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猫游记]繁华转身之常家庄园 |
[游记][小猫游记]繁华转身之常家庄园 |
2008-06-10 chinaren.com |
榆次.常家庄园 人说:晋商重利,徽商重文。 走在晋商的城市和晋商的院落里,随处可见那些元宝形的石礅,说明了晋商对于财富的毫不掩饰的追逐。在晋商传统中,一等子弟令其经商,次等子弟令操持家业,最末等的子弟才令其读书求仕,故而再留下无数商界精英的同时,明清时期的晋人在文化领域并未向其他时候一样人才辈出。 常家则不同,人称常家为三晋儒商第一家,走进常家,除了那种震慑人心的恢宏和雄伟外,便是无处不在更为悠长的书香墨馨。在去常家之前我胡看了一些关于常家的介绍,都说常家最值得看的是贵和堂的木雕,静园的秀水,保存完好的南北祠堂。但那么大的庄园我一下午走来走去,最爱的就是那个石芸轩书院,那个听雨楼。 晋商建筑多显得低沉狭窄,我想一个是由于晋商不愿张扬的处世哲学,再者是因为汾河谷地地处狭窄,建筑面积狭小,常家建筑在其中已经是颇为明亮的了,但在身在其中的居住院落看那些阳光从瓦檐下流下来也不免从心里生出一点点的幽怨。 而石芸轩是满地阳光的——也许,那些有着书香的地方永远都是有着阳光的,恩,呼吸一口那种弥漫着青草香味的空气,原来智慧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呢,相传百年,还绕梁不绝。 想象当年那些常家公子们青衣锦袍的唱和吟诵,在琴棋书画四亭中的意气奋发,那些年轻的手掌为了报国无门而一次次叩击在廊柱亭坊之间,那些听雨楼上的临风作赋望极风雨—— ——常家的财富在一次次的世事纷争之中早已散尽,只剩下这些高墙和青瓦作证当年的繁荣,但是那些曾经的家训和常家百年所传承的一种风骨,引领着常家的数辈子弟在此前此后的岁月里,建树着他们新的功业。 再说静园。 我总觉得常家是一个很有着人文气氛的家族,从那些砖砖瓦瓦中可以感觉的到昔年的常家主人留存的一些信念和气质。静园是有许多个小园林组成,最是喜爱那些小园的名字——杏园、桑园、狮园、菜园……皆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乡土气息,光听名字就好像是普通人家的一畦小院。这是主人超脱的一种心境阿,他并不是目不识丁就把些平淡的字拿来命名园林,而是在经历过风口浪尖,行走过大漠江南,细读过青史黄页后,回望自己的土地,依依恋倦。 |
转自:http://club.chinaren.com/54995470.html3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