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票/供应商票面价优惠价供应商支付方式操作
淮泉寺:在纸糊套腹地,初称石佛寺。建于元至正间(1342--1368年)明嘉靖六年(1527年)乔宇历此,改名为淮泉寺,后转演为“槐泉寺”。清代,寺庙被山洪所废。后券石顶亦塌。1988年再度建正殿三楹,内有雕像九尊。殿前有千佛碑2通,重修石佛寺碑记,游槐泉寺记碑各一通,有经幢一。1990年从县文化馆移来周穆王“吉日癸巳”碑至此。千佛碑系元代碑刻,两碑共有1014尊浮雕佛像,形态各异。两碑碑侧有阴刻佛教故事线画,线条细腻流畅,形象生动。游槐泉寺记碑为明吏部尚书乔宇撰并书,记述嶂石纸糊套...
淮泉寺:在纸糊套腹地,初称石佛寺。建于元至正间(1342--1368年)明嘉靖六年(1527年)乔宇历此,改名为淮泉寺,后转演为“槐泉寺”。清代,寺庙被山洪所废。后券石顶亦塌。1988年再度建正殿三楹,内有雕像九尊。殿前有千佛碑2通,重修石佛寺碑记,游槐泉寺记碑各一通,有经幢一。1990年从县文化馆移来周穆王“吉日癸巳”碑至此。千佛碑系元代碑刻,两碑共有1014尊浮雕佛像,形态各异。两碑碑侧有阴刻佛教故事线画,线条细腻流畅,形象生动。游槐泉寺记碑为明吏部尚书乔宇撰并书,记述嶂石纸糊套一带林美壑丽的风光及石佛寺改名槐泉寺的始末。碑高4.1米,宽1.2米。正文共459字,字体行楷结合,笔力遒劲,是书法精品古佛岩在大王台西,是与大王台对峙的一座山峰,山腰有栈道可通。正面远看,形似一尊顶冠静坐的大佛;侧面看,又象一巨鹰俯首。故又称鹰嘴崖。大王台在槐泉寺北,高耸挺拔。海拔1172米,峰顶宽平,面积约1万平方米。其上林木丰茂。明末清初,这里曾是义军营地,今营房残垣犹存,山腰寨门依稀可辨。百步诗廊在纸糊套二栈西北方向。由于山体的自然风化,形成了天然的山壁长廊,长廊长达104米。上有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石刻记事及诗文,故有百步诗廊之称。情人峡在纸糊套西北隅,是通往二栈的一条400米长的峡谷。峡内有岩洞,古树、山泉、石潭等,景清色丽。云崖撒珠天然回音壁正中,一山泉自数十米高的断崖处淌下,泉水在空中化作水珠,洒落在山下的乱石和灌木上,沙沙有声。鱼石画屏在槐泉寺西北200余米处,是一高约6米、长达20米的巨石,巨石沿层面裂开,裂面平整。裂面上呈现出多种天然花纹,有的似飞禽,有的似走兽,还有的酷似抽象派的作品,让人莫明其妙。从整体观之,它又极象一尾鲤鱼,翘首欲跳龙门。哨石位于槐泉寺景区人口处之北侧,是一块巨大的石英砂岩石。长6米,高3米宽2米余。明末清初,这里曾经是驻纸糊套义军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