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相册虎跳峡与阿懂 |
[游记]游记相册虎跳峡与阿懂 |
2008-06-10 odian.cn |
-- 作者:远走 -- 后来第二天,阿懂告诉我,他和一群与我们一样投宿在《中途客栈》的老外聊天时,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说在二十八道拐差点没累死,我听了才找到些心理平衡。 (四) 过了二十八道拐,很幸福地走了好长一段下坡路和一段相对平稳的山路。快天黑的时候,到了一家客栈,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叫《茶马客栈》。我和阿懂决定继续赶路,到《中途客栈》再投宿,没有丝毫的分歧,没有一丁点犹豫,甚至连脚步都没有放慢。回头想来,与临时的旅伴之间有那样的一种默契,其实是很难得很幸运的。 只是,无论阿懂还是我,对于到《中途客栈》还要走多久,心里没有丝毫的把握,只知道根据路人的说法以及我事先做的极其有限的功课,还有大约两个多小时行程。后来,在走出《茶马客栈》二三十分钟后,在一块大岩石上看到用黄色油漆涂写的路标,写着到《中途客栈》还有5500米,并特意注明这一段路多为平路。我算了一下,按我平常的步伐走平地一公里需要十五分钟,5500米马不停蹄地走用不上一个半小时;就算山路难行,两个半小时也该到了。那时好象是下午五点多,想着7点多能到达目的地,就很放心地往前行了。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又走了十几二十分钟后,看到另外一块岩石上手绘的路标,居然写着到《中途客栈》还有5800米。可是如果之前看到的路标是正确的,那么二十分钟左右时间我们前行了大约6、7百米,到那个地方距离《中途客栈》应该是4800米,而不是5800米。嘿嘿,真把我和阿懂都弄糊涂了。不过也好,总算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所处的位置距离《中途客栈》大约是5、6千米,再远也远不到哪儿去了。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被山挡住的峡谷中黑夜似乎来得更快。几片薄如蝉翼的红霞在天边悠荡了一小会儿,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没多久,我们就只能借助于眼睛对黑暗的适应能力和星星远在天际的熹微光亮了。在没有人烟没有照明设备的荒山野岭,走在迈错半步就会落入万丈峡谷的半空绝径上,我居然没有丝毫的恐惧。 我问阿懂那天是阴历的多少号?阿懂想了想说大概十几号吧。我推算了一下,应该也是十八九不到二十号。那么说,应该有月亮的。嗯。阿懂也同意那天应该有月亮出来。于是我们一致很乐观而耐心地开始等待月亮。 无论如何,在月亮出来之前,我们也是要赶路不能停下来的。我忽然想起以前住公寓的时候,走廊里没有电灯,就经常用手机照明,于是就提议阿懂利用这个绝妙的主意。幸好,阿懂说他的手机电池几乎是满的,因为几乎一整天没打电话;另外还有一块备用电池。我的手机两块电池只有一个是有电的,不过还好因为路上几乎没有联通信号,我早早就关机了,节省了电力,所以那块电池也几乎是满的。这样我们就有大约三块电池的电力,如果不打电话,足够我们照明到目的地了。 山路很窄,我们只能一前一后地走。但是手机的照明范围很小,我们又不能离得太远。于是阿懂在前面一手拄着一根用树枝做成的拐杖,另一手拿着手机照明,身后背着我的旅行包,我拽着阿懂挂在背包左吊带上的外衣紧紧地跟在他的左后侧。还好我们行走的方向左侧是山,右侧是峡谷,所以阿懂右手执拐杖探路毕竟比左手方便一些。我叮嘱阿懂说,万一你脚底不稳,记得一定要往左侧摔倒,我也好往左边用力拉你。 猛抬头看到满天的繁星,前所未有地多,仿佛要迎面散落下来似的。毕竟是云贵高原,比一般的地方离天国的距离要近了许多,所以星空看起来也近了许多吧。银河象一条缀满珍珠的玉带,清晰地横亘在眼前,牛郎和织女依然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地隔岸相望着。天鹰,天琴,天蝎,仙后,大熊,小熊……散布在空中的星座像仙女的一双巧手在巨大的天幕上绣下的一幅幅灵慧图案,令人欲爱不释手却苦于无法触摸。 哎,你看星星怎么那么多啊!简直多得不象话呀!我对阿懂惊叹道。阿懂也停下脚步,看了看天,点头同意说:嗯,是有点多得不象话。于是我和阿懂摸索着靠路边的岩石坐下来,仰头望着星星发了好一阵呆,呆够了才起来继续赶路。 途中,看到一个路标,所指的方向有些模糊,那个地方却看起来有些象是被一块巨大的岩石分隔开的小小岔路,我和阿懂就一致地选择了向左行。但是后来,因为超过了我们预计到达的时间却迟迟没看到《中途客栈》,我一度稍稍怀疑我们可能偏离了方向,阿懂却坚信我们的方向没错。 终于看到一些人烟的迹象,觉得很是安慰。当一户人家的灯光令人确信无疑地展现在前方的时候,我就对阿懂说:咱们过去看看吧,只要那里是客栈,就住下吧,继续走太冒险了。阿懂表示同意。于是我们疾走几步,拐了一个弯上了一条土路走近了那户人家。很显然,那确实是一家四合院式的客栈。终于走到朝东面开的大门,仔细看门楣上的牌匾,居然是用英文写的Welcome to Halfway! 哈哈,原来是到了我们一直寻找的《中途客栈》!竟有些喜出望外的感觉!禁不住和阿懂一齐欢呼起来。 就这样,那一晚我们靠手机的微光照明,走了近三个小时的夜路。