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短暂而充实的北海之行-北海游记 |
[游记]短暂而充实的北海之行-北海游记 |
2007-11-03 ynxlw.cn |
终于终于,我有力气和精力写这次旅游的感想 终于终于,在颠簸中回到了家 。想想短短两天的北海之行,真是收获很多阿 (一)颠簸中出发 因为不是自己找的旅行社,而且费用低廉,想着飞机是坐不了了,所以想象中认为是坐火车。但 一辆大型旅客车横在眼前,原来这次旅行注定要颠簸着经过贵州、广西再到北海。 一路上,山山洞洞过了不少,尤其是那让人看着发晕的高架桥。为了安全,路上、桥上铺了不少减速带,所以一直是颠簸着前进。 黑夜在不断地调整睡姿和不知不觉中过去。熬阿熬,熬到了广西省。睁开眼,微亮的天空告诉我,这是广西了。小座小座的山峰,带点桂林山水的味道;植被明显不一样,都是底下是光溜溜的高杆,树顶已从茂盛的树冠。天越来越亮,平坦的绿野,畅通的公路,颠簸消失了。车快速地前进着,离我向往的海越来越近。 (二)海洋之窗 终于抵达北海,第一站是北海最新的海洋馆——海洋之窗。 一个半小时游遍了整馆,真可谓走马观花。感受只有见到了更多更真的海洋动物,其余细节知识没时间了解了。现在还能回顾的,只有我这不太清晰的照片了。至于清晰度的问题,估计是隔了一层玻璃,鱼游得太快,我的相机层次不够高再加上我技术不够几个因素。呵呵~有个纪念就够了。 (三)北海银滩 北海三面环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银滩。银滩有“天下第一滩”的称号,是天然石英沙滩,泛着银白色。一到那,导游就告诉我们今天运气很好,因为轻视刮风,一般海面都是白的,但今天海水有着难得的海蓝色。真的是蓝海蓝天连成一片,只有从色彩深浅上区分,深的是海浅的是天,中间偶有几艘白色游艇在海与天的连接线中缓缓移动着。蓝色海洋荡着的一条条白色海浪,重重迭迭地扑上岸,将银滩送至眼前。 因为是下午到的那,银滩上早有许多伞和人,很是热闹。而我,终于来到了美丽的海边,看着这无垠的海和充满热带风情的椰子树。 刚开始穿着凉鞋走在沙滩上,感觉在太阳下的沙应该很烫。但不甘于隔着一层鞋底而感受不到沙的感觉,于是大胆脱下凉鞋踩下去,哇 比穿鞋还凉快。一脚一脚的感受着,每前进一步,前方就有许多小东西快速移动着,并立马消失在一个个的小洞中,等你到了那里,所有动静早已平息。呵呵,导游早就说过,那是沙蟹,小小的,很怕人,因为不会咬,只有在你到来之前就躲进自己的洞中。 一路好奇的来到浪边,感受浪的拍打,在海中扑腾了两下,尝到了几口海水,咸咸的,但我并不觉得苦涩。之后就跑上岸堆起了沙子。在玩沙子的时候,不小心就挖到了沙蟹的家,有两只小家伙横着跑着,只是个头大了点(不过大指姆盖大小),被我抓了个正着。握在手中不放,十六只小腿和四只钳子不断挣扎着挠得手心痒痒的。最后,在快离开时放了,看着它们那一小溜逃跑的小脚印,感觉自由真可爱。现在想想真奇怪,并不像书上所讲的留下一串脚印又被海水洗掉,而只根本留不下什么脚印,反是这小家伙可以有一串串小印子和一个个比小指姆还小的洞。 (四)夜晚的海风 我住的地方就在海边(不是银滩),回到宾馆洗一个澡后就和大伙冲到了海边吹海风。 天早黑了,顺着点点电灯光来到海边。在看到清晰的海之前,那隆隆的模糊的海涛声带着一排渔船灯光,给人一种永无尽头的空旷感。四周人很少,站在沙滩中央,头顶是无边的黑色夜空,缀着看不清但很多的星星,眼前是黑中滚着一道道白浪的海,只有渔船的光告诉我们哪是天哪是海。