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十五”计划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民的农业税也于2005年底彻底废除了,工业反哺农业,重点扶持农村的政策业已付诸实施,作为县级城市,梁山县在小城镇建设中又具有巨大发展空间,梁山以一部《水浒》久负盛名、享誉世界,在城市发展中更应加快速度、尽快部署。梁山地处鲁、冀、豫三省交界的鲁西,京九线纵穿南北,虽然她是一座几十年的新城,但是从另一角度说,她又是一座富含文化的历史老城,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借济宁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东风,迅速使梁山这颗本该早就闪闪发光的鲁西历史文化名城突兀崛起,就是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梁山是建国后才始建的一个新县城,原隶属于寿张县域,起初满县城只有一条街,坑坑洼洼走半天,店铺也只有寥寥几处,楼房几乎没有,一眼望去,其间还稀稀拉拉净一块一块的菜园子。发展了五十余年,现在不过也是南北一长两短三条街,东西几个两头堵的横街,城乡接合部,如后集、张坊、凤山、冯岈口、马庄、丁庄、茶庄、任庄、赫山头一周遭儿的围着、交叉着,有的竟渗透进市中心,低矮的几十年的小平房与全国供销系统第一的水泊商场毗邻、与县府两院比邻而居。城市发展原来向东北方向发展,因京九车站的设立,又有向西发展的势头,现在弄得整个城市说东不东、说西不西,极显混乱。一句话,城市发展总水平还是很低的。 梁山在建设京九线以前,有向北、向东发展靠近运河的想法,京九通车以后,一条公明大道直通几十里外的梁山车站,沿公明大道两旁,开始建设厂房、学校,楼房、厂家迅速遍地开花,已形成了沿公明道狭长的经济带。这样的好处不必再说,可是它带来的缺憾却是:不但占用大量老耕地,也使得本来就南北狭长的城市格局,变成了又一个东西狭长加南北狭长的不可救药的拐尺形状,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两个“尺子”不管纵向、横向扩展,都形不成一个大城市的样子,而且更加狂吞土地。不妨公明大道两旁建设到此为止,保留一条交通要道畅通就行了(还可以给农村增加一些交通、运输岗位),仍然以东、西环城路为界团型发展,而且,城乡接合部的几十个村庄也极待发展。 梁山县城南北狭长,地处梁山、凤凰山、龟山等几个条形丘陵之间,南北街向也呈西南--东北的别扭方向,除了环城路,几乎没有一段内街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向,对于市民住房采暖、外地人旅游等都造成了障碍。然而梁山又是不得不发展的城市,城市经济并不富裕,城乡接合部的居民更是长期守着穷日子过,有的有沿街门头房,也长期没有钱进行翻修,有的则在山上自垒自掘一些山间薄地艰苦耕作、乐得薄收,有的则靠出租房屋贴补些家用,都是在囫囵吞日地过。城市长期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城郊村”不发展导致的。政府不下狠心、不出强力、不制佳策,使“城郊村”在城市发展中长期拉后腿、造黑锅。“城郊村”居民既不是城市人,又不像农村人,也饱受贫穷之苦。发展是当务之急,新农村建设和梁山发展是当务之急。 梁山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任谁也搬不走孙二娘脚印、宋江井、宋江寨、忠义堂、宋江马道、杏花村、断金亭,水泊英雄的豪情故事和美丽传说家喻户晓,世人皆知,不借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展我梁山,尽快地发展我梁山,是最大的错误。旅游是一个热门行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乘改革开放、政通人和之佳境,吸引四面八方、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对于梁山和梁山人都不应该是一件难事。高起点、高水平、高文化地建设梁山,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以国际化人文城市的基调来建设,抓实质、抓大手、抓速度,使这颗埋在土里的明珠尽早地熠熠生辉、辉煌发达,也是我们每个梁山人的责任。宋街也建了、步行街也建了、公园也要建、旅游区也在开发、公明大道也建了、各乡镇小城镇建设也在崛起(这些似乎都是在京九线之前后的仓促之举),但这些都没有触及梁山县城“城郊村”的变化。如何尽快整合梁山的城市规划,迈大步伐,起大手笔,创最佳之局面,使梁山成为傲立鲁西之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我觉得统一进行城郊村的新农村发展是一条唯一的道路,也是一条捷径。 