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家住北京朝阳门 |
[游记]家住北京朝阳门 |
2007-07-16 uj88.cn |
家住朝阳门 finger 要是你看过电视剧《永不瞑目》,你还记得肖童的家吗? 其实那是一栋废弃的法国教堂,外观无比美丽,里面不住人。那是北京朝内大街的一个文物保护单位。 那栋教堂有美丽的砖红色法式的檐顶,经典的窗和门廊。只是所有窗上的玻璃都没有了,也许原来会是彩绘的吧,不得而知。现在的窗都空在那里,被多年的垂垂的青藤和爬山虎覆盖了,神秘而又寂寞。冬天下雪的时候,这教堂就更显出一种绝伦的清逸和安详。 朝阳门立交桥就在教堂东面二十米处,过了桥就是朝外CBD几大代表建筑:半圆形的白色镶满玻璃窗的外交部大楼,外企云集的高档写字楼丰联广场,人气极旺生意火暴的华普超市,以及给人们带来便捷交通的朝阳门地铁站。 而我的家,则在朝阳门内。 沿着这座法国教堂往西走,路边是四栋俄式的老楼,我的家就住在最西头挨着十字路口的那一栋。 初识夫君的时候,他在夜色中指给我看路边的楼群,那些带有东欧苏联感觉的阳台上爬着一些藤蔓植物,我一下就喜欢上了,想到将来有可能住在这里,心里还是有些向往的。 这些楼是五十年代建的仿苏建筑,分给文化部等几个单位,已经屹立了半个百年,看起来有点旧了,在我眼里却有怀旧的感觉。 我家的窗朝西,我喜欢西窗,因为早上要睡懒觉,不见阳光也罢;下午两点以后就会有明媚的阳光,我喜欢采光好的房间;到了傍晚,就有那绚烂的夕照停留在我的窗前,非常美丽,非常祥和。至于西晒的问题,由于有空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更令我欣喜的是,从我家的西窗望出去,有一棵非常美丽的老槐树,就种在楼下平房邻居的天井里。 和夫君搬来这里的第一个早晨,睡到十点,突然听见夫君喊:天哪,下雪了!闻声猛醒,不会吧!才十一月上旬!赶忙跑到窗前,天!真的下雪了,外面一片银白,窗前的一棵好大的树上,落满了白色,树的形状象一个安详幸福的微笑,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家了。推开窗就能看到一棵大树的感觉就是我对家的想象,它让我觉得那么安心,那么宁静。 和夫君偎依在窗前,看着雪轻渺地落着,我们好久都没有说话。 从此就在这里住下来了。 七月的夏天,这棵老槐树开满了浅黄绿的小花,这就是老北京所说的“七月槐花香”。 这棵老槐树一定非常古老,因为它长得那么丰盈,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绝非几年之功;它又是那么年轻,当它开满了花的时候,它自己叶子的厚绿和花簇浅淡的清绿,这两种同色系却深浅错落的搭配,加上那美丽的树冠的形状,使得它自己本身也开成了一幅花的画卷。 我家楼下的西边,就是朝内南北小街,南面的是南小街,北面的是北小街。别看这两条街很窄,看起来也就是普通的北京胡同的样子,青砖青瓦的平房,茂密的国槐,车来车往,挤挤挨挨的,这两条胡同可是有底蕴的,只是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罢了。 先说那南小街,早年大名鼎鼎的禄米仓,曾经住满了京城红极一时的达官显赫,治世名才,而今只看见破败的街巷光景;班禅也在此居住过;国宝级的人艺老演员,早年也有一批就住在这里;哪天你看见一个其貌不扬、神情恍惚的老头骑一辆破车的,那可能就是噶老头儿黄宗络。 再说北小街,北小街三条是个菜市场,喧嚣的市声熟悉而又亲切,就在这市声的尽头,有一栋普通的四合院,从外面看灰砖的墙很不起眼,大门上挂一把古朴的大铜锁,这就是小说《青春万岁》作者王蒙老先生的家,夏衍早年也在这儿住过。王蒙先生一年前迁走了,这个院子现在空着,可是当年,这里接待过多少中外名士,曾经是怎样谈笑风生的书香之地啊! 听说这两年南北小街要拓宽,所有平房都会拆迁,政府将要修建一条由二环路直通北京站的宽阔主干道。我不知道,明年春来的时候,这房子还在不在,是否还会有石榴树探出头来,把新发的嫩芽和随后开起来的火红的花展示给过路的人瞧看。 整个的北京,都处在一种轰轰烈烈的伟大时代里。 我所居住的朝阳门,既有充满朝气的现代化CBD,又有古老文化的底蕴和芬芳的过去,这里有我先生的童年回忆,也有我和 |
转自:http://www.uj88.cn/html/huabei/beijing/20070126349.html4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