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到重庆自助游攻略 |
[游记]北京到重庆自助游攻略 |
2007-07-16 fqhua.com |
们还企图买店里自制的火锅底料。我用麻木的舌头和川妹子服务员交涉着:我买十包儿给便宜点儿吧。对方,断然拒绝。而且,店内没货了,叫我们去什么什么(压根儿就没听清楚)超市买,直到我们回京也没在超市再见那种调料……再见,调料。 酒足饭饱,雨也稍微停了,我们坐着“小公共”没用多久到了瓷器口(千年古镇)。刚一到,小毛毛雨又飘下来了,别管它,我们径直进了镇子。不大,整个街道呈“T”字形,潮湿反光的石板路,深色木头门,或真或假的手工作坊,做各种买卖的小门脸儿。。。。。。到这种地方买东西是不明智的,而且很“棒槌”。我们呢,当然是疯狂照相。喧嚣的小镇麻将馆,游人罕至的街道尽头,地下党当年接头儿的杂货铺,小镇居民自己的菜市场,这些都一一被精心收藏在我们的镜头里。我们还有其他收获,离开瓷器口之前,我们从一个挑着担子的年迈老人那里买了三个竹子炊杵。 讲到这里我要说一个事儿了,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一样,我是在来重庆之后才从她嘴里直到“棒棒”的,他们是重庆靠出卖自己的体力谋生存的一群人,他们生活在城市的边缘、现代化的底层,是与现今这座时髦的省会城市格格不入的一群人,在我眼中却又是和这城市的命运牢牢拴在一起的一群人。他们手里总是握着木棒,没活儿的时候,三五成群的站在路旁,有人雇他们,他们就用木棒替客人扛重物,这样的山城,路很不好走,有人又懒又有钱,他们就有了生计。我在想,上百年前的川渝地区就已经有他们的足迹了吧,山城重庆,该不会就是这样的人扛出来的。没查阅过任何资料,我对他们的了解也仅限于这次重庆之行。他们使重庆区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真实的一个重庆出现了,此时的城市不再朦胧,很具体的站在我的面前,满脸沧桑,双手粗糙,肩膀有力地扛着很粗的木棍或是竹竿。我们从一位年迈的“棒棒”那里买了些东西,我们“棒槌”么? 从瓷器口出来了,毛毛雨还下着。现在明白了吧,下文中只要我不特别说明,天气一栏中都是填写“毛毛雨”。有人说过:在重庆打伞是没有用的,雨就是空气,空气就是雨。这样的画面好像也挺美的。回到正题,我们又是被人胡乱地指路,晕头转向地转了一趟车,回到了上清寺的住处。调整、除湿、轻装、再出发,目的地:市中心解放碑。酒店门口有很多直达解放碑的公交车,因为是终点站,站名被醒目地写在车头,我碰巧又认识中文黑体字,所以,终于不用问路。在车开动后,我们看见车窗外,行人中有两个外国朋友,手拿一张潮湿的地图,几近晕菜的样子,天渐渐黑了,这哥儿倆应该更不认识中文黑体字吧。值得同情! 解放碑到了,车站旁边有一家硕大的麦当劳餐厅,那时正值饭点儿,里面却寥寥几人,大伙儿都去火锅店了一定。真是服了。市中心的商业区其实没什么意料之外的发现,拔地而起的一座座高楼大厦,大型商场。美美百货的国际名牌儿很全,法国那“公鸡”也让她高兴了半天,顾客不多,逛了一圈儿,我们就出来了。地面湿漉漉地映着霓虹和大厦,挺漂亮,但是没有欣喜。我们接着又跑到了南边的一条相对僻静的街上,在一家叫做“吴抄手”店里整了一碗抄手吃,因为我被下午的火锅给辣大发了,所以就没要红油,改要清汤的抄手了,一样美味。我那嗜辣的她为了我“吃素”了,挺对不住的。但没过多久就有了补偿……川北凉粉一碗,拐入另一条街道,我们在小摊儿上要了一碗,我只尝了一口,那暗红色的调料呛得我直咳嗽,她津津有味儿的吃完了。天色已晚,人潮散去,最后我们胡乱地在解放碑周围转了转,就坐着公共汽车回到了上清寺,回房间,除湿、洗澡、睡觉。 重庆,明天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cq/2117_2.html4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