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边有个山打根 |
[游记]天边有个山打根 |
2008-05-22 live.com |
10月5日 马来西亚的国土分成两个部分,首都吉隆坡所在的西马在马来半岛上,位于泰国的南边,底下有个指甲盖大小的新加坡;另一部分的马来西亚国土(也就是东马)在东面隔海的婆罗洲岛上,跟印度尼西亚为邻,那里有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两个行省,小肚子上也搂着一个指甲盖那么点的小国,名叫文莱。 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提起马来西亚指的多是西马,东马在初中二年纪的地理课本上曾经出现过一瞬间,以后再没有来打搅过大家。不过,东马有个地方在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国人里面还是颇有影响的,毫无疑问曾经是东马在中国人当中最具知名度的城市,可惜这也已经渐渐地从大家的记忆总淡出了,就算还没忘记的,恐怕也搞不清楚这个城市在哪里了。那个地方,就是山打根。 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把山打根当作一个日本地名,这种错误的印象来自于一部日本电影《望乡》。《望乡》这部讲妓女故事的电影在1978年的中国大陆公映,当时是很轰动的一件事,那个时候做流氓阿飞的没有没看过这个电影的(还有一部流氓必看片是《人证》),算算时间现在他们也都到了想耍流氓也力不从心的年纪了。 《望乡》是老妓女阿岐讲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她们那些人被从日本卖去南洋妓院的种种经历。这部电影所说的那个南洋就是山打根,《望乡》是中国引进以后改的名字,在日本这个电影的片名就叫做《山打根8番妓院》。 山打根现在已经不太能看得到日本人的痕迹了,剩下的也是墓地和纪念碑。山打根的市政厅前现在竖着的纪念碑是1946年就种下的,为的是悼念被日军杀害的二战罹难者。这里二战时曾有过一个战俘营,关押的是澳洲官兵为主的盟军战俘。日本人气数将尽时搞了一次死亡行军,把营养不良的战俘们迁往另一个营地,为的是慢慢折磨死他们。后来除了行军途中逃脱的6人以外,这些战俘全数罹难,是二战期间日军罄竹难书的兽行之一。 日本人对山打根的占领也给这个城市引来了弥天大祸。1945年美军的轰炸机把山打根炸成一片废墟,几乎没有留下一面完整的墙、一扇完整的窗,所以现在山打根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也只能上朔到61年前。好在山打根这个地方小小的,三条横街五条直巷就是整个中心区,重建的工作量倒也不算很大。 以现在的山打根看起来,城市的重建大概是在60年代到达顶峰的,然后就慢慢停滞了下来,大概是因为大家觉得重建工作告一段落了吧。所以,山打根就像是停留在60年代的一座南洋城市,建筑都带着那个时代的浓重痕迹,一边是急于抛弃过去奔向现代化的渴望,一边是被现代化浪潮排挤在外的落寞,留下的是一堆两头不靠的丑房子。奇怪的是,那么多的丑房子放在一起,倒也没有把山打根变成一个丑陋的城市,原因是山打根紧邻着大海。大海真是了不起,有大海衬在背后,怕是想难看都困难。另一个令山打根不至于显得丑陋的原因是她背后的山丘,这种被南洋气候下茂密成长起来的植被包裹着的丘陵,消化了大部分钢筋丛林的僵硬和死板,让这个城市充满了生机。 山打根是个华人经济很占优势的地方。实在想不到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能碰到这么多华人,街上到处是华人开的店、写着华文的招牌,路边有好多家售卖华文报纸的小店,而出售的华文报纸也是沙巴洲华人自办的。 华人多的地方定然不用担心吃饭问题。这里的茶室餐厅数量很多,各家做的水准也都不差,我最喜欢的是勤昌小吃店,点心又多又新鲜,炒粉炒面也味道好下料足。勤昌的两个小老板自己负责点单和跑堂,人长得斯斯文文,说话细声细气,跟马来人说马来话,跟华人中的熟客们用闽南语、广东白话和普通话交流,虽然我没见过他们讲英文,但我相信英文对他们一定不是问题。这就是生活在文化融合环境中的好处,他们的童年一定过得很有效率。
|
转自:http://xusong.spaces.live.com/Blog/cns%21E77B1C75FAB72AA2%213640.entry6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