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虎丘山游记 |
[游记]苏州虎丘山游记 |
2007-07-18 fxren.com |
苏州虎丘山游记 明代可流芳在《虎丘有九宜》中说,游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谈到游虎丘的时气节令和自然条件,却惟独没有谈及该由谁陪同。游虎丘,最好由一佳人作陪的,否则哪有那情调雅趣呢。 有些时候访古探幽是只能独自一人的。那年去昆山千灯古镇的顾炎武墓凭吊,炎热的三伏天里,偌大的院子里除了我,还有蝉儿的嘶鸣,剩下的只有满目的参天古树、断壁残垣和卧着的碑刻了。那样的环境只容一个人静静地任思绪飞扬。晚春的季节,盘门古城墙上长满碧绿的青苔,爬满片片的壁虎藤,夕阳的余辉洒在护城河上,极目四望,宁静的苏州城尽收眼底,也是只容一个人品味的景象。 而有时候,游玩也需要携三五朋友同往的,打趣热闹,尽情而欢。犹记得满地稻谷飘香的季节,一伙的朋友带着焦炭干柴、鸡翅羊肉串去苏州郊外的石湖烧烤,笑声阵阵,香气袅袅。吃饱喝足,便可在湖上泛舟,向西,摇啊摇,就到了著名的“石湖串月”景点了。或者于新年的夜里,到寒山寺去,看看满目的火树银花,逛逛灯会,走一走古老的小石桥,再一同撞一撞千年的古钟,祈祷来年的好运气。 而游虎丘,一个人便太寂寞。就如逛苏州的园林,所到之处尽是雕廊画栋,丝竹管乐,诗词歌赋,不由你不想起园子主人生前的风流雅趣来。一个人游倒显得落落寡欢,岂不辜负这绝妙风物。游虎丘一样如此。虎丘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风景极佳,然而在苏州多年,我都没有游过,最多只是在山脚下抬头看看那巍巍雄姿的古塔,发发思古之情罢了。 这次燕子从遥远的广西来看我,便带她来到苏州。前晚逛了灯火辉煌的观前街,第二天便拉着她来游虎丘了。车子一上虎丘路,就感到扑面的山水的清气和透彻的宁静,巍峨雄美的虎丘山就在眼前了。在“绿杨馄炖”里简单吃了碗沙锅,绕着七里山塘的小街转了转,便直入虎丘山的正门。 忽然觉得肺腑生香,神清气爽,映入眼帘的是道两旁摆满的簇簇花丛,沿着石阶一路朝上开放。燕子欢呼跳跃,急忙俯下身拿鼻子往花前凑。“这是郁金香啊”,她道,“开的这么大!”。拉着她的手拾级而上,闲不下来左右顾盼的眼睛。虎丘山上多树,有的冠盖如云,有的笔直参天,有的盘若茕龙,每一棵都有一二百年以上的年龄。对燕子说:“真想做个树精呢,这么长的寿命,还有青山为伴”忽然耳畔传来丝竹管弦阵阵,穿过半山的亭子望去看到一块四方的敞地,开满了大片的花。三五个着紫色长裙的江南女子正低头抚琴,吟唱着婉约的江南曲。琴声悠悠,歌声婉婉,乐碎了一池的春水。“这里就是孙武的练兵场”,回头对燕子说,而我却在心里嘀咕:“这弹丸的之地够他摆半个龙门阵的么?”东北方是一条清幽的小道,朝下。九转十八弯,穿亭子,过廊子,山下便是一开阔地,却摆满千余方精致的盆景作品,雄、奇、险、峻的妙处都盛在这方寸之间,天斧神工。 沿山西向再往上走,又回到主山道。这里就是著名的“千人石”和“虎丘剑池”,是整个虎丘山上最具传说色彩的景点。我指着险峻山壁上颜真卿的真迹读给燕子听,她看得入迷。往上左转,过“剑池”正上方的一座古木桥,就到了虎丘塔的脚下了。虎丘塔也叫云岩寺塔,虽然历经几次大修,还是老态龙钟。底座硕大的青砖也歪歪扭扭,布满岁月的灰尘。燕子仰着头问我:“你说它倾斜多少度?”“三十度吧”,“不,十几度”燕子说。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自五代建成,历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不知饱受多少自然风雨的冲洗和战火人祸的摧残,仍屹立不倒,成就了许多美丽的诗篇,也见证了朝代的盛衰和百姓的苦难。在一个僻静的角落还看到陆羽井,虽未枯竭,却长满青苔,飘着枯枝败叶,很是苍凉,全然无一点诗意。 下得山来,再往西转,便又是一个幽静的去处,有成片的竹林,遍地的竹笋和淙淙的溪水,夕阳斜照,整个林子宁静的像一副油画。同燕子在一条长椅上小坐闲聊,眼前是大片的茶林,笔直入云霄的水杉跟紫遍满山的小花,一时恍若世外桃源。燕子俯身掐下一朵小花插在帽檐上,瞅着我笑,“不知什么时候还能再来这里,真的很美!”“我教你学白话吧”,她又说:“兰花叫蓝发,钓鱼叫鸟泥。”我的舌头发直,笨的不如一只学舌的鹦鹉,逗的燕子笑得前仰后合。 游了虎丘,就了了苏东坡所说的遗憾了。然而我觉得虎丘的景色缺少丰富的层次感。你看亭子、楼阁、飞檐,山水就像自然之神打了个盹随意一洒长了出来的,簇簇拥拥,自然有余,内涵不足,所谓山水胜迹,到底是缺少人文意味了。 |
转自:http://www.fxren.com/fxren2764.htm27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