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佩特拉

[游记]佩特拉

2008-05-22    sina.com.cn

佩特拉

2007-01-07 14:54:07

大中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是纳米泰人沙漠商队建立的城市,是阿拉伯、埃及、叙利亚腓尼基之间的交通要塞。佩特拉一半突出,一半镶嵌在环形山的岩石里,到处是小路和峡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古希腊建筑与古代东方传统在这里交汇相融。

佩特拉约建于公元前300年。从佩特拉中部出发经半小时的山路便到达代尔,有人称这为修道院,也有人称之为庙宇。

这是又一座类似于宝库的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筑――高40米,宽46米。入口高达8米,使得任何站在里面的人都显得极其渺小。进入其中后有一巨室,石阶尽头是一壁龛,其中或许存放过一位神的塑像。持某种观点的人认为,代尔是重要的进行宗教庆祝活动的场所。前面的空地是专门容纳前来朝拜的巨大人群的。 提到佩特拉,很可能有人会脱口说出一名很熟悉的名言“一座玖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这是19世纪的一个英国诗人J·W·柏根的一首诗里的一句。几年之后,当伯根去该地参观后,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所作出的此番描述是不确切的,佩特拉并非是玫瑰红色的,它甚至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却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这儿的房屋可能是泥制的,现在已不复存在。

这里有许多元法解答的问题,而神秘的气氛使得这原已特别的地方更具吸引力。公元前6世纪,一支称作纳巴泰的游牧部落控制了约旦阿拉伯干河(意为一年中某段时间内河水泛滥的沟壑或干洒谷)的东部,亚喀巴与死海间的一片长峡谷区域。由于控制了重要的贸易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们的遗产。这处的墓碑群曾被当作是房屋,现在人们认识到这是些坟墓,开凿于海拔914米的难以到达的岩石中。有的图案细致典雅;有的是纳巴泰特色的“阶梯式”山墙压顶装饰,体现了埃及和亚述建筑的风格。整个建筑重点放在正面,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

公元106年,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拥有广场、公共浴室、剧场等所有古罗马文化常有的建筑。随着古城巴尔米拉消沉了。几百年中,佩特拉只为当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公元1812年,佩特拉被重新发现。当时一个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打扮得像一名穆斯林。他说服了当地的一位向导,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献一头山羊。有人谣传说这座墓的附近有一座被埋没有城市。那位向导带着伯克哈特,沿着如今游客到佩特拉的必经之路锡克――-一条深陷在岩石的狭窄的裂缝――来到一座令人难忘的建筑物前,其正面宽27米,高40米。

这座建筑就是“宝库”。这一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其说是纳巴泰式,不如说是古典式的。尽管如此,宝库仍是佩特拉最著名的纪念碑。正面顶部的瓮被认为曾是用来存放某位法老财宝的,以前许多的旅游者曾尝试用枪击中这只瓮以获取其中的财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fd8c68010007zd.html1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