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六日 乌士莫尔(Uxmal) 早上九点旅游公司的中巴准时到达旅馆的停车场。这回是个墨西哥小伙子给我们开车,在城里几个旅馆接游客后,向南开了八十公里到了乌士莫尔。这家旅游公司的组织工作做得很细致。当另一方向的一辆同公司的中巴来了之后,两辆车的游客按照英文和西班牙文分了组,能听懂英文的跟着昨天领我们参观老导游,剩下的跟着给我们开车的年轻人。我喜欢这位老导游,他不但英文好,历史知识渊博,而且特别敬业。 门票每人八美元,门卫郑重其事地告诉游客照相可以,但不许录像。 此遗址最著名的是祈雨台。这是一座建筑精美的金字塔,规模和齐琴伊察见到的不相上下。每年特定的日子里,玛雅人的大祭司就会到祈雨台求雨。他在随从们的前呼后拥下登到祈雨台的顶端向上苍祈求宽宏的恩赐――雨水。 祈雨台建于公元七世纪初,此后四百年间被彻底翻修了五次。翻修的原因是什么呢?老导游说,首先是雨季的飓风破坏了祈雨台。飓风带来的暴雨和狂风的破坏力惊人。当年玛雅人建筑金字塔并不能像现在搞建筑借助水泥材料,且石料也不够规则,所以暴雨的冲刷便使祈雨台金字塔坍塌。其实当年玛雅人对金字塔的小修补是经常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玛雅当时的王朝一到鼎盛时期,就要好好翻修祈雨台金字塔。这是必然的。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一强盛都要大修宫殿。把祈雨台修得很高还有层意思,祭司祈雨时站在顶端离天更近,上苍更容易听到玛雅人的祈求。 据考证,乌士莫尔建筑群修建起来后(最多时有四千多座建筑),玛雅人的王朝将行政中心挪到了这里,齐琴伊察只剩下祭司的庙宇,只有在祭天、祭神时人们才去。这样一来齐琴伊察相对衰落,乌士莫尔发达起来。 祈雨台以精美著称,而且修复得很像样子。金字塔的四个边都雕刻上象征武士的的头像,一个接一个,面目狰狞。武士头像雕刻会有些细微的变化,表示不同的含义,都与雨水、祭天有关。塔顶是个石头建的小庙,四周有龙头和青蛙。许多地方都雕刻着象形文字,大概记述着历史上的故事。祈雨台后面是很多住宅样的建筑,屋檐上都雕着乌龟、青蛙等,应该是神职人员住的吧。室内很阴潮,当年玛雅人是如何防潮的?或许那会儿他们就有吊床吧? 再往后是个极大的“四合院”似的建筑,据说是一般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地点。看来当年会有上千一般政府工作人员在此干活。“四合院”修复得不错,建筑都有顶,不过给我一种巨大寺院的感觉。 球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所见的球场比齐琴伊察的小得多。从“四合院”出来,穿过球场,登上一层层很高的台阶,我们见到一座更宏伟的建筑――政府首脑办公地点,算是政府大厦――玛雅人的“白宫”。 者座长条形的高大建筑有好几百米长,完全用巨大、整齐的石料修建,还有巨大的屋顶、屋檐和门廊,当然只有一层。乌士莫尔遗址建筑群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美,石刻、雕塑特别多。因为这里象征着王权,所以“白宫”前面有象征神圣的巨石和“观礼台”。 “白宫”高高在上,游人得爬几十级很高的台阶。台阶的石头都很棒,经历了千年的考验还是极其完整的。我花了很长时间在大厦里走。很多屋子是相通的,但没有屋子套屋子的现象。照明一定是玛雅人特别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他们的“白宫”建成长条形,好让所有的房间都能面对外边的光线。这些屋子的门窗都是很大的。因为地处热带,玛雅人不用考虑取暖问题,因而门窗显得特别大。 我所看到所有的玛雅遗迹都没有用木头的。比如在中国,修盖宫殿都回用大量质地坚硬的木材作柱子和房梁,玛雅人不用木材大概是因为尤卡坦半岛没什么像样的大树(飓风一来都刮倒了)。玛雅人也不烧砖。这项技术不难,玛雅人是掌握的。他们很早就开始制陶。不过要是尤卡坦半岛没有适合烧砖的粘土,他们也无可奈何。估计燃料也是问题之一,尤卡坦半岛没有大片茂盛的林木。大厦里是潮湿的,于是我在想象什么地方可以挂吊床。 乌士莫尔遗迹门口有个不大的博物馆,我在里面游荡良久。里面都是些石刻和雕像。石刻上往往是象形文字,有些还有着当年玛雅人涂上去的颜料。将近千年不变色,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些象形文字――弯弯曲曲线条的图案当时有多少人认识?如果玛雅人的文化没有被阻断,现在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当然,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 出了乌士莫尔我们一行去了20公里外的卡巴(Kabah)。据称此处遗址规模也很大,但由于资金问题迟迟不得开发整理和修复。确实,这里到处都是乱石堆,真正显示出遗迹的味道。一些地方堆放着一行行原来建筑用的石料。这需要大量人力,根据原来的样子(恐怕得有大量的研究工作)修建起来。我们能看到的已经初步修复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 在这些建筑上,除了大量象形文字和雕像外,石刻多表现战斗场面。其中有两个全身武士的雕刻很完整。他们拿着手中的长矛正在格斗,表情刚毅。嗯,这儿大概是当时玛雅人王朝的“国防部”吧? 归途时我们在一个饭馆来了顿免费自助餐。这回的饭菜质量一般,不过炒肉管够,还有极老的炒茄子。为了多吃些纤维质,我们一家三口都死命地嚼老茄子。这里没什么蔬菜,当地人好像也不吃蔬菜。满意吧,尤卡坦半岛的人们这么友好、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