海风在晚上变得强劲,有些肆无忌惮。头发在短时间内被吹干,在海风的吹动下一个劲儿地飞着。恩,突然很无聊的想,这真是谈恋爱的好地方。不一会,涨潮就涨了好几米,刚才还可以站人的地方早已变得危险。浪一步步逼近,该是回去睡的时候了。回去一倒头,我就睡沉了... (五)赶海 挖螺 “滴滴滴……”一阵电话声将我吵醒。早上六点半,一阵洗漱之后清醒了。上午的活动是赶海。因为之前连“赶海”都没听过,所以心中有个小小的兴奋,是不是想赶集一样呢? 一下车,得到个小桶和一把小铲。原来赶海就是趁着早上潮退了去挖被海冲上来的宝贝。潮早在四五点九退了,宝贝也早被渔民们捡走了。我们的任务就是看看渔民阿姨怎样挖沙虫和自己挖贝壳,挖贝壳也就是北海人所说的挖螺。 沙虫是蛋白质很高的东西,北海人喜欢在稀饭中放一两条沙虫在给孩子吃。由于沙虫很有营养价值又正逐年减少,它的价格可以高达240元一斤。沙虫无法人工养殖,抓沙虫很要技术,一般要学五年才会,而且只有母的可以吃,所以会挖沙虫的在北海很受尊敬,尤其女人,能娶到这么一个贤妻,北海人员原花十几上百万作聘礼。 跟着渔民阿姨挖沙虫,第一个坑挖下去差点挖到,可惜逃了。我以为会要挖好多次,没想第二个坑就得着一条,看着她迅速有力地将沙虫从洞中拽出,一条白白嫩嫩如食指般的母沙虫就展现在大家眼前了。后来大家开始挖海螺,说是挖到的海螺可以带回家煮汤吃,汤的味道很鲜美,是北海人的日常最爱,所以好多人都卖力的挖着。一铲又一铲,我卖力的挖着,可就是不能挖到很多,总是零零星星的捡着。后面才知道,每次不用挖太深,浅浅的挖一挖,碰到梗铲子的就应该是了,没有就换地方挖,因为以有就是一堆,看来海贝壳喜欢群居^^ 正宗冒牌渔民^0^六)北海城 老街 北海原沿海建城,现在看到的主体城市都是这些年新建的,所以来北海的第一映像就是这城市很干净很干净,但车不多人又少,楼不多房又矮,空空旷旷,还没贵阳发达。一路上都是摩托车,很少有公车,的士就更不用说了。想要了解北海,需要找找那的历史之地——老街。 因为下午是空闲的没安排,我和耗哥在书店找了找介绍北海的书,发现北海有个老街。顿时被吸引了,拖着疲惫的身躯找到了老街。一开始只到了中山路,还不是正宗的老街,一路狂拍之下一条历史味很浓的老街豁然于眼前。 老街中西合璧风格的老楼中,藏了不知多少历史,但如今看来,有的只是清静和悠闲,空气夹杂着一丝丝海水咸味,随风飘散着安静、祥和。 北海老街——《现代建筑年鉴》 在祖国大西南的广西最南边,有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海,这个城市南边沿海有一片古老的街区,它被学界誉为《现代建筑年鉴》,这就是“北海老街”。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1858年《天津条约》和1876年的《烟台条约》,以及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历史时期,所以北海老街又是历史的见证。 很巧,在那看到了一个北海木雕试展,里面都是明清时红木等工艺精、湛价值不菲的雕刻和家具。只照到了一楼的一点照片,楼上的老古董都禁止拍照。真的服了我们的老祖宗,能想出这么玄幻的图案,并有这么精细的雕工,现在的家具在雕刻上有时真的逊色很多。 (七)最后的纪念品 刚来时就听导游说买纪念品不用急,越到最后越能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因为北海人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走,而平时又没什么人来,所以越到后面价格越低,为的就是卖出去最后捞一笔。 