借鉴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之城市发展先进经验和模式,因地制宜,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城郊村”的新农村建设。 一、城郊村居住楼房化、生活城市化、山地林牧化。周遭大大小小近30个村庄,都在环城路以内,有的与城市交叉融合,有的(如马庄、后集新村)在城边自行规划、自行发展。大量村庄不但占据大量城市空间,也使本就庄稠地少的梁山耕地更加流失--有好多村中空宅、空房甚至坟地充斥其间(庄自然扩建后把庄外的坟地围起来了)。土地是一切发展的根本,没有土地,弄什么都“不好使”。如果城郊村一律强制或政策鼓励实行居住楼房化,将会腾出估计不下上万公顷的好土地来发展经济。楼房化以后,村街建设进行公路化,笔直、宽阔,水、电、暖等配套建设,不但带动建筑、房产、装修等行业消费,也使梁山城迅速大了起来、美了起来、靓了起来、强了起来。城郊村人--新市民,有了明亮、洁净的居住环境,又有了新土地,何尝不乐?何尝不富?没钱建楼怎么办?政府下狠心,帮扶也好,想办法也好,一定要办成、会办成!贷款也可以呀。政府优惠政策、富民之心、发展之心从建设之初就有,引导、鼓励“新市民”建企业、搞林业、做牧业,包山种草,绿化荒山。东部后集、张坊、茶庄、郑骇、张骇、邵楼可以发展大棚蔬菜、花卉业、花盆业(取运河之土)、畜牧业(山上种粮食不行,种草则不难--除后集窑厂取土之洼地,其它都是荒草地),北部丁庄及关庄以北到环城路交叉口发展林业,林下搞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尾寒羊、鲁西黄牛产业。浩浩西北大森林形成天然屏障,也给县城自然形成一个冬季防风带,形成天然大氧吧,居住其间的新市民何乐而不为?西部建设以凤山花卉公司、冯岈口梨园花卉公司为主的花卉业,做大做强,与后孙庄馨园花卉公司鼎立形成梁山的花卉支柱产业。西南部马庙、郭庙、石头园、孟庄、赫山头、马振杨围绕梁山风景区可发展旅游业、宾馆服务业等。 新市民的农具、农机可以见宽大的配房存放房。市容整洁,人民安乐,文明程度也会大大提高,偷、盗、抢丑恶现象也会大大减少。梁山没水不要紧,也不必强拉水造景,维护和建设的资金巨大不说,终究也是一个人造之假景,再怎么也出不了“八百里水泊”之浩淼景象,不如舍去水,抓住草,抓住树,山绿了,地绿了,天就更蓝了,山就更美了,空气更清新了,人也更健康了。 二、打通文化路和越山北路之间的山体,建设“环山路”。开山路或隧道或压山路都行,这不但改善县委、县府之间水泊东路的交通拥挤状况,也为城市和城郊部又开一条主要大道,使整个城市交通更畅通。像吕岈口山口打通一样,使城市东部特别在中间部分又开通了一条骨干街。没有一条街真正从市里直通到东环路,造成东部城郊村一直像真正的农村一样闭塞。这条路宽阔又富有诗意地弯曲、压山而过,两旁风景优美,又成为后集、茶庄、馍台、张骇、马庙、郭庙、石头园、孟庄等村的主要通行街,形成一条比东环路上城更方便的“环山路”。公交公司又可以开一条很实惠的行车线,便利了群众,群众将无不拍手称快。同时,也形成一条市民向旅游区行进的便捷新路。沿途牛羊成群,满眼绿色……整个城市因此也活了起来。 三、建设后集老村中东西主街甚至越山北路北段为宋街,可以名为“北宋街”,同时为“步行街”。我原先就设想把宋街建在水泊商场东门至油漆厂之间的后集街。一来这里是经越山北路下山的一条路之末街,顺路旅游一直到市中心,颇和旅游者心理;二来这里离市中心近,容易造成城市环境、城市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也改造了破旧的老街。残存的几间古建筑也昭示我们把宋街安排在这里。从真正意义上,做成真似宋朝街市的样子,像曲阜的步行街建设的就很好,青砖铺地,店铺接街,参差错落,很给人放松、休闲、甜畅之古韵和时尚感。这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也顺理成章,东西两头都不会有车辆会从这里来经过。从山上下来,就到步行街游玩、购物,就到了市中心,也带动了城市本身的消费经济。同样,要建成真正文化意义上的宋街,小吃、古玩、戏曲、特产、杂耍、民间工艺、武术、表演、舞蹈等包括现代时尚节目都可融入其中。也必将大大抬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特色。 四、建设东部电视塔为中心地带的植物园,开发、保护梁山地区珍稀树种,兼有公园之用途。可设在电视塔以西、张坊村区,以此也可带动张坊村的花木业。公园在凤山建设不免有偏远之嫌,那里太荒凉,人迹罕至。按市区地理之走向也是一处偏寂之处,离市中心区太偏远。植物园建成,以后不断扩大、增加内容,不但给市民、旅游者增加了一处游览、休闲美景,而且绿化了荒山坡,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大环境。梁山也太缺乏市内旅游佳处。同时也给张坊村新市民造就了一门长期的就业渠道。