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攀登玉珠峰西行日记十八 |
[游记]攀登玉珠峰西行日记十八 |
2008-07-22 17u.com |
高秘下山前指示晚上必须至少2人同帐,以防万一有人半夜不行了还不能被及时发现而出问题。一再强调一旦有人不行了绝对不要挺到天亮,无论多晚都要和山下联系,上面的人往下送,下面派人路上接,连夜往格尔木送。晚饭后一起聊天的时候老白说万一有人不行了谁去送呢,我只好表示肯定是我们身体状态还比较好的去送了,老白又强调说送人的人体力耗费很大的,意味着可能要放弃登顶了,刘云跟王振和立刻说那时候了还想什么登顶呢,救人要紧,放弃就放弃了。老白突然表情一僵,眼眶有些湿却强忍住了,扭了好几次头,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感觉我们说的也太悲壮了,希望我们谁也不会有事。 傍晚又起风了,冷风中还夹杂着雪粒子,我正躲在帐篷里写稿子突然听到外面有脚步声,还有人说到:我们来了!以为是大本营送给养上来了呢,拉开拉链探出脑袋却发现是两个陌生人,经询问得知格尔木一个登山俱乐部的,前几天曾在格尔木宾馆送我们出发,趁周末过来要和我们一起登顶。大风中他们俩人很艰难的在搭建帐篷,我只好出去帮忙。这两位老哥实在是牛B,借给别人的帐篷拿回来没有检查,这会才发现一根防风绳都没有了,地钉也没有几根,有一位居然还穿的是普通的低帮球鞋,说是来的匆忙忘记换鞋了。他俩带的是一顶探路者的单杆高山帐,由于缺少配件在大风中很难搭起来,他们递给我一台摄像机,请我帮他们拍摄,我一边拍摄他们搭建帐篷的过程一边搬过去几块大些的石头,帮他们压住帐篷边缘,好不容易才搭起了帐篷。外面特别的冷,操作摄像机的手指已经冻的麻木了,只好赶紧把DV放到他们的包里钻回了自己的帐篷去继续写稿。 王振和的133手机昨天就只有一格电了,为了省电我不能给几家报社一一口述稿件,只能请一个人记录后给转发了。于是打电话给我的好朋友,也是和我合作了一年多的人民日报记者周志忠,我这次出来不仅是作为自己所在报社和新消息报的前方特派记者,也是作为人民网的特约记者对这次登山活动跟踪报道的。请他把稿件记录下来后除了给人民网发外,再通过电话和E-mail分别发给宁夏日报、新消息报和银川晚报,这样我们即能节省电池还节省了漫游和长途费用,本来多次用王振和的手机发稿我就很不好意思了。电话接通后不敢有过多的寒暄和问候,直切主题开始念稿子,可念了一半的时候手机就没有电了,彻底的死悄悄,只好又喊孤独猫小方帮忙,热心的刘云把小方的手机送了过来,也只有一格电。拨通电话继续念稿子,完事后赶紧关闭了电源还给了一直站在帐篷口的刘云,就这一格电了,一定得好好节省,也许未来几天全靠它传递信息了。我们虽然还有好几个人带了手机上来,可全当表用了,除了看时间就是一高级玩具,中国移动的手机自从过了昆仑山口就一点信号没有,听说只有登顶后有10米的范围能断断续续的有信号。我的130手机从出了格尔木就没有过信号,只有133的CDMA手机上到碎石坡以后几乎一直有信号,而且经常满格,就是经常打不出去,但这已经让我们很意外的有些欣喜若狂了。登协的人没有用CDMA手机的,所以根本不知道这里能有133信号,原以为要中断好多天的跟踪报道和对外联系在这里又意外的得以延续。 可能是肩膀受了风寒,以前因为总靠在床头看书和通宵坐在电脑边工作得下的肩周炎犯了,一种抽象的无法形容又无法定位的疼痛让我辗转反侧,于是非常想念狗皮膏药,很后悔为什么不把从家里带的几贴风湿膏或出发时队医发的风湿膏带上来一袋呢。一会要忍受这肩膀疼痛的的骚扰,一会还得解决口干舌燥的问题,这是高海拔现象,所有人都是夜间不易入睡而且口干舌燥。我只好隔一会就摸出那个印着滨崎步的第五季瓶子拧开润润嘴唇和嗓子,尽管瓶子里并不是好喝的第五季,而是白天灌进去的有异味的雪水,可能是因为滨崎步青春秀美的形象吧,觉得滋润了的不仅是嘴里,还有心里。 一夜都在半梦半醒中又没有睡好,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迷迷糊糊的居然还做了春梦。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0147.html21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