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驴游记——大同云冈石窟(13)(第十八窟)

[游记]小驴游记——大同云冈石窟(13)(第十八窟)

2008-06-27    sina.com.cn

主尊大像威严、肃然。具有自信、抱负和傲慢的表情。但右手下垂,左手抚鹰,又显出一种谦逊的矛盾合一的神态。特别是那身稀有的“干佛架裳”,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也引起学者的各种思考。那架路上的附着的无数禅坐小佛,是对主佛的捧奉?还是对主佛的压抑?更增加了主像的猜测。历史学家则从该像的傲慢与谦逊的矛盾神态中,探讨太武帝持傲灭佛及晚年忏悔的矛盾中探寻其象征太武之处。此像十分奇特,“佛相”和人形都较鲜明,有佛感也有人感。在神态上威严与震慑的神情十分强烈,但抚庸与反悔的表情也相当明显,是一躯交织着矛盾感的造像。尤其那身“千佛架裟”,与大像形成鲜明而不协调的对比,这在国内外各种造像中是极为罕见的。以此对那位既有显赫武功又有灭佛过失的太武皇帝,是较为恰当的。

太武是北魏诸帝中在位最久(28年)武功最强大,开疆域,平叛乱,是功勋显赫的一位皇帝。 《魏书·世祖帝》史臣评曰: “世祖聪明雄断,威灵杰立。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成轩四出,周旋夷险。扫统万,平秦陇,剪辽海,荡河源。南夷荷担,北蠕削迹。廓定四表,混一戎华,其为功也大矣。遂使有魏之业,光迈百王,岂非神窖经论,事当命世。”原本太武帝也敬重沙门,但是在与沙门交往中发生了几件不愉快的事情。如邀请县摩调而不得,敬重惠始反受冷淡,接纳玄高,而玄高又与太子晃结党,长安寺院又行为不轨,等,使太武帝对佛教发生反感。遂发生了太武灭佛这一在佛教史上所谓“三武一宗”毁灭佛法的首件大事。长安佛寺查出武器,又涉嫌于“盖吴之乱”
(此可详写)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沼曰: “诸有佛图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太武帝后期,转为倾向道教,那是因为出现了寇谦之。寇谦之是从高山下来的道士。他以其硕学的功底,运用攒纬的手段,附会太武帝即奉天承运之太平真君,受到太武帝和大臣崔浩的赏识,被封为“因师”。佛教则遭到第一次“法难”。但是,佛教积淀甚厚,太武灭佛并未能摧毁信众的基础。加之在道教兴盛的七年中,北魏王朝发生了不少大事。
(试举几例)太武帝晚年对灭佛已有悔意。尤其是在庚寅年(450年)太武帝得了病疾,久病不愈,此刻有一个白足禅师来相启发。太武帝对灭佛完全悔悟,便把支持道教的崔浩杀了。由此可以看出,18窟的奇特造像有其特殊的意义。此尊立像则因太武灭佛而稍含贬意。 《戒庚观经疏记》说: “世谓,立像不尊”。本来凭太武的功勋,本应端坐正位,就因为灭佛有过,故设“不尊”之位也算是对太武的一种惩做吧。

《千佛怨缓》

18窟最为奇特之处便是主尊身上的那件“干佛架装”。据调查,在国内外的泥塑、彩绘、木刻、玉雕、铜铸、石凿的各类佛像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如此规模的干佛装绽。真可谓是云冈之一景。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末就不难看出这“千佛裂缝”披在此尊佛像身上的用意。这是县瞪运用“往生”的观念进行的独出心裁的设计。它的意思可能是:太武帝当初杀戮佛门第子,第子殉道而往生极乐净土,把干百蒙难而成正果的形象,附在太武帝的衣衫上以资永念,兼示惩罚。而那些小佛像的大小不一,则是为区别遇难者的功德、身份之高低。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33c640100085k.html36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