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一眼一莲花--云冈石窟自驾游记2 |
[游记]一眼一莲花--云冈石窟自驾游记2 |
2008-06-27 sina.com.cn |
整处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 所有石窟里,第七窟的色彩最为绚丽.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 壁与窟顶相接处雕一排伎乐人像,各执乐器演奏. 石窟的开凿经历了1500多年,多少史实已幻若云烟,令人不可琢磨,更让人无从揣摩. 想象一下,你的四周,整个被佛像、菩萨、罗汉、飞天、鸟兽、花卉所包围.从头顶到脚边,富丽堂皇,千姿百态,没有一处空白,不给你任何呼吸的空间.你被淹没,淹没在在一千多年前的雕刻、绘画的海洋中. 当面对山壁上这些北魏时期雄伟的石刻时,很是震撼,语言已无力,惟有默默欣赏赞叹. 云冈石窟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可以产生梦想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规模宏大,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雕刻精美,而是因为他在武周山脚下巍然屹立的一千五百多年,目睹过一个个王朝的更替,经历了一个个民族的灭亡与发达. 徜徉在云冈石窟中,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我暗想:他们真的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了吗? 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周雕飞天,盘旋飞舞,舞姿动人,整个窟顶装饰花团锦簇. 第7、8窟与前期窟群比,在形制、内容、造像构成、题材等方面出现了诸多变化. 在云岗石窟前站久了,人的内心就踏实而满足了.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当我正流连于中间几窟的华丽色彩、精彩故事和生动造型时,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那么突然却又恰到好处,更让我精神一震.看尽了绚烂的色彩,眼前凸现的便是还原到古朴的站佛.高大的佛身,修长的双腿,匀称的两肩,把佛家的庄严和气势即刻发挥到了一个高点.仰视、侧视都发现雕像非常和蔼地向你微笑和注视,令人无法不叹服于此像的雕刻手法之精妙.比之前面几窟的精致和巧妙,到此赫然显示出北方匠人的大气和独特. 大佛、小佛,相映成辉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其中有三尊佛像被盗,现在收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那神圣雕像被盗走而留下的残缺,是一处处打烙在中华民族身上的巨大创伤,尖利地疼痛着每个华夏儿女的心.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因为当时的工匠担心雕像半空中的巨大手臂断裂,所以别出心裁的高出这么一个八米高的小人,既不影响美观,还能达到力学的效果. 大佛的膝盖 第十四窟,雕像多元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石窟外墙上雕刻精细的小佛.云冈石窟石雕造像共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真是不可思议! 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然而关于昙曜的历史记载却少之又少,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生卒年月.我们只能想象:一位饱经沧桑的老禅僧,带领众多匠人、弟子远离尘世喧嚣,用手中的锤凿执着地赋予顽石以灵性……一晃几年,佛容终于露出了半个脑袋,已两鬓斑白的老僧倍感欣慰.禅僧,艺术家,还是设计师、指挥家……谜一般的高僧昙曜可谓云冈石窟的开山之祖. 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长年累月受风雨侵蚀,佛像的腿部已经被完全破坏,我们只能从下方的两只大脚上辨别出这是一尊立佛.大佛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1500前的事情距离今天已经太遥远了,留给我们的没有一座完整的佛像.每一个都是断臂残肢,有的甚至只能看见大概的轮廓或者是一个局部而已.对于一项耗时65年的工程来说,即使只通过残肢断臂,也不难发现工匠们的精湛工艺和对人体骨骼结构的深入了解——身材的比例、肌肉的丰满和衣褶的布局都合情合理,看不出有任何勉强.闭上眼,完整的佛象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风雨的侵蚀,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但是,人类自己的手,不应该再加上去.环境污染,使云冈石窟以十倍的速度在毁灭着.这些稀世的宝贝就在我们眼皮底下不管不顾慢慢的消失了.开凿花了六十多年,毁灭呢?要多少时间?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窟小像大,咄咄逼人.这种超大的佛像实在是好难取景啊! 其实此像不是佛,而是交脚弥勒菩萨.这是因为它代表的原型景穆帝尚未即位就早逝了.弥勒菩萨是未来佛,要人寿八万四千岁以后才会下生成佛. 南壁门拱上部的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据说此佛像的原型是太武帝拓跋焘,其身披千佛袈裟站立,面有忏悔之色.据说千佛衣是为了赎罪,因为他主持过灭佛运动,到晚年又表示了忏悔. 从此再往西,雕像的气势便越发不可收拾了,紧靠西窟群的释迦巨像以及两侧侍立的菩萨让云冈的风采挥发到一个顶点.佛祖优雅的坐姿,娴静的表情,让人感觉禅意绵绵.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c447b01000brd.html4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