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解说词(19)

[游记]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解说词(19)

2008-06-27    sina.com.cn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府南河上这座名叫安顺桥的大桥,河水从不同的方向围绕和穿过这座城,横跨其中一条河上的桥,桥面上排列着工整的房间和店子经营各种生意。根据记载,古时的成都城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最繁盛的交易物是一种被称为“蜀锦”的丝织品。因为发达的织锦业,成都有被称为“锦官城”。而这种彩锦只能用河中的清水才能漂洗出来,所以,南河又曾被称为锦江。许多年前,乘船穿梭于河中的人们看到的是满城清流中漂洗彩锦的织女。在成都人的印象中,他们传统的城市是在府南河的清流中迅速时尚起来的,奇迹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1000多年前的成都,城墙上遍种芙蓉。今天,沿着府南河是一条17公里长的绿色走廊。传说中的“伊甸园”现在依旧是世界上最富于生态的现代城市之一。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历史的声音仍在回响。在成都,茶馆也许是最能体现传统韵味的地方。男女老少聚在这里喝茶闲聊谈天说地,这就像为河流举行的一种仪式。上个世纪50年代,因为河水的清冽,成都人总是直接用它泡茶。这是来自岷山中的冰雪之水,它来到成都的过程,也是人与自然从抗争到亲和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一碗清茶包含了成都所有的生命颜色和时间痕迹。据考证,成都人喝茶的历史始于战国时期,闲情逸致古往今来。除了招呼前来喝茶的游客和街坊,宋仲文每天要做的事主要是用诗画的方式,讲述成都的历史和呼吁宽巷子的保护,他是古街有名的民间诗人。宋仲文最早写诗的动因来自于他所生活的古老街巷,以及对当中一切事物的眷恋。许多年前,宋仲文与妻子放弃了工厂中的工作,从事自由职业,在火车站跑运输,而这事主要落在妻子的身上,他则潜心于他的诗歌和老房子。女儿宋玉在医科大学学习传统的中医,眼下长在一家医院实习。

有人形容,茶馆就是一座浓缩的成都。也有人说,就是要置身于这些狭窄、老旧的巷子里喝茶,才能真正贴近这座城市。老宋的茶馆,总能吸引这些喜爱老成都的茶客。在古老的成都从事着最时尚的职业,对于美丽分外专注的孙瑞,心里头也流淌着和宋仲文几乎相同的心事。成都最美的姿色依稀还是在它那古朴的风韵里。古老的宽巷子在岁月中渐渐残破,眼下,对它的保护是宋仲文最操心的一件事。他认为,它要留住的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宽巷子片区属于成都城区的中心,土地资源十分珍贵。近年来,因为城市开发的需要,周边的西多老建筑被拆掉,作为成都的一个时代缩影和另一张面孔,政府希望通过部分拆除重建和部分修复保留的方式,对宽巷子进行保护。作为古街上的老居民,宋仲文希望能原汁原味地保存古街的风貌。在已经过去的千百年中,成都一直是大兴土木之地。水流、沃土、城郭使它成为所有人的天堂。帝王、商贾、文人墨客,这里,几乎聚集过中国古代所有伟大的诗人。千百年后,当帝王之梦烟消云散时,成都人仍然生活在远古诗人水气淋淋的文字中。在中国,这是成都所特有的。许多艺术家,像古代文人那样寓居成都形成这些特殊的聚落。诗人、作家、画家、建筑师,他们将自己的工作室建在城区周边的田野间。

在成都平原的西北面,岷江的汹涌雪水与一座苍翠的山峦相遇。山水之间,一座神奇巨大的水堰古已有之,涌向成都平原的岷江水因它而变得温顺起来。这些水流给平原上的人们带来富庶的生活和空灵的生存态度。2000多年前出现的这个水堰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它造成了成都平原的过去和今天,它所包含的千古玄机至今还引人入胜。这座叫都江堰的城市因为古老的水堰而得名。每年的4月5日,当地都要举行隆重的庆典,以纪念古堰的造就者李冰。同时,这也是川西农事中放水溉田的日子。2000多年前,迅速统一中国的秦国人为了讨伐古蜀东面的楚国。谋划修通从岷江进入成都再连接长江的水道,这个用于战争的水道变为新任秦国蜀守李冰心中的理想。史载,李冰溯岷江而上考察水情,他要修建一条不但能杜绝水患,而且能灌溉、航行的人工河流。石头、木桩、竹筐成为他最主要的修建材料。2000多年后,世人仍然惊异于这项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它包含着怎样的奥秘。李冰把工程的修建选在岷江河流的弯道处,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把江水引入工程的主体,包括被称为鱼嘴的分水堤、飞沙堰河宝瓶口。分水堤把岷江分为灌溉内江和排洪外江。飞沙堰是中段的泄洪道,一来排遣洪水,二来利用大水进入外江的漩涡作用大大减少泥沙在宝瓶口的淤积。宝瓶口则是内江的进水口,控制着最终进入平原的水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d884b01009nbm.html31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