果然,离开前的一个小时,车前已满是纪念品小商贩,提留着各种珍珠首饰和海螺以低廉的价格问着买主。我花了十来块,买了些纪念品,有一点点满足感,以前总盼着老爸出差能带回漂亮的海螺,但因太贵没得到,这回总算自己了解了心愿^0^ (八)北海现象 到北海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首屈一指的就是天气。气温不算想象中的热,和贵阳热的时候差不多吧,但紫外线强,我才在那呆两天,回来老妈就说我变黑了(自己没感觉);而且适度相当大,闷热闷热的,一天下来连一块扭干过的小毛巾都晾不干——||| 那的交通很简单,众人都爱摩托车。横平竖直而空荡荡的的街道不需要什么交警叔叔,说是交警叔叔们只用在下午五点到七点在中心十字口站站岗,或是有重要领导光临时才出来,其余时间都在办公室悠闲着,典型的轻松活高工资。(唉~同情贵阳的叔叔们) 在那一日三餐都是旅行社安排的,不正宗的贵州菜在狼吞虎咽中还算香,鱿鱼和虾蟹倒是很新鲜,味道不腥而且鲜美。抱着一大个椰子喝阿喝,终于尝到真正的椰汁味,味道清清爽爽,微微有点甜,可惜椰肉没吃成。导游说,椰肉只能吃老椰子,新的是不能吃的,但偏偏,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求破开新椰子,老椰子没人理会…… 那的语言有三种,普通话、白话和越南语。普通话是全国通用,方便和游人沟通,一次问一个司机阿姨路,那普通话说得之清晰;白话是使用最多的家常用语,每次买东西问价钱,店家自己商量时都说着听不懂的白话;越南语是因为与越南隔海相望,这种近距离使小孩子都会越南语,而且在那,需要的人才不是会英语、法语、日语等,就是越南语、文莱语、老挝语、泰语等小语种。 那的称呼也不一样,虽然我们都在改掉叫服务员“小姐”的习惯,但在贵阳还不是很严格,服务员也并不很厌烦这个称呼。在北海等沿海,叫“小姐”是很不尊敬人的,这也是社会现象造成的坏印象。所以,女人就喊“靓女”“美女”,男人就喊“先生”“老爷”(后者更有一种抬高)。 那里有着很重的重男轻女,因为男人可以出海打鱼,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且那有很多偷渡过来的越南妇女,在街上头戴斗笠帽脸围纱巾的就是(围纱巾防紫外线)。每年中国会花钱将她们遣送回去但都会失败,因为她们就是为了逃离那里才来这结婚,而且安了家谁愿走呢。说是在越南,男女比例1:4,所以即使法律规定一夫一妻,还是几乎每家都是一夫三四妻。每个老婆都有戏称,大老婆叫大米饭,而老婆叫面条,三老婆叫米粉,四老婆...(导游记不得了,我也不知道)。原因是大老婆是天天见,米饭要天天吃,生活必不可少,好处多多;面条、米粉就是调味品一般,米饭吃厌了好换口味的,但总比不上米饭强。汗…… (九)去时总比来时快 又是一阵颠簸,终于回来了。但在车上的感觉没有去时那么漫长,也许是只有安心的回家,少了些期待,时间也就走的快了。 到了贵阳,又见高楼座座,大清早就车水马龙,清凉的天气没有了蒸笼般的潮湿,只是……这街道太脏。 回到家,东弄弄西弄弄,洗个澡后撑到下午五点,终于倒在睡梦中……这一觉睡到近早九点。看来我玩得真的很充实。
|
转自:http://ynxlw.cn/ynxlw/cn/xgxx/10.html24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