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涌泉寺

[游记]涌泉寺

2008-05-22    sina.com.cn

千年古刹

涌泉寺位于鼓山山腰海拔四百五十米处。涌泉寺寺貌庄严,殿宇辉煌,佛像宏伟,工艺精巧,素有“闽刹之冠”的美誉。寺中“三宝”、“三铁”更是令人叫绝。涌泉寺也留下了许多名人的印记,寺名“涌泉寺”三字为清朝康熙皇帝御笔所题,“兰花圃”三字为朱德所题。

福州市东南部的鼓山,海拔925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每逢风雨大作就颠簸激荡有声而得名。位于山腰海拔450米处的涌泉寺,前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风景秀美,为福州五大禅寺之首。

据清代黄任《鼓山志》记载,涌泉寺“其先为潭”,五代后梁开平二年
908年
填潭建寺,最初名“国师馆”。后因寺前有罗汉泉,泉水涌出地面,于后梁乾化五年(915年)改称为涌泉寺。宋咸平二年
999年 ,真宗赐额“鼓山白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 1407年
,明成祖赐名“涌泉寺”。永乐六年 1408年 及嘉靖二十一年 1542年
两次毁于火,寺内建筑所剩无几。万历四十七年 1619年 至天启七年 1627年
间重建。清顺治、康熙年间又经修缮扩建。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
,敕赐御书“涌泉寺”匾额。至今高悬寺门上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佛教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工作,多次拨款维修涌泉寺,以后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僧人们在这里潜心修行,晨钟暮鼓,日夜不辍。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镇寺珍品“三宝”“三铁”

作为名山古刹,涌泉寺有很多独特的景观和罕见珍品:一是“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二是“三宝”(千年陶塔、血经、雕版);三是“三铁”(铁木供桌、铁树、铁锅)。

涌泉寺建筑构思独特,整个寺院依山而设,建在山峰的颌处,行家称为“燕窝穴”,使得寺院藏而不露,所以,游人无论是步行、乘车,还是坐缆车,都看不到寺院,即使进了山门,仍见不到规模宏大的涌泉寺,素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说。

涌泉“三宝”:陶塔是指涌泉寺前两侧的一对陶瓷千佛塔,此对塔烧制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立于东者名“庄严劫千佛宝塔”,立于西者名“贤劫千佛宝塔”。各高6.83米,座径1.2米,木构八角九层楼阁形式,每座塔壁均塑有1038尊佛像,八角塔檐上另有四方佛72尊,悬挂陶制塔铃72枚。这两座陶塔国内罕见,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涌泉寺的一大宝。寺内藏经阁,保存明以来佛经雕版万方,成为涌泉寺的第二大宝。藏经阁内存有明版《南藏》、《北藏》、清版《龙藏》等,计20346册。还有用“贝多罗”树叶制成的巴利文南传佛经七种和历代高僧大德刺血书写的经书657册,此为涌泉寺的第三宝。

涌泉寺有悠久的刻经史,据《鼓山涌泉寺经板目录》一书统计,至1932年止,共刻经359种,其中明刻84种,清刻195种,多为楷书方册,精妙绝伦。1929年,弘一大师来寺,见后大为赞叹,誉为“庋藏佛典古版之宝窟”。大师倡缘刷印十九部道霈禅师的《华严经疏论纂要》赠予扶桑各寺。目前,寺中尚存有明末清初所刻的佛经及佛学著述板片3613块,清末至1949年所刻的7696块,各种佛像、书画板片66块,总计11375块。

涌泉“三铁”:一是大雄宝殿内三圣像前安放着的一张铁丝木供桌,据说遇火不燃,入水不腐,遇阴则潮;二是方丈室前的三株千年铁树,别处铁树罕见开花,惟这三株年年开花,灵气独钟,雌树黄花如绒球,雄树花型似绒塔;三是寺僧斋堂香积厨中,有一口大铁锅,口径达1.67米,深0.80米,煮一次饭需放5包大米,1吨水,可供千人食用,是世上罕见的“大锅饭”,饭熟后,锅底沉结一层锅粑,酥香可口,是涌泉寺的特产之一。

错落有致的寺院建筑群

涌泉寺目前的建筑,多属明、清两朝以后重建和扩建,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间的格局,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计有大小殿堂25个,占地16650平方米,整座寺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院建筑群。

步入天王殿,迎面坐着弥勒佛,笑口常开,人们称为“欢喜佛”。在弥勒佛旁有副佳联十分有趣:“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奉;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天王殿后是大天井,中间拱桥飞架,称“石卷桥”。两边铁塔入云,为清洋务运动时福州船政局建造。两旁是钟鼓楼,钟楼上的大钟,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铸成。该钟是用金银铜锡合铸,重约两吨,钟面上铸有《金刚经》全文,共有汉字共6372个字。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a0721010008a6.html35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