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我看话剧白鹿原

[游记]日记我看话剧白鹿原

2007-07-18    sina.com.cn

今儿我度过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夜晚,我和曾在延安插过队的妹妹一起在首都剧场观看了北京人艺新排的话剧《白鹿原》彩排。

这场演出定为晚七点半,安排的观众大都是剧院的家属,时间已七点可但还不放持票等候开门已久的观众,满院子里黑压压一片,我当然也是名正言顺的家属,每张票上都标有申请要票人的姓名,可见用登记的办法来控制秩序以防出“乱”子。临时改了进剧场的通道.据说是一种缺保安全的措施……由此看来官方与这些人艺“家属们”十分关注今天的这场彩排演出。

话剧《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曾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用他的话说,小说阅读是一种交流的形式,话剧将是完成小说〈白鹿原〉与观众交流的另一种形式。

仅管我看过小说但在封闭的剧场里,我一次又一次被舞台上浓缩了剧情与再现原著当中宏大气势所震憾,这是我来前没有想到。

看到舞台上一个家族的两代子孙们,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权经历了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的风风雨雨,不得不让我想到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地悲哀,一代又一代“不是打就是骂”怎么就不能合睦相处?怎么就好斗不喜欢安宁与太平呢?

早在80年代我看过徐晓钟老师导的话剧《桑树坪记事》也很震憾,他把影视中的时空转换手段,将转台巧妙地运用到话剧舞台上,不仅让观众感到很新颖,这一手段象一个符号.,即时空变换的符号.在舞台上多次出现便是一再强调直至让观众对<转台>的理解与认可.

90年代的话剧舞台上我还看过一部轰动中国剧坛的力作话剧《生死场》,它是由导演田沁鑫根据女作家萧红的同名小说改变的,她以现代的意识引用了许多电影艺术手法,
如在舞台上用光区或局部来划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中所发生的故事,在人物塑造上更是独道,例如<预谋杀人>场戏,就象皮影戏,用的是角活生生的演员,人物造型效果极象民间剪纸艺术.<催生.>那场戏她把现代绘画中的造型意识运用在了话剧舞台上

房梁上吊着将要分娩的女儿,老娘吊着长烟袋再一旁看护并鼓励着她,,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舞蹈语汇还有带有地方特色的道具给观众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力。至今我还记的把生命留在舞台上叼着比人还长的老烟枪,一个裹着小脚身高马大的东北农村娘们儿……




今晚在首都剧场场彩排演出的<白鹿原>满台人张嘴撇着老陕腔,就连唱“解放军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哪……”也是地道陕西味儿的”

那些能拉会唱的群众演员个个形象就是原上的父老乡亲,他们穿着陕西棉袍,
那带有浓郁地撕声力竭的秦腔,在剧场里一声声吼,着实把个剧场中看戏的观众给震了。原来这些人正是来自于陕北,有14位唱秦腔的老农和12位老腔弹奏演员,
现在的老腔只能在陕西华殷市的张氏家族中可以找到,目前全国会唱陕西老腔的人也不超过20位,此次来了12位。老腔现在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遗产,和秦腔相比,老腔听起来不仅有秦腔的抑扬顿挫,更有一种表演生命力量的气魄。林兆华导演在陕西采风的时候听了四五场他们的演出,每次都非常激动。这些乐手祖祖辈辈都没有离开过陕西,而且他们的老腔并不外传,但现在面临失传的危机,所以吸收了外姓家族的人来学。这次老腔的演奏员,最年轻的52岁,最年长的71岁,应林兆华导演的诚挚邀请,离家三个月特意到北京参演《白鹿原》。

在剧中,有三段无伴奏演唱的秦腔特别有感染力,它的表演形式很象川剧里的“帮腔”,主要配合宋丹丹所饰演的小娥这个人物的,象咏叹调更象内心独白,都是三段非常悲愤又高昂的唱段。

“再现原生态”这种说法我也是最近才常听到的,听说从建剧组那天起一踏进排练场,演员就必须用陕北方言说话, 就是为追求一种并达到“原生态”,舞台上的布景全象真的,舞台上的人说的全是陕北话,再就连那小孩赶的羊群和牵的毛驴也是真的哦!

我崇尚真实.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78469f30100040l69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