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古北口司马台徒步穿越攻略 |
[游记]古北口司马台徒步穿越攻略 |
2007-07-16 fqhua.com |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我,从小就是对长城很熟悉的。长城在我的印象里,也许也是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很现代的东西,至少被翻修的很新,如果不知道他的历史,很少会联想到,这是2000年前的防御工事。 去过无数次的长城,但唯一让我怦然心动的长城之旅就是从古北口长城到司马台长城两天的徒步穿越。 真真切切感受野长城的味道。 第一天一早背着帐篷,睡袋,干粮,还有最重要的水上路。一行五人我和飞飞两个女生,还有耕,嵩,宇三个师哥。我们在古北口车站下车。举目望去,长城沿着山脊的走势,延伸到远方。和其他走过的穿越相比,徒步长城就是省心费力的事情,不用担心会迷路,随便从什么地方开始走,方向对就好。费力倒是真的,背着好大的包不说,路也不是想象的那样平整,大部分城墙已经倒塌,有的地方只剩下一尺宽的路,而两边就是悬崖。我们的起点是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1933年,长城抗战就是在古北口打响第一枪,古北口战役就成了长城抗战中一个重要而悲壮的战役。古北口是北京的东北门户,两千多年来,不知道发生着多少故事,从这里起点,沿着长城,也是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溯... 走这样的路,才见识到长城作为防御工事的本来面目:各式各样的烽火台;而且长城靠关外的一面是用石头砌的,而关内的一面则是用土。不如想象中的宏大,却是更真实。 虽然时值十一假期,还是看不到什么人。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古北口到司马台一段算是遗留下比较“连绵不断”的部分,让我们可以顺畅的走下来。起初还有力气一边走一边数着走过了几个烽火台,渐渐的就只有关心肩上的登山包有多沉,甚至不惜牺牲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喝掉背的水以减轻重量。宇一个人走在最前面,总是能领先我们一个烽火台,其实他的包是最沉的。和师哥们比起来,我的体力差好多,有时还假借照相,趁机歇一下。 走归走,却并不觉得枯燥。偶尔卸下背包,站在烽火台残垣的最高处,看长城内外,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长城岁月的痕迹却令我触目惊心。烽火台大部已然塌陷,里面长满了半人多高的草;城墙的倒塌的也很严重;有的路只有1尺来宽,两边就是陡坡悬崖...... 古北口是北京最古老的北齐长城,向来是“燕京”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正是“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从秦始皇筑长城到几百年的胡汉之争,到清兵入关,近的也有古北口抗战,也许长城就是记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战争史。悠久的战争史,配上如此断壁残垣的景致,有时真是错觉像项少龙一样,穿越时空,来到了刚刚结束的一场惨烈战争的战场。穿越长城就好像在穿越2000年的时空。 傍晚的时候走进了军事禁区,起初没在意,继续走,但是走错了路,绕到城墙下,城墙有3、4高,爬不上去,要原路退回一段才可以。于是决定就地露营,周围是一片南瓜地,四周环山,真乃易守难攻,宿营宝地,当即上山拾柴,埋锅造饭。谁知刚点好火,就来了几个解放军叔叔,说是军事禁地不许露营,任我们软磨硬泡都不行,眼看天黑,只好赶快收拾帐篷赶路。战士们答应送我们出禁区,说是走45分钟就行。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爬上3米多高的城墙。最后是有两个战士跳下来,让我们踩着他们的肩膀上去,上面有人拉着。第一次踩别人的肩膀,很不好意思,而且还要先踩一下大腿再踩到肩膀上,下脚之间我还是犹豫了几秒钟的。反正就是真么稀里糊涂被拽上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bj/2997.html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