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攀登是一种境界——林州市洪谷山游记 |
[游记]攀登是一种境界——林州市洪谷山游记 |
2008-06-27 sina.com.cn |
攀登是一种境界 ——林州市洪谷山游记 秦铭芳 知道洪谷山、知道金灯寺还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在郑州大学念书,有年暑假过后,我们寝室的老大哥曹文江从林县回到学校,给我们看了他写的一篇散文《游金灯寺》,文章的内容现已不记得了,但洪谷山、金灯寺的名字一直记到今天。 9点左右,开始登山,一入山口,就看一个巨大的石头上刻着大大的“水”字,知道林州市自古缺水所以刻个“水”字表示铭记,后扭脸一看旁边有个祠堂,是纪念一位林州市的地方官员谢思聪的。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林县知县谢思聪,动员老百姓开渠,从洪谷引水,到辛安村止,长9公里,宽 今天天气不错,初冬的阳光照着,山里一片寂静,空气异常清新,看着山边的清清水流,听着山水鸣声溅溅,登山半小时身上开始出汗了。王永发说,这样行走是在洗肺,把城市里我们的呼吸的污染物排出去。不管怎么样说,行走在山路的感觉真得不错。看着错落有致的山石,走在上山的石级上,想着修路人的艰辛,看着清澈的山水,飘落的黄叶,远处山峦的起伏,感受着自然的博大。市审计局组织大家过这样的周末很有意思的,既增加了单位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又让大家在亲近自然中锻炼了身体。 走了一半的山路,我讨厌的低血糖症状发作了,腿软脚轻头晕。好在我有准备,坐下,拿出大白兔奶糖嚼到嘴里,又吃了些巧克力,我把头伏在膝盖上,感觉着身体的能量在恢复,感觉着头晕的状况在消失,感觉着轻柔的山风抚摸过我的额头,我的信心慢慢地恢复了。 整理好背包,开始了登山的新行程,走上了没有石台级的山路,沙石的路面,寥落的黄草,一步步走着,不大一会儿居然赶上了超过我的几个小青年。一个人行走在山路上,高照的阳光打在身上暖融融的,天也觉得近了。 登山就是这样,不怕慢就怕站。慢也是在前进,路总是有尽头的,站住了,就不前进了,相对于行进着来说就是在落后,站是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进,行进中有着浅显的辩证法。胡思乱想着,我走到了一处险要的石路上,终点金灯寺就快到了。石阶坡度70以上,窄容半脚,胖有悬崖绝壁,小心得登了上去,慢慢地豁然开朗。 12点我走到了洪谷山顶。山上风和着阳光一起展示着威力,山风刮得发电风车巨大的轮子响个不停,和王永发汇合了,我们从包里掏出食品,和着山风吃了起来,劳累过后吃东西感觉很香的。 饭后,我看了金灯寺旁边的塔林、明眼洞,然后走进金灯寺,金灯寺属于山西省平顺县。他们的资料介绍说,金灯寺石窟站地2000余平方米,是山西省第二大石窟,石窟坐北朝南,依石崖开凿而成。金灯寺由东往西分7个内院,各院的殿堂供奉着不同石窟里的佛像。这里没有经过大的破坏,石窟保存相对较好,古朴典雅。金灯寺的建筑保留了北魏、元、明、清的特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了金灯寺,在山顶看着来路,是那么清晰,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山脚下可以看到来时乘坐的大巴。境界就是这样,只有在最高处,才可以看到全局,登高望远,才心胸开阔。学习、工作、做人也是这样,过程如登山,结果如看景,什么事情回头看的时候都简单、都清晰了,但在过程的迷局里,就需要坚持,需要不懈的努力,需要向导,需要老师,需要朋友,需要支持。登山如此,学习如此,做人也如此。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65d210100065f.html5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