塑料带把楼围了一圈,在塑料袋上只是简单地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勿入,如此而已,没有荷枪实弹的警卫看着坐在立法会塑料拦挡带下的人群,休憩的人们只是自觉地坐在楼的四周,气氛显得是那么的平和。围楼走了一圈,跑到了后面的机关停车场里,左边是绿化带,右边很窄,不好过去,正想原路返回或者挤过去的时候,看门的人没有吆喝你往回走,主动把拦挡打开了,感觉是那么的自然,好像到了这里自然会有人开门一样,真是令人感到惊讶,惊讶之余就是感动。其实菲佣的集会就是她们的聚会,叫集会总是给人很多浮想,以为要干什么呢。不经过不知道,去了才知道那叫一个气势,人多呀。在香港,佣人的收入应该不算太高,还要伺候人,不是什么很高档的工作吧,可是你看她们一个个高高兴兴的样子,又不像是聚在一起诉苦抱怨,这难道仅仅是穷happy嘛?并不尽然吧。而且她们周围的环境告诉我,她们还是很有素质的,占用的地方还真没看见什么满地的垃圾。 说来也巧,在中环叮叮车站附近正好看见一辆有广告的车,车上印的不是什么营养补品,馈赠珍品,而是印着醒目的字:香港最低工资每小时28元(港币),我的天天呀,这要是在北京,每小时能挣28元港币,那好歹也不算是贫下中农了,至少还能买个个把斤儿猪肉什么的。要知道在北京麦当劳拿一小时的飞碟堡也就是10快儿左右把,一斤猪臀尖都买不了吧。钱挣得不多,通胀还是蛮厉害的,而且就说干一个小时麦当劳吧,在店里还买不起一个巨无霸,啧啧,伤不起呀。 去了置地广场的全港最大有机绿色食品超市(旅游局网上推荐的),抱了一个大西瓜,价钱有一点儿像北京冬天买西瓜(最后吃着发现特别的甜,东南亚产的),来了几瓶屈臣氏大瓶装蒸馏水9港币/两件,价钱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对香港人来说。然后坐叮叮车到了著名的铜锣湾,去了可能是那里最大的书店--香港商务印书馆。楼面有几层,里面不大,去到楼上看了看香港学生的教科书,这一层里面摆满了成捆成捆的教材,鲜有人上来,雇员也是各忙各的,无暇顾及书客,任由你在一堆堆书中走来走去,很奇怪,印象里好像没有卖教辅书的,也许是看的不周吧,这和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二层还是很不相配的呀,那里总是摆满了各种款式的教辅材料,现在甚至都出精装版的了,很难想象香港的学生是怎么学习的。因为去的时间短,没有向学生打探了解,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像大陆学生一样奋战在试题的海洋里,梦想着考上香港大学。 本来没想在铜锣湾久留,但是香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她的魅力在于,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她的影响,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她的环境之中,不愿离开。结果就是,我们提着水、西瓜、吃的逛铜锣湾,很狼狈的。最后实在是忍不了了,在时代广场一家名品店坐着休息。本来以为会有人过来管管,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店员投来诧异的目光,果真是服务理念的差别呀。我想,对香港人来说,顾客真的就是上帝,不在于你买还是不买,不在于你对他们家的商品有没有意思,素不相识的人能坐到你的店里,就是一种缘分,对商家来说,就是一份机遇。难怪麦当劳、肯德基什么的从来不会驱散不消费占着座儿的人。这也就是这一天,对铜锣湾,对中环,对尖沙咀,对香港的一个初步的印象吧。那份彬彬有礼,那些随意中透露出的别致,那些不一样的生活经营细节,真的很令人感动。 |
转自: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38-r1332698-journals.html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