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朱仙镇往事 |
[游记]朱仙镇往事 |
2008-05-22 sina.com.cn |
(镇中的岳飞雕像) (有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岳飞庙里五坏铜像) 开封县是我的家乡,朱仙镇是开封县的一个镇。从前因为交通不便村里的人很少去过朱仙镇。但是因为朱仙镇是一个大的地方,知名度很高,人们还是偶而会谈起朱仙镇。爷爷年轻时去过,爷爷去过朱仙镇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双腿上面布满蚯蚓状曲张的静脉血管,我们那里管叫“筋疙瘩”。我问爷爷腿上的“筋疙瘩”咋回事,爷爷说到朱仙镇担挑落下的。年轻时爷爷是个私塾匠(私塾老师),想必私塾是没有铁饭碗的,如果这一年没有被聘上就要和村里其他人们一样另谋生计了。谋什么生计?种地是不行了,一是本身家里的地很少,再者爷爷是个私塾匠种地不是好把式,就给人去朱仙镇担挑、也就是脚夫了,担的什么东西已经无从考究了,反正不是山珍海味。从我们那里向西北30华里是朱仙镇,爷爷说早上天蒙蒙的上路,晚上天蒙蒙的回来,没有正经的路,沙土地的小路一跐一滑的,于是几个月下来腿上就长满了“筋疙瘩”。那时侯爷爷正沉浸在对往日艰难日子的回忆中,关于朱仙镇本身的情景并没有告诉我任何的资讯,如今也就再也无法告诉我了。 其实关于朱仙镇,父亲告诉我的要比爷爷多一些。上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父亲正在开封师专学习。那时的开封还是河南省的省会,开封市正南约50华里就是朱仙镇,想必朱仙镇其时还是小有名气的。父亲说,西门外向南是光溜溜的马路,去朱仙镇的人很多,有办事的还有游玩的。西门外的许多人家就做起了向行人出租毛驴和驴车的业务。父亲说,这样的情景分两种:如果是租毛驴按每个毛驴的价格交给出租人,出租人把毛驴交给客人,任凭客人驱使。于是客人们骑上毛驴上路,或单个或结伴,或疾或徐,沿着笔直的官道,欣赏着路两旁的田园风光,好不惬意。到了朱仙镇的北关,下得毛驴倒一个方向,驴头朝北屁股向南,在毛驴的屁股上面狠狠的拍一下,受了惊的毛驴撒开蹄子顺着原路向北跑去,跑了一阵觉得平安无事了,就放下步来,溜溜哒哒的回了西门外,此时驴主人们早已等在路旁,牵回各自的毛驴了事。如若三、两个客人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架毛驴车。开始赶车人坐在前面有一下每一下的吆喝着毛驴,走不出5华里路程赶毛驴车的伙计就怀着鞭子睡着了,任凭毛驴车拉着客人踢踏踢踏的前行,等着驴车停下来时就到朱仙镇了,伙计将车子转过一路睡着又回去了。客人们或办事情,或看风景,晚了就住在镇里,回程的顺便在路旁拉一头毛驴或劫下一架驴车煞是方便。老马识途,毛驴也识途,这多多少少有些世外桃源的情景。父亲想必那时曾经以这样的方式去过,一生饱经沧桑的父亲谈起时下的光景竟还是一脸憧憬。父亲说不要小看朱仙镇,当年曾是北方有名的水旱码头,从黄河南下直通淮河,京畿要道,南北通衢枢纽,后来水系废了朱仙镇也就衰败了。 那条主宰朱仙镇命运的河流叫贾鲁河,贾鲁本是元代的一位治河的官员,因治水有功,后人就用一条河命名来纪念他。大约在明末至清中期的一段时间内是朱仙镇的鼎盛时期,一条贾鲁河将朱仙镇分割成东西两块,围绕这河流住满了南来北往的全国各地的买卖人家,星罗棋布。夜晚的贾鲁河内星光点点,灯光浆影,真有点江南秦淮河的风韵。据说镇上人口最盛时竞有二十万之多,比起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省会开封市还略多一些。于是,有人就把朱仙镇与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以及广东的佛山镇并列中国的四大名镇,有这样的荣耀也足见当年的风彩。可惜,这样的光景并不太长,当道光年间那最后的一次黄河决口几乎淤平了贾鲁河的河道,那曾经行驶在河中各色各样的船只变成了记忆中的印象,于是贾鲁河两边云集的商贾们人去楼空,繁华怠尽,风光不见,曾经的四大名镇朱仙镇却只能望人项背了。兴一条河,败一条河,谁说人定胜天?!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823b5010092lo.html4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