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博客 > ^-^ 三个圈 ^-^ > 日志 > 旅游风向标 2006-12-18 | 墨西哥 标签:墨西哥 旅游 宗教 玉米 金字塔 国家概况 墨西哥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北邻美国,东南与危地马拉和伯利兹毗邻;南濒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西南濒临太平洋。土地面积的5/6是高原和山地,平均海拔约1800米。沿海有众多的岛屿。 墨西哥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5~27.7℃;山间盆地年平均气温为24℃;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西北部不足250毫米,内地750~1000毫米,墨西哥湾沿岸中部与太平洋沿岸南部为1000~2000毫米。 人口与民族 墨西哥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35人。各州人口密度差异很大,最高的墨西哥城联邦区平均每平方公里6337.4人。其次是墨西哥州,平均每平方公里353.4人。最低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州每平方公里仅3人。1990年城市人口已从1940年的35.1上升为66.3。全国90以上为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约1000万,外国侨民19万。 语言与宗教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天主教是墨西哥最主要的宗教,其教徒占全国信教人数的88.7。基督教是墨西哥的第二大宗教,有新教徒240万,教徒的80属五旬节派教会。此外,还有10余万犹太教教徒。 民风民俗 城市居民的衣着已基本欧化,但仍可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如男子的白衬衫衣襟上仍绣有花纹图案。农村男子平时上着白色衬衣,下穿白色或米色长裤,头戴草帽,脖系红绸印花领巾(有时亦系于腰间),脚穿牛皮凉鞋。妇女则常穿色调鲜艳的绣花长裙和衬衣,图案和款式变化多样。 三王节 每年1月6日,这一天为传说中东方三王向圣婴耶稣献礼的日子。故而在这一天,父母要向未成年子女赠送礼品。晚上亲友团聚,分食“三王面包圈”。大的面包圈内藏几个象征圣婴的塑料小人或瓷器小人,最先吃到“小人”者,须于“圣烛节”(2月2日)请客。 圣船节 地区性的民间宗教节日。主要流行于纳亚里特州的斯卡尔蒂坦岛。每年6月29日这一天,当地渔民举行象征性的“圣徒”划船比赛。晚上人们纷纷游行集会,庆祝载有圣彼得和圣保罗像的“圣船”比赛的胜利。 瓜达卢佩圣母节 墨西哥最重要的宗教节日。每年12月12日这一天,天主教会在特佩亚克山下的瓜达卢佩圣母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数百万信徒扶老携幼、长途跋涉,赶来参拜瓜达卢佩圣母原像。境内各地教堂也举行宗教仪式。节日前后,印第安族教徒还要表演传统的民族舞蹈,按自己的方式祭祀圣母。庆祝活动要持续一个月左右。 客店节和圣诞节 (12月16~25日) 传说“圣灵怀胎”的贞女玛利亚随父到祖籍登记户口,因城中客店客满,结果在客店的马棚中生下耶稣。客店节是圣诞节的一部分。圣诞节前夜(12月24日),各家都摆设经装饰的圣诞树和模拟耶稣降生场面的“圣诞马槽”。在这一夜里,合家欢聚,共进晚宴。 墨西哥饮食 墨西哥是中美洲的文明古国,除了古迹多多,其加勒比海的优美景色更令人向往,而饮食更是丰盛。因为曾被西班牙统治过,而受到古印第安文化的影响,菜式均以酸辣为主。而辣椒,成了墨西哥人不可缺少的食品。墨西哥本土出产的辣椒估计有过百款之多,颜色由火红到深褐色,各不相同;至于辛辣度方面,体形愈细,辣度愈高,选择时可以此为标准。 墨西哥人以玉米为主食,国宴也是一盘盘玉米美食。“托尔蒂亚”是将玉米面放在平底锅上烤出的薄饼,类似中国的春饼,香脆可口,尤以绿色玉米所制的薄饼最香。“达科”是包着鸡丝、沙拉、洋葱、辣椒,用油炸过的玉米卷;最高档的“达科”以蝗虫做馅。“达玛雷斯”是玉米叶包裹的玉米粽子,里面有馅拌鸡、猪肉和干果、青菜,肉香伴香嫩叶芬芳,吃后齿颊留香。“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鱼、肉熬成的鲜汤。整席玉米国宴,包括面包、饼干、冰淇凌、糖、酒,一律以玉米为主料制成,令人开眼界。 墨西哥的早餐可以用“醒神”来形容,各式食物都以辣为主,连松饼都是以辣椒来焗制,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酱汁九成以上是辣椒和番茄调制而成。 墨西哥菜分前菜、汤类、主菜和甜品,其中以汤类较为清淡,用以突出主菜的酸辣特色;墨西哥菜不拘泥于餐桌礼仪,吃时可只用手,充分反映其民族爽朗豪气的特征。粟米是墨西哥人的主粮之一,也是墨西哥菜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而以粟米制成的副食品举不胜举,像Taco(粟米袋饼)、Nachos(粟米脆饼)等等。而一粟米为次,鲜鱼为主的菜式,沾上牛油制的酱汁的鱼柳香滑鲜美,大粒的粟米则爽甜过人。墨式沙律奇特无比,其用料配备了与青瓜口感相近的仙人掌和杂菜等材料,在加橙香的酱汁,入口清爽,配以墨式鸡尾酒,更是爽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