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河南开封游记—尖兵中原行之开封山陕甘会馆—同程旅游博客

[游记]河南开封游记—尖兵中原行之开封山陕甘会馆—同程旅游博客

2007-07-26    17u.com

在逛完一条全是民国建筑的商业街后,在街内转到了不起眼的徐府街。徐府街正在改造,路不太好走,好在山陕甘会馆也离的不远。

徐府街是条古老的街道,街名很有来历。看路名能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城市的文化底蕴,这句话相当有道理。当年这条街上有一片大宅,主人是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苗裔,遂街道以此命名。(以居住在此的名人为街道的命名方式,就如同苏州潘儒巷)

山陕甘会馆就座落在徐府的原地基上。说起会馆,又称“公所”、“同乡会馆”和“同乡会”,是旧社会都市中同乡或同业的民间性团体和外地工商行帮的机构。"会馆"之名始见于明代兴于清。会馆一般均由外地的富商、乡绅或行会集资修建。旨在方便行会、或同乡联络,聚会;对于同乡以及同乡中的同行来说,还有应急互助和援助的功能。如有同乡不幸客死异乡,那么此处的会馆一般会出面善后。(如苏州南显子巷的安徽会馆、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

(江苏苏州中张家巷中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晋会馆外景)

山陕甘会馆就是一个商业的行会会馆。明末开封被淹后,经济一度萧条异常,直至清代乾隆年间才逐渐恢复。清代的晋商大名远扬,敏锐的商业嗅觉促使他们来到开封。于是在开封徐府街就建起了会馆,后来又有陕西和甘肃的商人加入,最终改成了山陕甘会馆。

(作为正门的当年的掖门)

站在会馆的对面,看到的是一面巨大的仿木构青砖照壁。仿木庑殿顶覆盖其上,并缀以绿色琉璃瓦。檐下是精美的砖雕和云纹护栏。砖雕大多为琴、瑟、钟、瓶,蝙蝠形象点缀其中,另有梅、兰、竹、菊和牡丹等形象。云纹护栏下是一组吉祥的会意砖雕——路路莲升(一只鸬鹚站在荷花中)。照壁的两侧是构建繁琐带有夸张却又精致细腻的坊形掖门。歇山的坊顶是绿色的琉璃瓦敷设的,黄色琉璃的望兽小巧精美。两侧是两只鱼尾龙嘴的吻兽,为龙吞牡丹造型。中央顶端有一狮驮宝瓶造型。仅仅看了大门,就觉得当年财大气粗的晋商,连一个小小的会馆都要那么奢华,追求的正是清朝建筑中高端的形式和工艺。如果不是生长在封建王朝的他们不敢逾制的话,我怀疑他们都敢把故宫建到家里去。不过照壁上有个大大的败笔,就是后人人为在照壁中央用金子塑上了两个字——圣地。天啊,又是一件画蛇添足的蠢事,老祖宗留下的好好的一件东西,为什么一定要去这样作践呢。真是不可原谅!

(山陕甘会馆外景)

左边的掖门是参观的入口,右边的是出口。有意思,这似乎又暗合我们苏州昆曲戏台上“出将、入相”的形制(反了吗?呵呵,有些浑了。)

(照壁砖雕局部)

进得其间,迎面的建筑上有块黑匾,上书“关庙”两字。原来,真正的山陕甘会馆留存至今的只是当年的一部分——关帝庙了。转身反观照壁,上书“忠义仁勇”四个大字,中间嵌有砖雕双龙戏珠,四围分刻有四只蝙蝠,暗合四富同喜(是不是这个意思,有些记不得了,一直在找砖木石刻吉祥图案方面的资料)。

(照壁)

记忆中挂着关庙匾额的是一个卷棚顶的双层建筑,细看这个建筑的形式和装饰,觉得王府都比不上。黄琉璃的屋脊主梁顶上装饰的是琉璃的龙,绿色琉璃瓦下嵌着的是木雕金粉裹身龙,二楼窗楣上是各种动作的金色的木雕鹿(吉兽,代表禄),外挑的一楼歇山绿琉璃屋檐上的脊兽和吻,都是绿琉璃烧制的龙。这时,我想到了,关羽在清朝被敕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所以供奉他的殿宇修成帝制也不为过了。穿过这个建筑回望,才看到这个建筑原来是一个雕龙画凤的戏台。

(关庙)

戏台正对的是一条甬道,甬道两侧是钟楼和配殿(内是开封民俗展览),看到甬道尽头,是一座眩人眼目、精美异常、巧夺天工的三重歇山的赞颂关羽忠勇的木质大义参天坊。清朝的牌坊真的只有用花哨、繁琐、夸张和绚丽来形容。这种形式的牌坊,我在安阳汤阴岳庙还见过一个。牌坊每个歇山都做了大致六层斗拱,斗拱将力分配给支柱,在斗拱哨端,是彩绘的透雕木质垂花。两侧还有彩绘的关于关羽的故事。中间的鎏金龙纹大义参天匾下是一组透雕木刻,表达的也是关羽的故事。顶部的脊兽有些是武将形象。

(钟楼) (配殿)

(大义参天坊)

(对比一下河南安阳汤阴县的岳王庙门楼)

主殿中最美的当数门楣雕刻,都是彩绘的采用镂空手法雕刻的龙、凤、牡丹、及蝙蝠等吉兽,还有葡萄、云纹等装饰纹样,以及一些暗合吉利的小故事。甚至连墙角和屋子的外墙都雕有代表吉祥的图案。

(垂花门) (采用透雕和镂空雕的彩绘木雕门楣)

走过侧门进东院,是史可法纪念馆。

(四合院形式的史可法纪念馆)

可以说山陕甘会馆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是非常高的,尽管参观的面积很小,但是留给我的却非常多!在这样的地方参观如果本身对古建和人文不太熟悉,那最好请个现场导游,这样会给你的参观带来帮助!

(砖雕的盘头和樨头) (刻有繁复木雕的配殿檐廊)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61521.html96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