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黄河故道梨树之乡 |
[游记]黄河故道梨树之乡 |
2008-04-19 sina.com.cn |
[游记] 黄河故道 梨树之乡——砀山 2008-04-16 17:50:29 大中小 标签:旅游
黄河故道 早就听闻安徽砀山是梨树的故乡,有着“梨都”的美称,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之丰厚,令人向往。 4月5日,受朋友相邀,我有幸携妻赴砀一日游。早上从淮北南站出发,一路上,梨树相迎,花香作伴,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即到砀山县城。 砀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梨都”这一称号果然不是吹的。在城里,随处可见因“梨”得名的商店,到处是卖梨的小贩,就连绿化林木也是以梨树为主,空气中弥漫着梨花的香味儿。 小作休憩,朋友驱车载我们去“砀山酥梨发源地”——良梨镇,该镇以盛产良梨而得名。 出砀山县城向东,约四十里,即到良梨镇著名景点“鳌头观海”,梨花的香味儿也更加浓烈。站在“鳌头”之上,数万亩梨花吐蕊绽放,近万亩桃花竞相盛开。放眼环顾,全镇雪堆云涌,银波碧浪,沃野千顷,一片花海,景象蔚为壮观。
由于堵车,再向东步行几里,便是良梨镇,听朋友介绍,这是砀山县最为有名的百亩老梨园,这里5千多颗老梨树,岁龄均过百岁。在跟一位正在授粉的余姓老人攀谈时得知,他家这几亩梨园中的梨树,是什么时候栽的,他的爷爷们也不清楚。看到老人和老伴头发花白,仍然爬高上低,伸手矫健,不仅感叹:这百亩梨园中的每一棵梨树,应该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吧。
再往前走,人潮熙攘,道路两旁尽是卖贡梨和梨膏的。转过人群,一颗披满红绸的百年梨树,被游人团团围住,枝叉上爬满了不懂事的小孩。这里的梨树着实够大!我丈量了几株,树冠直径都在十步左右,每一棵都堪称“梨树之王”。这些梨树,肌肤仓黑,铁干嶙峋,乌鳞斑驳,枝杈虬劲。似乌龙披雪,如云雾漂渺。梨花的香味儿令游人如痴如醉,在此时节,或谈情说爱,或品茶赏花,胜似神仙也! 下午,出良梨镇一路向北,便来到正在开发中的黄河故道。路上遇到多个摩托车队,个个装备齐全,精神抖擞,酷劲十足,令人敬佩。
历史上,或因天灾,或因人祸,黄河多次改道。但来此之前,并不知详情。后在网上多方查证,砀山此处黄河故道是明代后期(1570)官员潘季驯受命治河,将黄河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行水达300年,灌溉良田无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改道,摆回到北面,即今之河道,流入渤海。
独立这当年镇锁黄龙的大堤坝头,放眼俯瞰,花的浪头从脚下铺开,向天边涌去,云漫雪舞,浩瀚无边,占尽故黄春色。一湾黄河水,清澈绿透。孩童嘻戏,扁舟横渡。近水芳草萋迷,隔岸繁花竟逐。
记得《桃花源记》中有一段描绘桃园的景观之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武陵人曲径通幽,但毕竟仙山缥缈,欲寻无路。今置身在现实世界,万株桃花如火如霞,十里梨花若桂若兰。登高一望,白的梨花欺雪,绿的麦苗凝翠,红的桃花胜霞,黄的油菜若金,令人乐不思归,留连忘返。心中嗟呼:无须世外寻觅,真此既武陵胜景……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9543c01008yjr.html51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