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寨之旅 吃过午饭,我、拮雨和泳子决定去龙湖寨。清顺终于没有和我们一起去,临走时送了我两张潮剧CD,天羽茶斋的主人和闲云等人则往凤凰山观看茶树去了。 泳子英姿飒爽地骑着摩托车开路,把我们带到了南门市场的车站,说“谁先到就在龙湖寨门口等着”,言罢一踩油门扬长而去。 早晨在游西湖时还能感到微凉的雨丝,眼下却是一轮艳阳高挂。仅仅过了五分钟,就等来了去龙湖寨的班车。 汽车沿着护堤公路行驶,堤坝下面是平静的韩江,这里的江面显得浩大,两岸的平原上密布着村庄田野。这条源于闽赣交界山脉的河流,要到汕头市注入南海。 大约20多分钟到了龙湖寨,泳子已经等待多时了,手里提着两只粽子笑吟吟地递给我们,这是连拮雨这个正宗潮州人都没吃过的江东镇特产粽子。粽子里的佐料很丰富,有瘦肉、绿豆、香菇,鹌鹑蛋和板栗是更令人意外的收获。 我们坐在堤坝上观看韩江,吃着香甜的粽子。这只粽子也许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粽子,每一口似乎都化为了小小的亲切感,渗入我因旅行而久疲的身体。 在北门的拱形门洞下拍照纪念,然后走进龙湖寨。一条长街贯穿其中,房屋建造在街道两边,高低交错的屋顶伴随着长街延续到视野的尽头。行至某户人家,门开着,门里有个画着太极图案的木制屏风,拮雨跑到这户人家的厨房讨了点水洗去手上的油腻,女主人热情的态度令人如沐春风。庭院的墙上有很多藤蔓,结着一朵朵的小花,院子摆着好几口水缸,水缸里漂浮着硕大而青翠欲滴的莲蓬。 泳子从小生活在龙湖寨里,现在虽已搬到离龙湖寨不远的新区里,一路上也遇见了不少老家的亲戚。我们来到一座高大的祠堂前,祠堂的匾额上书“高阳旧家”四个大字,原来就是泳子家的许氏宗祠。泳子跟住在祠堂隔壁的亲戚打了个招呼,去掉门栓,让我们进去参观。这座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的宗祠极为宽广,是传统的潮州四点金的建筑格局,中门上雕着两个圆形门簪,艳丽的色泽远未被岁月之轮打磨殆尽,依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些在阳光下排列的廊柱和精美绝伦的飞檐,展现出一种对空间节奏的掌握和对细节的处理,从而显示出主人高贵的身份。 泳子向我们讲述着童年在祠堂的琐碎记忆,我的思绪也不禁跟随着她,飘往到那围绕在祠堂内外多姿多彩的生活、新年祭祀的庄严肃穆和其他无数的回忆。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行,我买到了瑞源记的龙湖酥糖。 拮雨忽然停下脚步凝视路边,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是路边的一丛小树上绽开着红蓝相间的野花。拮雨是爱花之人,痴望了许久,仿佛那花朵已迎着风轻柔地开放在她的心中,风拂过微微颤抖的花枝是她绚烂的笑容。 不知不觉已走到长街之尾,龙湖寨最著名的景点天后宫即座落于此,天后宫外有棵枝繁叶茂的古榕树,据说已有600多岁,我们先在那里乘凉。不一会儿就起身,推开了天后宫那两扇奇特的画着仕女像的大门,入宫在天后娘娘神前参拜。我们各自卜了一卦,拮雨和泳子都得到了“吉卦”,我许了一个很奇怪的愿,结果却未能如愿,得了个“笑卦”,为佛祖善意之笑。 我们从小巷子里走出龙湖寨,重新回到了堤坝上,然后又下到江边观看了五通庵。堤坝上围着人群,正在议论着昨晚跳江殉情的一个女子。 往回的路上经过福利社,福利社门口有个民间木偶剧团正在作表演。他们用金属架和木板搭起了简易戏台,戏台的上下左右分别打出了横幅和竖幅,上方用一块很大的花纹布遮住。木偶表演者直躺在戏台的台板上,用棉线操控着人偶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 福利社的社长阿姨和泳子也是邻居,热情地招呼我们到福利社里去玩。因为明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福利社里也是热闹非凡,泳子的其他邻居正在为明天的大好日子准备香火道具和祭祀物品。社堂上的观音菩萨像也已经端坐好了,我学着泳子在佛像面前磕头求拜。拮雨告诉我,在广东是逢庙必参、逢佛必拜的,否则他们相信会有厄运临头。 离开福利社,旅途的终点终于变得现实起来,泳子带着我们从护堤公路穿过龙湖镇,到达潮汕公路,在那里目送着我和拮雨上了去汕头的班车。我们挥手告别,泳子是我幸运得以结识的朋友,还有清顺,拮雨认识得更早一些。现在一切都要告一段落了,不知何时会再来与他们共聚一堂,就如在长街一角的那些在拮雨眼中一悲一喜、灿烂盛开的花朵,不知何时才能见到。 到了汕头见时间尚早,拮雨又做了回东道,请我到闹市区吃了鲎蜾和惠来绿豆饼,为我的潮汕小吃之旅划上了句号。然后匆匆忙忙上了出租汽车,与拮雨作别,赶到汕头机场时离起飞时间仅剩下40分钟了。 (记于05年6月26日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