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7年徒步黄河 |
[游记]2007年徒步黄河 |
2008-05-22 sina.com.cn |
雪已落了厚厚一层,挪动有些麻木的脚走下城墙,走到大黑河的另一边,继续向前。前边有一个不小的村子,村口有一个叔叔正用镢头拔玉米根,上前攀谈,知道他姓吴,这村叫河口村,就是大黑河入黄河的河口,以前村里有四道街:前街、后街、一道街、二道街,中间是戏台子,街上有很多字号,生意红火,村里还有很多庙,有河神庙、龙王庙、禹王庙、关公庙、奶奶庙,财神庙、三神庙、城隍城、五道庙、回民的礼拜寺,村外6里还有蒙人建的广宁寺召,离这里几十里还有一个天主教堂。过去有这么多寺庙在这里和平共存,有这么多商号店铺在这里繁荣昌盛,军事的烽烟散去,庙里的香烟就会袅袅升起。回顾身后大辽、大明的要塞古堡,再展望眼前这个安宁的村庄,怎不能使人重新思考老百姓的民俗宗教活动?烽烟和香烟,哪个是老百姓的需要? 和吴大叔告别后,我忽然想到在这瑞雪纷飞的旷野里,就只有他一个人在田间劳作,他怎不回家休息?是否因为他昨晚或更早的时间已做好了今天的计划,虽然今天下起了雪也要坚持干活完成计划?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啊,我再次对他表示敬意。雪小一些了,我在这个河口村里徘徊,屋顶上、树杈上、围墙上、街道上一片白,家家门上都是红红的春联,在这雪的世界里更是显眼,已有炊烟升起,但不见一个古朴的商号,也不见有寺庙的香火缭绕,一切都静默着。 踏遍村里的古道,终于在村北头找到唯一残存着的一个龙王庙。进入庙门,却不见一房一人,杂草丛生,白雪莹洁,院子中间立有一对高约12米的蟠龙生铁旗杆,特别突出。两根旗杆上共铸大小蟠龙18条,龙尾下端方形体上铸有唐代诗人王维、王之涣的名诗《竹里馆》和《登鹳雀楼》,为真草隶篆四种书体,旗杆下部铸有对联一副:“海晏河清威灵著绩,风调雨顺亿兆蒙休。”现今庙没了,僧没了,焚香跪拜的善男信女也没了,唯有这大清同治元年所铸的旗杆还锈迹斑斑地屹立着,铁骨铮铮,风神宛在。 这是那个遥远时代留下的信物和象征,是给后世那些丧失信仰、迷失自我、烦恼不断的人们的警钟,是对物欲横流、礼崩乐坏时代的无声抗议。抗议成了绝响,沉默在偏僻村落的荒草丛中。走出庙门向西不久又到了黄河边,在大黑河的南边不远处有汉白玉黄河母亲像,端庄慈祥、朴实秀丽的中华母亲正依偎着黄河,关注呵护着万千子民。就在这母亲像下边的小饭店里,我要了一碗羊排、两个馒头。午饭后出来看,雪停了。今天上午这场雪真是为一个时代和一群古人下的,这个时代远了,这群古人远了,风歇了,雪停了,我踏着黄河岸边的白雪继续前行。 下午3点多钟,太阳偶尔从一片乌云后探出头来,东边远处山梁上便忽而有了一小片亮色。太阳这样羞涩,时而露出小半片脸来,羞涩见谁呢?走过黄河十八湾游乐园,河滩几乎没了,黄河变窄,且深陷在两岸山地间,去年自银川到包头,今年自包头到这里所走的河套平原已到尽头,这与我7年前第一次徒步黄河时所见的深切秦晋间陡山的黄河十分相似,又要攀爬蜿蜒的山路,路难行了。 爬上黄河东岸的山梁,向前进入一个美丽的山村,羊叫声特别响,此起彼又起,还夹杂着狗叫声、驴叫声、喜鹊叫声,真像是演奏着美妙的乐曲。村子很长,在山坡上沿黄河排开,村子中间还有果园,村民以向日葵杆作围墙,问一老汉,说这是海生不拉村,向前1里地是毛不拉村。我查看地图,这两个村相距比较远,好象不止1里,又问两个人,分别说3里和5里。山里人是不讲里的,他们似乎就没有里的概念。我在这村里走了很久,这村也应有2里长。 下午5点半,走出村子,爬坡进入一个树林,这时天竟晴了,太阳冲出云层露出笑颜,蓝天上有白中带灰色的云在飘游,路两边的缓坡上以杨树为主,树多而稀,不粗。巡看周天,月亮竟和太阳以几乎同样的高度相对而望,想正月初三那天在包头的昆都仑河畔,我看见在太阳落山的地方有月牙升起,那是西升西落,而今天所见的则应是日月同辉吧,这是否内蒙古草原的奇观呢?向着月亮走,按照太阳月亮的位置推断,黄河正向南偏东方向流去,我就顺着水流方向走。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2efdd0100086p.html2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