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4从陕北到银川(2):走过延安 |
[游记]2004从陕北到银川(2):走过延安 |
2008-05-22 sina.com.cn |
中午很安静,整个村庄好象都在午睡中, 而我好象是这样不经意间进入了这个被遗忘的角落, 也走进了一段历史。 又走到那张也同样铺满灰尘的木床坐了下来,手可以摸到窑洞圆顶,看着床边如玩具般的矮桌矮椅,猜想当年这里该很是热闹, 那些来汇报工作的干部战士还有附近的群众,定是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让整个窑洞装满了热情。 重新锁上每道门,走出小院, 眼前白色的纪念碑又把人带回现实。远处一片绿色的田野还有劳作的人。确实一片江南风光。 不知道何时有返回的班车经过,独自往回走,又经过了和这个村庄感觉并不协调很突兀而崭新的由网通捐献的学校校舍和学生公寓楼,走出了红土窑,路两边全是田地和紫色的花,一群学生在我身后跟着,然后他们上了路边的一个山坡,注意到有一块石碑介绍山顶上有一灵塔属保护文物,我没有上去,而是上了经过的班车直接回到延安。 -----凤凰山革 命旧址---- 回到延安已一点多, 步行来到凤凰山旧址,门票有两种,普通的7元,还有一种是9元的明信片门票,写上地址可以直接邮寄, 我写了地址把明信片投到售票处旁的邮箱(不过至今还没有收到)。 旧址是在延安北面的凤凰山麓。有旅游团正可蹭听,1937年1月中央由志丹县迁到这里。在此先后召开政 治局扩大会议、全国代表大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等重要会议。这里除毛的旧居,还有红军总参谋部旧址、朱德旧居等。直到1938年11月日军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此迁往杨家岭。 毛的旧居是一独立小院,走进窑洞式的房间,或许因前后都有窗,光线好很多, 土砖地, 靠门是桌椅,靠里窗是一土坑铺着草席,有些意外的是土坑上又搭了一张木床, 铺着白色的床单, 一床白色的被子, 床上整齐的叠放着灰布军装。 坑另一边是两个铁皮箱,相信是用来存放文件的。毛曾在这里会见白求恩大夫, 写了”矛盾论””论持久站””实践论”等重要著作,这段期间,可以说实现了由国内革 命战争到民族战争的历史转折。 而后我又走进旁边另一个小院, 这里原是朱德旧居,后来周恩来从西安回到延安后,朱德将自己的一间卧房让给了周恩来。院子里有一织布机还有一简陋的双杠,试了一下双杠,我已经根本撑不起来了。 ---- 杨家岭革命旧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785d0010006xh.html4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