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越柬老游记(十一)2月11-12日:琅勃拉邦 |
[游记]越柬老游记(十一)2月11-12日:琅勃拉邦 |
2010-02-26ctrip.com |
东方既白,坐上旅馆顶层花园平台,对岸廊开(Nong Khai)的灯火渐渐熄去;这个首都远比越南安静,高大的椰子树在东方的红霞中慢慢显出了轮廓,佛塔的尖顶也越来越亮了。 唤起儿子吃完早餐,7:35小巴接我们去了与来万象时的南站不同但同样混乱的汽车北站,还没有看一眼时刻表和价目表,便被引上了一辆又标记为“V.I.P.”的大巴。老挝这种“V.I.P.”大巴下层是司机和行李,上层坐人,在山路上盘旋并不舒服,且巨大的“V.I.P.”标签贴在前窗,十分妨碍视野。我的邻座是本地人,做国际旅游生意,英语很好。他告诉我:老挝、泰国同文同种,与中国云南的傣族亲缘较近,另一个血统的来源是蒙古人;这两个国家本为一体,只是后来英国人占领了泰国,法国人占领了老挝,独立后分别建国,英、法留下的地图当然偏向自己,两国也就此发生过边界冲突。两国语言几乎就是不同的方言,互相能听懂75%,现在老挝人看泰国的电视、读泰国的报纸,理解90%的泰国语言都不成问题了。老挝只有几块儿较小的平地,北部则山地为主。果不其然,离开万象不过2个小时便进入了山区,据说从这个边界过来的这条路是中国援建的,但不知的失于养护还是别的,有的路段只有路基了,车速极慢;中午停在一个叫“Bungalow”的小村吃饭,这小村以一处法国人留下的老房子命名,高踞山巅,宽大的百叶窗,通风换气,凭栏临风,漂亮极了,也雅致极了,整个色调是赭红色的,大气而不张扬,即使几十年后的今天,也不失其优势的地位和气派。 小村沿路渐高,村民羞见外人,小姑娘热情而羞怯地招呼:“Ba dai dee!”(How are you),她的家长则慢慢地劳作或休息,好像他们千百年来就这么生活着。 预定下午4点的抵达一直到了6点多钟,从车站头昏脑胀地被人劝进了一家叫做“Moung Lao”的GH,还待再了解一下别家,发现不定下来这里和别处都要订满,好热闹的小城啊! 琅勃拉邦是座山城,坐落在湄公河及其支游南康河(Nam Khan River)的交汇三角洲上,是60年代前老挝的旧都,即使迁都万象,国王也还是住在这里,只有盛大典礼才过去。1975年革命后末代国王幽死北方,这里才失去了历史地位。 老挝语“Luang”似乎是“城”,一位国王娶了吴哥的公主,陪嫁是一尊叫“Prabang”的金佛,便得名“金佛之城”。 欧美游客潮水般涌入这里,不少回头的游客变成了旅馆、餐厅、旅行社的业主,使这座山城越来越有欧美的味道,只有信徒们的布施和祷告还知道这里是老挝的古都、佛的旧城。 苗族是老挝135个民族中较大的非主体民族,多居住在北部山区,这里按人家的意愿称作“Moung”(其实我们国家也应该叫人家“蒙”,名从主人嘛。),每个夜晚小城的古街便封闭,由苗族摆摊出售各色东西。好不热闹。与会安相比,这里的改变也许更大。 小城每天最早的声音是寺庙的晨鼓,每次4下,音域低沉,知道和尚们就起来了。听大巴上邻座的老挝小伙儿讲:老挝革命后也曾禁止宗教,但民间依然故我,地方官员并未认真执行,不多几年一切恢复,现在65%的国民信仰佛教。 鼓声之后开始零星的鸡叫,待鸡叫渐趋呼应时,小城就真地醒来了。 连忙起来看小城有名的布施场景,其实这是老挝人日常的生活,10年前去西藏,很为那里真诚的信仰打动,其实在这个星球的很多地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小城不大,30多座寺庙除了几间在湄公河对岸外,分布在古都的老城区四处,化缘的队伍大体沿着本寺周遭的街道走一个四边,便满满地回去了。