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湄南河上的风光 |
[游记]湄南河上的风光 |
2008-05-22 sina.com.cn |
在湄南河码头登上游船,船机器发动,溯流上行。这天阳光灿烂,湄南河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两岸风景如画,东岸、沿岸有许多各式轮船停泊,远处金碧辉煌的大王宫巍峨壮观,玉佛寺金光闪耀的佛干塔尖直插去霄,卧佛寺佛塔巍巍;那是曼谷最大的寺庙,建于拉码一世之前,以佛像和佛塔众多而驰名。人称“万佛寺”,寺内一尊长达4.5米的金身卧佛,居世界卧佛之首,与玉佛寺隔河相望的亚仑寺,泰民都尊称它为“郑王寺”,寺里供奉着华人国王郑昭的泥塑像,寺中耸立的佛塔高达79米,是泰国第二大高塔;在河上清晰看到在阳光照耀下流光溢彩,周围还有四座陪塔,使佛塔更显得巍峨,塔影倒映在河上,为湄南河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与魅力。游船经过郑王庙的,我心中说:“郑王啊,你这位华裔的英雄,在泰国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是你挽救泰国于血火之间,我为你这位华人的先辈感到骄傲和自豪,我身你致以崇高的敬意!”沿岸的工厂和林立的高楼都在芒果树、椰树和蕃石榴种种热带树木搭起绿色屏障掩映之中,风光旖旎。超过吞武里火车站,我们的游船便拐入西面的支流。支流河面较窄河水静静的流着,没有急流,没有旋涡。我们的游船如同滑行在晶莹的水晶上面。在右侧出现了一个大的敞开的船舱,舱内停着几艘彩绘的大船,船上楼宇建造特别精巧美观。导游说,那是国王出巡坐的友凤船,大船要60人划,小的也需50人才能划动,二战前国王每年要坐船出巡一次,王后、王子、公主等陪同。二战后出巡的次数少了。船舱可以进行参观,我们只匆匆而过。再前行几里就进入了水上人家之中,水上人家的房屋都建在河的两侧水陆相接处,前部建在水上,后部建在陆地上。两侧房屋很是独特,住宅和谷仓都建在高高的木桩上,屋后耸立着椰树、槟榔树、还有一种开着耀眼红花的树。导游说,那是高脚屋,高脚屋都业有美健在水上,一般高出水面一米五左右,正面都面向湄南河,高脚屋正面都带有一个板台,周围墙壁大多用木板,房盖是红色瓦片,木屋的板台与阶梯都伸到水面;水上人家居住着低层人,多靠扑鱼与种植热带水果树,少量以种蔬菜为生。导游向我们介绍说“水上人家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生活比较困苦,这里一个男人可以娶三、四个老婆,老婆要做工,做买卖养活丈夫和孩子,所以主要劳动力是妇女。他们吃稻米、鱼和蔬菜,吃饭的时候,没有勺子,更不用筷子,而用手抓着吃。 说着说着几支小船划过来了,都是戴着宽边草帽的泰国妇女驾船,船上载满了各种水果:柑桔、香蕉、菠萝、芒果、柠檬、荔枝、榴连、柚子等等,还有面包、饼干等食品及日用品草帽,毛巾等,今天河上游客很多,我们游船刚停在水面上,后边又有三艘游船都来到这一带水域,游船见卖货的小船划过来,都停在原地不动,十数支小船将我们几艘游船围住,泰国小船上妇女举着香蕉等水果送到船窗前,说着生硬的中国话。我们都将身子探出窗外与他们讲价购买,一时间要价的,还价的声音在河上回荡,热闹了好一阵子,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些水果一类食品,小船的货物售出很多,看无人再买了,那几位泰国妇女才划船而去。这时上来一位泰国姑娘,姑娘脸微黑,但五观端正,两只大眼睛黑白分明,她微笑着献给我们每人一朵芬馨扑鼻的紫色大兰花。这时导游在话筒中说这是泰国人民向友好的中国贵宾献上一份心意,请大家要给些小费。既然接受了人家的献花,就得慷慨解囊了。泰国姑娘接了小费,双后合十表示谢意后匆匆下船去了。我们游船也继续身前航行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cc2cd0100091b.html34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