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绍兴兰亭游记 |
[游记]绍兴兰亭游记 |
2008-07-22 blshe.com |
. . . 绍兴兰亭游记 作者: 叶青 | 2008年07月15日 20:46 | 栏目: 一般分类 今天(7月13日)是休息天,我与妻及小孩三人上兰亭游玩。虽说已经在绍兴工作三年,但还是第一次去兰亭。 较前几天的炎热,今日明显凉爽了很多。到了兰亭风景区,里面竹树成林,只露出一条蜿蜒曲折而狭小的石板路,马上发觉,即便是烈日炎炎,阳光也很难照射进来,这里真是一个避暑的好去处。刚满2岁的小孩马上开始在这条小径上来回奔跑。 "这里好还是家里好啊?"我问孩子道。 "这里好。"他用稚气的童音回答道。 "那你现在想不想回家去呢?"我再问他。 "不想回去。" 再往里面走,看到了写有"鹅池"的石碑,也看到了就在近旁的一池绿水,果然有几只大白鹅在那里嬉戏游动。小孩好不容易记住两三首唐诗,其中一首便是骆宾王的«咏鹅»。妻便给他开了一个头,指着水池中的鹅说道:"鹅,鹅,鹅,接下去是什么呢?"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孩与在家里一样,顺利地背了出来。看到真的鹅,他十分的高兴,手舞足蹈起来。看到小孩这么高兴,我们也很开心,感觉来对了地方。有时候,要找到一个好玩的地方也不容易。 再进去,就听到从哪里传来的古筝的声音,走近一看,原来声音是从一条宽只有一米长的溪水上游的小山坡上的一间小屋里传出来。想来小屋里设置了电脑和音响而在反复播放吧。这条蜿蜒的溪水很清澈,溪水深处没有泥沙,全是大小不等的石块,石块上长满了青苔。溪水边上也有许多干净的大石块。听着这美妙的音乐,注视着这清澈的流水,的确颇感诗意。但此处边上的树木看上去比较小,并没有把太阳光完全遮住,我想要是在此处搬移一两棵很大的树种上,可能会更好。 这时候,有人叫我的名字,回头一看,原来是同在绍兴工作的高中同学。他也带了7岁的女儿来这里游玩。好友碰巧在这里相见,很是惊喜。我们坐在石板凳上闲聊起来。刚好有一个组团过来,导游介绍说,当年王羲之邀请好友到这里来游玩,大家就围着这条小溪屈膝而坐,同时饮酒吟诗。听她这么一介绍,就顿觉这条小溪神奇而可爱,并感到古人的人生实在更比我辈愉悦﹑充实,同时又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 再往里走,就看到一些类似寺庙的建筑,这些建筑物在中国的风景区随处可见,可能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吧。不过,这座寺庙有些特别,中间有一座小桥相连,下面是一汪清池,一只乌龟和一些大大小小的金鱼在那里自由地游动。两边长廊里游客在会心地欣赏着。同学刘君买了2包碎米花给两个小孩。刘君已带女儿来此处多次,喂鱼是她必玩的项目。我家小孩也跟在姐姐后面,煞有介事地喂其鱼来。只见碎米花浮在水面,然而鱼儿根本无动于衷,或许是过了正餐时间,它们都已经吃饱了,或许是它们根本不喜欢吃这些难食的垃圾了。 妻忙着给两个小孩拍照,我却想早点看看刻有"兰亭集序"的石碑。看她们三个其乐融融的样子,不想打扰她们,我在远处跟她们说:"我们先往里面走了",便与刘君来到里面,看到那高大的石碑,竖立在一间亭楼里,这里围着很多人,导游在介绍着:"我们天津教育局的游客都过来吧,这块石碑的正面刻有"兰亭集序",反面刻有康熙皇帝来江南游玩时作的诗。刻有皇帝所作诗的石碑,这么高大(大约有10×4米),保存这么完好的,在中国很少。"兰亭集序"的真迹可能失传,从古代到现代临摹的书法作品有一些,代表作品都有历代收藏名家的印章,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与真迹比起来,临摹的书法作品可能也未必就差,况且"兰亭集序"真迹本身也不可能每一个字都好,但是"兰亭集序"是字与散文意境的高度统一,并不仅仅在于字本身,所以后人临摹的作品已经无法超越。只有王羲之本人的真迹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可惜现在已经失传。" 我听了也觉得说得十分有道理,那种文章,那种知心朋友促膝交谈,远离政治,远离尘世烦恼的聚会,所让人震撼的境界一点也不亚于作为大书法家的书法本身。 等我们两个出来再返回时,妻与两个小孩已经不在原处。大概找我们去了吧。我们再去寻她们。原来她们已经返回到鹅池边上,两个小孩转移战场,在此处喂鱼了。我们鱼她们又汇合在一处,在清凉的树荫下,我与刘君又坐在石板凳上闲聊起来。 不曾想,在我背后的石板凳上喂鱼的刘君的女儿,喂鱼的时候往前面伸得太长,一不小心失去重心掉到水里去了。我几乎同时听到刘君与妻的惊叫声和小孩落水的声音,等我回过神来转过身去时,刘君已经一个箭步跑上来,跳到了水中,等我俯下身伸手过去时,他已经把小孩从水中捞了上来,我立即把她接上岸来。由于受到这么大的惊吓,也可能喝了一两口水,小孩已经是哭声连连,我们给她拍背,叫她俯身吐水。好在这么快就救上岸,她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受了惊吓。不过,我惊叹地对刘君说: "你的动作倒也真够快速的。" 什么叫毫不犹豫,什么叫快速,这真是一个生动的注视镜头。 小孩与刘君全身都已湿透,好在是夏天,他们虽然感觉冷,但都没有打寒战。刘君的手机也被水浸透了,他忙着擦干,提取电板。这样一来,必须早点回家换衣服,我们忙着返回。路过景区的店铺街时,妻买了一件马褂,考虑到小女孩湿漉漉的裙子穿在身上可能会感冒,他们就让她脱下裙子,换上马褂。只可惜这件马褂只能包住前面,在背后只有几根带子。我们几个大人看了,都笑道:"还真的很漂亮呢。" 我想起了这个风景区还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有小桥连通延伸到湖泊中央的亭子上,然而这小桥的一边却没有栏杆。大人一不小心没有照顾好,小孩就有可能掉下去。这湖泊的水看上去很深。看来在管理上还有很多漏洞,在淹死人之前,景区的管理者能够站出来多做点事情就好了。不过在中国,事情向来很复杂,资金没有到位啦,管理混乱啦,往往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左右的,十年之后还是没有栏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出门在外,许多意外的风险也在等待我们,我们自己还真得小心一点。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起康熙皇帝诗句中的第一句:向慕山阴镜中行。就是说向来就仰慕绍兴(山阴是绍兴的古称),到了绍兴之后感觉就好像是在镜中行走一样。绍兴虽然有许多小桥,有很多中小河流与湖泊,然而比喻在镜中行,不免也是言过其实。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像兰亭景区一样风景绝好。我在医院夜晚值班时,曾在住院部的高楼上眺望绍兴这座城市,发觉这个城市三面环山(就是会稽山),另一面比较开阔,远处可通向大海。以前的文人喜欢到会稽山隐居,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山脉树木很多,郁郁葱葱。如果论及城市环境的好坏,感觉在中华大地上,比这个城市漂亮的地方,其实多的是。
|
转自:http://yeqing1.blshe.com/post/6632/22989437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