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 2000-07-14 18:29:49 大中小 刚出西安,路况还比较好,是因为还在渭河平原上。中途过了合阳,地势渐具起伏,有点黄土高原的意思了。可出乎预料的是——这里没我原想的那么荒凉,恰恰相反,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梯田里长满了庄稼,还常可以看见小块地上种的向日葵,即使是没开垦的丘壑也长满了树和青草,但看得出,这里的气候的确干旱,看看那矮小的庄稼就知道了。 下午时候,快到韩城了。看见一块大牌子挂在前面路上——“司马故里、中国花椒之乡”,一下想了起来,不错,司马迁正是韩城人,至于“花椒之乡”吗,倒没听说过。问了问司机,知道司马迁祠在韩城城北,而黄河是从东南向流过,算算时间可能不够,就没去拜访司马迁。 大约三四点钟到了韩城,上了一辆据说可到龙门的公交车,下车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在黄河边上。一打听,才知道离河边还有好一段路,但可以乘摩托车去。说好一辆车就上了路。和开车的随便聊了起来,这么一聊,听出开车师傅不自觉带出的口音,当然不是陕西本地的,像是东北话。一问,果不其然,原来是六九年建三线的时候,跟着父母从辽宁迁到此地,当时他还只有十几岁,现在最小的孩子都上学了。一路听他聊些家常,知道了本地叫下峪口,有个煤矿,他就在矿上做洗煤工,矿上效益不好,经常不开工,挣钱就更少,只好在这开车补点家用。 说着话,就到了黄河岸边。 虽然经过黄河已至少二十多次,但都是坐火车回家或是返校,真正只是“经过”。下到岸边,看这浑浊的河水从近在咫尺的身边缓缓流过,实在是平生第一次。两千多年前,年轻的司马迁就是从这里出发,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古迹、查民俗、登高山、过大河,最终写就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那时候,黄河的水应该很清澈吧?对面光秃秃的山岭上,应该曾经长满了高大青翠的树木,或许还有鹿群在山间跳越…… 可是今天,只有浑黄的河水、灰暗的天空和如同蒙了厚厚一层尘土的群山,那一座沉重的黑色的铁桥就是连接着河这边的陕西和河那边山西的黄河大桥,一辆辆载满煤的载重卡车从桥上驶过,煤屑被抛到半空中,飞舞着,最终落在地上,厚厚一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