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夜读韩江 |
[游记]夜读韩江 |
2007-07-16 tuniu.com |
夜读韩江 贝军 秋冬季交替的时候,我去夜游韩江。 汽车刚驶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潮州古城,其城市硬件建设投入的力度就令游人称赞不已: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那独具匠心的灯光装饰,还有那号称“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的“文化广场”…… 当类似“伦敦大笨钟”的钟楼时针指向八时正时,数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沸腾了!不朽的世界名曲在古城夜空中荡漾,牵动着广场不同角落的喷漆尽情的舞动;两座巨幅彩色电子屏幕正同时播放着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广场四周灯光辉煌的建筑物和树木灯饰,与场内欢腾的情景,赢得了来自四面八方游人的阵阵喝彩声。 对潮州市为了创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而投入的硬件建设力度,我也由衷地赞叹着。但是“水泥森林”就是旅游事业的唯一亮点吗?对此,我并不忙于下结论。 欣赏音乐喷泉之余,我独自徜徉在老城区的太平街,去呼吸千百年来流传在鼓吹古城的文化气息。我发现,古老的开元寺区除了缭绕千载的香火,蕴涵祖国饮食文化精华的素菜馆、散发西方服饰概念的时装店也星罗棋布——它其实早已演变成中西合璧、古为今用的品牌一条街,只是现代潮州市人用其智慧,将其镶嵌得更科学、更和谐:在广场显眼的位置上,设置的是反映潮汕传统文化精华内容的金字牌坊,高大耸立的门楼式牌坊,在洋溢着现代化气息的广场中显示着古城深奥的文化底蕴。 在观赏修葺一新潮州古城墙夜色的游船上,手持扩音器的导游遥指不同名字的城门和隐约可见的山峦,娓娓动听地讲述着韩愈当年治鳄的政绩、仙子桥几度的兴衰、韩山和韩江的由来等模式化的故事…… 是丰厚的文化内涵滋润着工业化了的潮州市,才使千年古城墙焕发了青春。我因而深切地感受到:文化底蕴的发掘,才是一个城市旅游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本质。 在返程的汽车上,我浮想连翩: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潮州发展旅游事业的实践确实可圈可点,但未必就可一成不变地搬到汕头市来。比如,文化广场政府“埋单”的光彩夺目能持久吗? 汕头市的旅游事业发展确实落后了!但就从此一蹶不振了吗?虽然市区只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南望礐石、西眺潮阳,那些恒古的文化积淀依然丰富,任由发掘:比如不复存在的“宫鞋石”、“张陵”等等;比如还存在着的沟南许地、龙泉岩等等。经过努力,它们完全可以升华成汕头市旅游事业的“催化剂”。所以,面对游客北上,汕头市不必自卑!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8 次, 发表于 5点49分, 推荐给好友 sunwukong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7646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