据笔者发现,电视塔周围已经自然形成了一处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每天早晨或周末,有许多老者、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子都习惯去那里跑步、观景、游玩;笔者也发现,那里有许多种甚至叫不出名字的树种盎然生长,有山核桃树、桃树、杏树、龙花树、棠梨树、野枣树、椿树、槐树等等许多,造型经几百年风雨、羊啃、人攀,古朴、苍劲,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植物园还可以依山不断扩建,还可以在山坡底建一水池,积存山上留下的雨水,做浇灌用水。它建成之后,必将是梁山市区及梁山旅游业中一大亮点。 五、建东、西环城路内东西内环路,分别为西部丁庄--吕岈口--冯岈口--程海--凤山“凤凰山路”、东部任庄--茶庄--馍台--郭庙--石头园“任石路”(暂名,可群众另起名子)。这既是专门修建的内环路,更是连接城郊村的村街。统一规划取线、建庄,改变了梁山无直路的历史,更整体提升了梁山的形象。梁山街道因此更畅通了,人民生活更便捷了,社会经济也都更发展了。如果任城市中这些城郊村自行发展,不但发展耗时漫长,而且易造成沿公明大道向西发展的趋势更激进--因为没有土地。城郊村下决心、大行动统筹规划,一步到位跨越式发展的时候到了,不能再拖了。即刻行动,长痛不如短痛。可以给市里、省里协调支援资金,可以招标、招商,可以优惠政策鼓励村民按规划自建,只要愿想,法子很多,重要的是行动。 六、整修龟山河、大运河城区段,珍惜梁山市内唯一一条水源,做足其水文章,建大运河梁山码头,沿龟山河、大运河建旅游休闲度假村。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一条历史悠久、富含文化底蕴的古老人工运河,龟山河呈斜“丁”字形与其相通,整修、治理龟山河同时整修运河梁山城区段,甚至建大运河梁山码头,不但改善生态环境,也为旅游业找到了一处新的经济和消费增长点。沿两河建绿化带、开发任庄河堤苹果园、桃园,使水更清,河更美,一步走进和谐社会。城区面积又会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又会进一步增多,离大城市的目标更近了,梁山多年申请撤县设市的愿望将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运河堤两旁向南又有许多东环以外的村庄,闭塞、欠发达、贫穷的帽子也会很快摘掉,运河航道及沿线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东风大力整治,百姓受福、城市享运,何乐不为?抓住机遇大发展梁山的好时机决不能错过。沿岸开发以后,以水作动力的农业项目如货运、蔬菜、林果、畜禽、旅游等都将会大发展起来。 七、作为精品工程建好、建大杏花村。杏花村村名实际已经不存在,不过那里还有许多已近乎野树的杏树,每年春三月自发地、寂寞地在开花,如果村人不管理,将一个杏儿也结不了。杏林区现为西马庙、郭庙村西(张骇村西的山坡上也有不少)及莲台寺遗址山湾里,现存有莲台佛像、“石井甘泉”古井等。要命的是杏林不但没有扩建,山坡上每年又开始栽种柏树,在进一步侵占杏林区。这是大大的失误。杏花村的牌子、美景不能轻易毁。恢复当年十里杏花飘香的美不胜收之佳景,为梁山豪放派旅游增加一温馨之景,岂不更好?杏树历经几百年,尚能茁壮,年年吐繁花、结硕果,说明该地水土有其生长的良质。为什么不就势扩大它呢?山湾至张骇一半遭儿稍微一连就会形成了大杏林。抓紧扩建是当务之急。甚至可以建成沿线村庄的小公园。树多了,水土保养得好了,那干枯的土沟、石井或许又会有清水了,那样就越来越好了。 八、配合文化体制改革,城郊村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事业。城郊村说富不富,说有文化又没文化,缘何?梁山是多山之城,梁山雪山峰、赫山峰、龟山峰等正好挡住了电视塔信号。而且有线电视也形同虚设,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民对于每月12元的有线电视消费大多还不太接受,绝大多数还是只收梁山台、齐鲁台两个台,中央7台那么好的农业节目、少儿频道、电影频道他们都看不到。城郊村城市化以后,当然首先要通遍电视。新市民因此视野更开阔了,眼界更高远了,生活更快乐了,何愁不富裕?守着一亩三分地、一头大母猪最好再加一辆三轮车过日子的状况就会一步步走远了。 可集中兴建几所新小学,使村级小学规范化、城市化、电教化,迅速改善城郊村教育形同农村的现状,使城市人口整体素质迅速提高,使所有家长、城市的建设者放下后顾之忧,轻松步伐,更加快梁山城市的建设,尽早地使梁山这颗富满机遇和潜质的明珠辉煌发达于鲁西这块热土上。从地图上看,在黄河、大京九、大运河交叉点上,代表梁山的那个小圆圈将会变成一个大圆圈。 总之,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东风,加快梁山城市建设步伐,发展城郊村的路子是一条可行的、快捷的小康又和谐的直通车。让我们抓紧开始吧!(本文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杯”书画摄影征文比赛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