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水,在不同的地点,却是有着千般不同的风情. 生在湖北,见惯了长江风急天高,滚滚而来的气势,对有着"母亲河"之尊称的黄河是仰慕已久.在我的心里,如果说长江是一个精力充沛,生机勃勃的的青年,那么黄河应该就是一个温柔而胸怀博大的母亲了.她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她就这样一路行来,广纳百川,以黄河之水和黄河精神哺育着中华民族,俨然而成为一条华夏之"圣河". 今生有幸,两次亲眼目睹黄河之风采. 一年前的洛阳,晚秋十月.是阴天的傍晚,秋风瑟瑟.下车后,黄河遥遥在望,雾蔼茫茫,一片青苍.迎风走了几里地,终于来到黄河大桥上,却早已是满脸灰尘,乱发狂舞,衣袂飘飞.那时的黄河,是寂寞的,也是热闹的.它的寂寞,是因为这方圆几里地,除了我们,便稀有人烟.沉默古朴的黄河大桥,在秋日的傍晚,无言的诉说着它几十年来的沧桑,偶儿有汽车经过,绝尘而去,留下一阵漫天的灰尘,纷纷扬扬,一些会随风散去,一些最终无奈而不甘的留在地面,仿佛静静等待着什么.....而它的热闹,则因了这翻滚呼啸的黄河之水,夹着风,带着啸,呜呜做响.远远望去,苍穹下的黄河,在秋风的肆无忌惮的拨动中,泛着层层波涛,不是微风滑过的那种层层涟漪,也不是狂风掀动的那种惊涛骇浪,它就象是一张极大极大的黄色布幔在被一群大力士用力抖动,从那遥远的地方一直延伸到你的脚下,就象从天上而来,让远远站在桥上的你有种惊心动魄的震撼;河水黄得有点发白,“涛似连山喷雪来”,也许比喻的不够恰当,可那时那刻,这句诗竟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河两岸是大片的黄泥地,由近而远生长着芦苇和白杨树,也许是野生的吧,难道它们不怕黄河汛期时的凶猛吗?难道它们能够天长地久的忍受这份无言的寂寞吗?只到今天,我还无法忘怀那片在风中摇摆的芦苇群,还有那成群的,掉了许多叶子的白杨树,在黄河滩上萧瑟的秋风中倔强而恣意歌唱的情景.... 这次山东之行,一直惦记着要再看看黄河.老公工作的所在地滨洲,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 ,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大概是因为一年前在洛阳看到的黄河给我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吧,当我站在车辆人流不息的滨洲黄河大桥上,再一次与黄河近距离接触,一时竟有些征然,不敢相信这就是黄河.天气很好,七月的骄阳似火,让人睁不开眼睛.红艳艳的太阳映照的水面金光迸裂 ,一层层细细碎碎的波浪,就是一道道的金光;水是黄的,无论你从那一个角度看,你看到的处处是一片黄橙橙 ,金晃晃,有些刺眼,使你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敢细看. 没有风,也没有浪的黄河上船只来来往往,一片繁忙.伟岸的黄河大堤在此刻显得更加高大,堤边规划整齐,遍植绿树,郁郁葱葱, 就象两条绿色巨龙把黄河水拥在怀中间,任其翻腾、奔流,远去......此时的黄河,是明朗的,是温柔的,是繁华的.它静静的仰卧在那里,就象一个安详的妇人,沉吟不语;而她那以"黄"而著名的河水,是这妇人黄色的乳汁吗? 这"乳汁"不知疲倦的,在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吗?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吗? 历代文人墨客以精美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她;夸赞她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 那一刻,面对着日夜奔腾的黄河,面对着我魂引梦牵的黄河,我竟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我的思维停滞了,我的眼睛迷蒙了,我笨拙的笔不知该如何去为她谱写-----五千年来不停的付出,五千年来经历过的风风雨雨,母亲累吗?母亲苦吗?母亲不语,只用那声声不息的黄河之水在对我微笑......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望着脚下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它从源头、上游、中游直至今天的入海,一路行来,就像一个生命在远去,而同时,另一个新的生命正在孕育和诞生,其中的磅礴和力量,无法言喻。那一刻,我有些呆了,久久不愿离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文章引用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