布施的信众均是妇女,男人即使已经起床,也只在家门口坐地,喝茶闲谈,内容既有米饭,也有糕点。布施的过程很快,领完后念经并未见到,只是见到两支僧侣队伍相遇,其一便立定、等对方领完再反方向走过来。 住的GH正对浦西山(Phu Si)的金塔,对面便是著名的维苏那拉特寺(Wat Wisunalat或Wat Visoun),是古城香火不断最悠久的寺庙,寺内一座莲花坛是1514年的故物,显得古朴而神圣。这寺曾被黑旗军焚毁,儿子说:“希望老挝人忘了,别到中国来报仇。”哎!两家邻居之间,这些事是扯不完的,“冤冤相报何时了?”几千年里,恐怕没有谁光受气,也没有谁光欺负别人吧。 预定了下午的骑大象,便走去王宫。王宫的花园非常漂亮,规整之处仍是欧洲风格,花园小径上国王的塑像,如果不是知道,我只以为是冯玉祥,而王宫正殿内他孙子的,则活脱一个贺龙,似乎更加印证我的印象:老挝人的蒙古人种更多些,妇女也是粗壮型。 正殿是所谓法式与老式传统结合的建筑。入内发现:10小时的山路跋涉是完全值得的,金璧辉煌是不消说的,玻璃贴片的画和装饰更见出当年是豪华,法国人Alix de Fautereau在1930年代为王宫加上的壁画竟然有高更的风格,这些粗野、自私、小气的法国人在艺术上真是没得说,尤其是绘画,当然还有文学,那种细腻精致不是别的民族学得来的;佛像有一尊是母、妻伤悼佛祖的圆寂,这倒是基督教艺术中最常见不过的主题,作为佛像我是第一次看到,太了不起了!沿国王、王后的会客厅、卧室、乐队室等的外壁,挂着某位公主历险记的连环画,笔触有些微的日本风格,大约是老挝的民间故事吧,最后是各国礼品展厅,儿子针对美国登月模型评价说:“臭显摆!” 正殿旁有车库,展出国王的座车和游艇,看得出来国王喜欢的还是美国车,美国政府自然惠而不费地送了好几辆。 王宫通向两河交汇处的街道两旁分布了众多寺庙,这里寺庙大约是应对热带雨季,是多重覆顶的尖顶大斜面式,最典型的当然是香通寺(Wat Xieng Thong),被称作“小乘佛教世界最美的寺庙”,重顶最多,当然最高大,装饰不消说最细致恢弘,金碧辉煌的“生命之树”壁画十分罕见;历代国王的葬仪车是即使在布达拉宫也没见过的。 沿南康河回GH,这河其实比名气更大的湄公河更漂亮,小桥、摆渡、河心洲,在热带植物的掩映下分外可人。 旅馆餐厅的花园很漂亮,吃完饭便期待骑大象了。 一辆mini van来接,还有4个澳洲人一起。穿入原始丛林的小路,似乎是南康河的更上游。老挝河流的特点是河心有不少美丽的礁石,上覆荒草,流速极慢,想那四千岛(Si Phan Don)一定也是这样,坐在平静清澈的河边看礁石从日出到星夜的变色,便是唯一可做的事了吧?如果将来去那里已没了这种寂静呢?美丽总是愁人的。 终于到了骑象营地,远远看见大象比版纳野象谷看见的体型略大。从一个亭子状的平台跨到象背椅子上,完全是老挝传统骑大象的方式。大象很温顺,主人命令下屈膝,主人猴儿似的攀脖儿而上,儿子不消说十分兴奋,穿过丛林爬上小山,又沿布满象粪和蚊子的小河沟走进了南康河,喷水时大家忙收起相机;回到出发点,又买了芭蕉喂小象,象鼻中伸出小钩子热切等待,可爱极了。 回来旅馆去爬了浦西山。不算高,大家都在等待落日,不久坐满了人,看太阳在远山落下,是昨天在山上时知道但未登高去看的。 |
转自:http://destguides.ctrip.com/destguides/journals/AllSingleJournals.aspx?Writing=127558115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