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古观象台(见相册)—博物馆游记(之三)

[游记]北京古观象台(见相册)—博物馆游记(之三)

2007-07-16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是明清两代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

踏入观象台的大门,院内古槐参天,院中错落摆放着浑仪、简仪、四方案等仪器,庭院恬静幽雅。东西殿各展出我国各朝及天文仪器的建造情况,我国天文学的起源发展及古代所编制的各种历法。

古观象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台上陈列着8架清制大型铜铸的天文仪器,其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在刻度,游表,结构等方面,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其中西合璧的制作工艺,不仅在全国独一无二,即使在欧洲也相当少见,它们不再仅仅是观星望月的天文仪器,更是工艺精美的无价之宝。

在漫长的岁月中,陈列于观象台上的仪器曾几度沧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观象台上的仪器被洗劫一空,法国抢走了赤道经纬仪、象限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及简仪,运至大使馆,迫于舆论才于1902年归还我国;德国将纪限仪、地平轻仪、天球仪、环卫扶使仪及浑仪都装上军舰,运往德国,直至1921年春战败后的德国,不得不按中国的要求,将古仪送还我国并安放于原处。

中国是最早进行天文观测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制定和颁布历书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和规范工作、生活的需要,还是朝廷行使统治权的重要标志。紫薇店中悬挂着的乾隆皇帝御笔亲书“观象授时”概括了观象台的作用:观测天象(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据以制定和颁布历书。

站在砖砌的雄伟的古观象台上,看着长安街两边高耸入云的现代化建筑以及宽阔的长安街上一辆辆飞驰的汽车,不禁慨叹时间的飞逝、历史的变迁,更叹服于我们勤劳勇敢的古代人民的智慧,而台上这些遗存下来的天文仪器似乎在讲述着宇宙的知识和奥秘,诉说着一个个辛酸和苦涩的历史故事。

评论 (0) |

原始链接:http://xiaoyuerlily.blog.sohu.com/13856022.html
转自:38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