抵达《中途客栈》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半多。奇怪的是,到那时候为止,月亮居然一直都没有出来! (五) 《中途客栈》的气氛很是热闹,显然住着不少客人。伙计见我们进来,就仿佛看见自家人回家了一般,招呼说:一路上辛苦了,厨房有热水,先去喝杯茶吧。听起来没有生分的客气,只有温暖的亲切。心想,难怪这小小客栈在网上那么有名呢。原来所有的名气都不是白给的,无论是名人还是名家,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做人者要么心术手段超狠,要么为人处世英明,经营生意则向来与做人是一样道理的。 正好又渴又累的,就应了伙计的邀请,先去厨房喝了几大杯热茶。过度的劳累使得胃口也有些迟钝,午饭晚饭都没有正常吃,居然到那时还不觉得饿。休息了一会儿,神经彻底放松下来,饥肠辘辘的感觉才渐渐醒转过来。 先让伙计帮我们安排房间,问价钱,被告知是一个床位十五元,一个房间三十元。伙计又念叨说,刚好还剩一个房间,而且就只剩下那么一间房了。于是被领到一间房里,打开灯一看,竟然是一张双人床的房间!我和阿懂愕然地面面相觑,一时间张大嘴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然后朝向伙计,异口同声地惊呼:不会吧!不会只剩下这么一间房吧!伙计看了看我们,稍顷好像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了,说:啊,噢,我的意思是,双人床的房间就剩这么一间了,当然还有别的房间。于是又把我们带到了另外一个有两张单人床的房间,告诉我们:两张床的房间也只剩下这么一间了;今晚有一个团队入住,所以房间比较紧张;如果你们不住这一间,就要分别被插到别的房间的空铺位里。阿懂用目光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默许,阿懂就从伙计手里接过了钥匙。 放下背包,首先拿出各自的手机充电器,给我们的照明功臣补充给养,然后就又跑到了厨房里,这回是去点菜。店主人老冯拿来一个粗布串编的手写菜单,荤菜素菜都很便宜,我们就点了四菜一汤两碗米饭,告诉服务员等菜好了送到院子里的露天餐桌上,然后就坐到了院子里的长廊下。经过一整天艰苦行军后,在晚风习习的农家院落里,就着一盏温暖的灯笼,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开饭,听着楼上楼下的房间里传出朗朗的欢声笑语,那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惬意。 风卷残云之势扫荡了四菜一汤,结账一算才三十几块钱。我早都说好晚饭要请客的,为了报答阿懂帮我背一天包的辛苦。阿懂说,其实真的无所谓的。后来看我是真心诚意地坚持,也就没有拒绝。 吃完饭,我洗澡洗衣服,阿懂跑去和老外们聊天。那一天晚上入住在《中途客栈》的团队,是一群老外。那两天一路碰到的旅人,无论是迎面而来的,还是和我们同一方向被我们追过去的,都无一例外是老外。也难怪一路见到的手工路标几乎全是英文了。 等我差不多要睡下,阿懂也回来了,我就告诉阿懂:月亮终于出来了!刚才在露台上,我看到月亮了,还挺大的呢!可惜出来得太晚了。阿懂也觉得很奇怪,怎么月亮那么晚才出来。后来我们一致地判断,可能因为这里是高山峡谷,山太高了,月亮爬到山上头是需要些时间的,所以比城里的月亮要晚升起好几个钟头。第二天早晨,我们发现,太阳居然也是如此!天虽然亮了,但是要想看到太阳得到十点多钟接近中午! 房间里照例是没有供暖系统的,临睡前我说了一句怕一床被子加一床毯子不够暖和,阿懂就把他床上的毯子让给了我,他自己只盖了一床被子,我也没有太客气。关了灯,我和阿懂在黑暗中聊天,阿懂说了许多从店主人老冯那里听来的客栈轶事,还告诉我他和我一样是在12月24日那天到达丽江的,那天是他三十岁生日。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不知什么时候就酣然入睡了。一夜无梦。 醒来已是早晨九点多钟。起床洗漱完毕,阿懂去点菜,我就倚在床上敷面膜,一直到服务员来喊我说早饭准备好了。 吃完早饭,收拾好行李,我和阿懂就跑到露台上晒太阳。露台上挂着一个像鸟笼一样的小竹笼,问服务员是什么,小姑娘就说:是手机笼子,如果手机没有信号,放到笼子里两分钟后拿出来就会有信号。阿懂就把手机电源打开,一看果然没有信号,就放进了笼子里。过了一阵子拿出来,还是没有信号,问小姑娘怎么回事,小姑娘说还没够两分钟,再放一会儿。阿懂就又放了进去,这回等足了两分钟才拿出来,可依然没有信号。又问小姑娘怎么回事,小姑娘就咯咯咯地笑着跑开了。阿懂这才明白是上了小姑娘的当,一脸冤屈地望向我,我也吃吃吃地笑,他这才明白原来我早在旁边看出他是上了小姑娘的当。 后来要走了,我喊服务员,刚才那个精灵一样的小姑娘就跑了过来,问我什么事情。我说要结账,小姑娘就说:你老公已经结过了。把我照一愣,即刻反映过来她说的应该是阿懂,就瞪了她一眼:瞎说话!谁告诉你他是我老公!小姑娘就笑,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样子看向阿懂,见阿懂正不好意思的样子看我的脸色呢,就又咯咯咯地笑着跑开了。
|
转自:http://www.odian.cn/bbs/TopicOther.asp?t=5&BoardID=14&id=7467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