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一游记三长江江景 |
[游记]十一游记三长江江景 |
2007-11-06 sina.com.cn |
上船地秭归属于西陵峡,初初上船挺兴奋,最先注意到的是江里的船。长江上的船并不是很多,多数是货船,货船的样子也和想象的相差很多。 货船都是“敞篷”的,而且并不很大,多数都是运沙石料和煤的,也有一些运送集装箱的。这些货船的速度都很慢,甚至慢过游船,推想这恐怕就是水运价格低的原因吧。 游船在5号的中午驶入了巫峡一段,蓝天、白云,可惜江水是泛黄的。坐在五层的甲板上,空旷无人,多数游客顶不住日晒,看景照相后就回了房间。而我顶了把雨伞,把椅子拖到合适的位置坐下,抬头看着北岸的山峰和天上的白云,它们在我的眼中慢慢流动……温润的江风使阳光不再那么炙热,而变得和煦。这就叫做“惬意”! 傍晚时分,进入瞿塘峡。在这里就可以看到“夔门天下雄”了,这里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瞿塘峡全长约八公里,是三峡中最为雄伟险峻的。新版十元人民币的背面就是夔门的景色。 关于夔门的诗句很多,收集如下: 陆游《新春感事八首终篇因以自解》诗之四:“忆到夔门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杜甫:“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杜甫《长江》一诗中描写:“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陈毅:“三峡束长江,欲令江流改。谁知破夔门,东流成大海。” 郭沫若:“岸崖又壁立”。 一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白帝城声名远扬。白帝城属奉节县,位于瞿塘峡口的长江北岸,东边就是夔门。白帝城原是半岛,三峡工程蓄水后,这里已四面环水。暮色朦胧,只见岛上郁郁葱葱,有亭台楼宇点缀其间。遥想当年刘备托孤的景象,遥想鄙人的偶像诸葛先生也曾身在此处,不觉唏嘘。空间在时间的横轴上行走了1784年。 船再前行,新奉节县城映入眼帘。出发前特意抽时间看了贾导的《三峡好人》,所以这里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奉节也是一座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随着有关三峡移民的这部电影屡屡斩获大奖,这里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是这几天还在网上看到《三峡好人》又在智利国际电影节上得奖了。这部片子好象也成了在各大洲都得过奖的电影了,男主角得了影帝,但依然在山西挖煤。 意外地发现在电影中那个奇怪的建筑物就矗立在江边的山上,于是兴奋地连连拍照,号称要把这些照片都命名为“三峡好人”。回到家想起来要查查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查到的结果就让人兴奋不起来了。 关于那个奇特的建筑,在网上查到的资料如下: 那是奉节为数不多的几个烂尾楼工程,对外叫移民纪念塔,对内宣传叫华字踏,因为他的结构就是一个繁体的华字,而当地人都叫它为风水塔.其塔建设的初衷来源于当时的县领导,现任重庆某区委书记的刘某.建塔耗资2千余万,随着原领导的调离却成了一个无人理睬的烂尾楼工程,那可是一笔可建百余所希望小学的钱啊,随着建设的规划,那耗资数千万的塔现在又被政府列入了拆迁爆破的对象. 落日、飞鸟、纪念碑……今天的现实就会成为明天的历史。(此行最得意的照片之一,嘿嘿) 一路向西,我们逆水追赶着太阳。 时间已经到了10月6号。驶出三峡,江面明显开阔起来,也没有了美丽的景色,进入了工业时代。 南岸一片工地,推土机、大卡车营造出一个黄色世界。 我们的游船排出的黑色尾气。 北岸有很多工厂,煤厂、修船厂、造船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灼烧的气味。 这并非一条小船,而是航标。长江里有好多好多。 长江版“长河落日圆”。我站在甲板上,用mp3聆听着《长江之歌》:“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 文章引用自: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dd88af01000du1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